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一品農門惡婆婆

第614章 薅毛

一品農門惡婆婆 有貓十一 2398 2025-03-28 16:05

   圖紙交上去後,林善言的研發也算暫時告一段落了。

   見他終于得了空閑來,楊大桃立馬将自己想做唇刷的事說了出來,問他能不能指點一下。

   自家媳婦兒有事相求,林善言哪裡能推辭?

   而且最近楊大桃也是醉心于研究口脂,一直對他愛答不理的,如今能有事兒主動找過來,林善言更是求之不得!

   不過說真的,林善言如今雖然也算是精通木工活兒了,但這做刷子,他還是真不會。

   雖然不會,林善言倒也沒再怕的,不就是個刷子嘛,多琢磨琢磨,不就能琢磨出來了?

   于是林善言便找來了木工坊裡,給家具刷桐油的木刷子,仔細研究了一番。

   等拆開來看了一番後,發現其實也不難,無非就是木手柄上夾豬毛而已。

   林善言說幹就幹,立馬就用木工坊裡現成的邊角料,做了縮小版的小刷子出來。至于刷子上的毛,是從一把沒用過的新刷子上剪下來的。

   楊大桃看到成品,試了一試後,卻搖了搖頭:“你這刷子,用來刷口脂也太奇怪了,刷子面太寬,毛太長,手柄也太短……”

   說完她想了想,取了碳條和紙來:“這樣,我畫出來,回頭你照着做便是了。”

   接着,楊大桃便開始設計唇刷的式樣起來。

   其實她想的很簡單,用來刷嘴唇,刷頭肯定要小小的,手柄要長長的,才便于抓握。

   于是楊大桃就照着毛筆那樣,畫了一個細長細長的手柄出來,然後把筆頭改成了扁扁短短的一小撮。

   任芸走過來瞧了一眼她的設計圖,不覺連連點頭,不錯,有前世唇刷的那樣子了。

   得到任芸的肯定和誇贊,楊大桃又是笑眯了眼。

   不過,這刷毛的材料,楊大桃卻一時犯了難。

   “娘,這豬毛太粗糙了些,用來做唇刷,我覺着不太好……”

   “那用其他毛看看,多試試,總能找出合适的來。”任芸笑道。

   其他毛?

   楊大桃當即四下一掃,然後目光便落到了正窩在一旁的大黑身上。

   大黑啃骨頭啃得正歡,擡眼便陡然對上了楊大桃發亮的雙眼,和嘴角親切的微笑。

   大黑:……

   片刻後,大黑瞅着自己秃了一小塊的尾巴毛,開始懷疑狗生。

   但很快大黑便釋然了。

   因為它發現,不僅是自己的狗毛,接下來大紅的馬鬃毛、老林家的羊毛,就連大胖兒的熊貓毛,都沒能逃過楊大桃的魔手。

   可以說,是把各種能想到的動物毛,她都薅了個遍。

   然而等楊大桃把所有動物毛都試了個遍,卻發現不是太柔軟,就是太粗糙,總感覺差點兒。

   任芸看在眼裡,其實也是犯了難。

   前世的化妝刷,大多都是人造纖維毛,但也有用動物毛做成的高檔化妝刷。

   比如馬毛和羊毛,由于含有天然毛鱗片,抓粉力強,釋粉又均勻,所以常被用來制作散粉刷和眼影刷等。

   但唯獨唇刷,或許是需要比較硬挺順滑的毛,而動物毛偏柔軟,所以任芸印象中好像一直用的是纖維毛。

   纖維毛這個時代可做不出來,于是任芸隻得建議楊大桃道:“不若你試着混合幾種毛,看看能不能做出合适的?”

   楊大桃一聽有道理,于是立馬又着手開始混毛做實驗。

   但手頭的動物毛已經用的差不多了,于是她便又開始了新的一輪薅毛行動。

   離得最近的大黑,便又成了頭一個受害者。

   搞得大黑很是郁悶,你剪就剪吧,剪的東一塊西一塊的,瞧它這尾巴,不知道的還以為被自己啃了的……

   但轉頭一看見熊貓大胖兒明顯凹陷了一塊的頭頂,大黑立馬又突然覺着自己的醜尾巴,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别說,經過多輪配毛實驗,最終楊大桃還當真找到了一款較為合适的配比。

   等成品正式出來,任芸試了一下,也覺着還不錯。

   于是唇刷的制作方法,便定了下來。

   而此時,林家人還不知,和光縣城那邊,這幾日已經有了不小的轟動。

   原因自然便是範縣令張貼公布的那三張結構圖紙。

   其實張貼當日,便引來了不少百姓的圍觀,因為大家夥兒可從來沒見過衙門張貼這種東西,像畫都不像畫的,奇怪得很。

   等看明白是何東西後,百姓們一下子就沸騰了。

   那吹谷機已經在售賣,所以有一些人還是聽過的,但另外兩樣,可就真的把所有百姓震驚到了。

   雖然有很多都是城裡的百姓,不事農田,但他們也是清楚的很,這幾張圖紙意味着什麼。

   等得知這是那個九品機研農官發明制造出來的農器,并主動公布于衆時,百姓們紛紛交口稱贊,直呼林大人是個為民的好官!

   而随着圖紙的事散布出去,便引來了更多的人。

   那些人,大多都是從事木工活兒的和石刻手藝的師傅,有些是各家工坊裡安排來學習的,有些則是私家手藝人。

   這三幅圖紙,對于他們而言,顯然就是送上門來的生意,他們怎麼可能不來?隻恨不得立刻能把圖紙都印在腦子裡才好呢。

   但大家可都沒那個記性,又畫不出一樣的圖紙來,于是每日那圖紙前,都被圍得是水洩不通。

   有人甚至幹脆帶了小闆凳和家夥什兒,當場照着圖紙就直接制作起來。

   随着越來越多的手藝師傅學會,那三樣農器也迅速地開始在整個和光縣售賣起來。

   因為太省時省力,深受百姓們的歡迎。

   而随着手藝學成,縣衙門口的人群終于散了。然而很快,卻又重新聚集了一群人。

   那些都是外縣的手藝師傅,聽到風聲後趕忙過來學藝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