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小魚蝦
“吳大夫,你可一定要救救我們家胖頭啊,他還這麼小,這麼燒下去可怎麼是好?”田杏兒一邊哭着,一邊祈求道。
“這……不是我不救,實在是你家胖頭這情況,實在是太兇險了。我的醫術有限,真的是無能為力啊!”
“要不你們趕快将人送去鎮上保和堂看看,興許還能有希望。”
吳大夫看着孩子那燒紅的臉頰,心裡一陣惋惜。
怎麼也不早點兒将孩子送過來呢?
拖了這麼長時間,孩子還能不能救醒都是兩說。
即便救醒了,燒了這麼久,怕是……
吳大夫歎了口氣,連貼藥也沒敢開,直接催着餘村長将孩子送去鎮上。
見吳大夫拒絕給胖頭看診,餘建才這才有些慌了。
三步并做兩步地背起孩子,趕着去租牛車。
顧千蘭看着孩子們吃完了早飯,又炸了些薯條。
這次她直接炸了兩大鍋出來,用個大海碗給孩子們裝了一份,讓他們送去柳氏家裡。
剩下的那些她分别用些紙包了起來,放進了空間。
這次的千蛇山之行,也幸虧她之前往空間裡存了些吃的東西。
不然帶着五個又累又餓的孩子,可就更難走出來了。
“你們倆把碗端好了,帶去柳嬸子家,跟桃花和毛蛋一起分着吃。
這個紙包裡的,你們送去胖頭家看看他。
那孩子腳傷着了,估計得有好幾天不能出門找你們玩兒呢。”
想到那個虎頭虎腦又有些貪吃的小家夥,顧千蘭便有些好笑。
那個在睡夢裡,都惦記着吃的孩子,想想還是蠻可愛的。
隻是他那個娘,就有些讓人一言難盡了。
還不等兩個孩子走出院子,門外便又傳來了一聲爽朗的喊聲:“顧娘子,我給你們家送小魚小蝦來了。”
聽到聲音,顧千蘭連忙從竈屋裡出來。
隻見餘建農正一手提着個水桶,一手拿着個網兜走進了院子。
“我聽桃花說你想弄些小魚小蝦的炸來吃,說那東西補身體。
我們莊戶人家,也不懂這些講究,便給你網了一桶來,你看看還行不?”
餘建農說着,将水桶放在地上。
隻見桶裡全是些活蹦亂跳的小魚和小河蝦。
大的蝦能有食指那麼長,透明的蝦尾看起來晶瑩肥美,便是拿來炒着吃,也是香酥爽口的。
“這些蝦長得這麼大個呢,真是太好了,多謝建農哥了。”
隻這麼看着,她的腦海裡便冒出了許多種小河蝦的做法。
看這桶裡,不但有河蝦,還有許多一指長的小魚。
這些小魚和小蝦混在一起,足足能有七八斤。
“當不得顧娘子一聲謝,都是河裡的東西,随便一網子下去就能有不少。”
“隻是這些東西腥得很,平時也就是孩子們弄來煮着吃點兒,就連那些揭不開鍋的人家,也是很少吃這個的。”
餘建農一臉為難的說着,他是萬沒想到顧娘子家竟然會困難至此。
可明明她又舍得經常花十文錢,讓他媳婦幫忙看孩子。
真是讓他搞不懂了。
這到底是有錢呢?還是沒錢呢?
“建農哥這就不懂了吧,這小魚小蝦煮來吃得先處理幹淨了,再去腥,做得好了也是很鮮美的。
隻是這個東西,最好的還是拿面粉裹上些作料,用油炸着吃。
那滋味,才叫香酥味美呢。”顧千蘭一邊說着,一邊恨不能立馬動手炸上一些。
她已經好久沒有嘗過那油炸小魚小蝦的滋味了。
再說,那可是補鈣的佳品。兩個孩子經常吃一些,營養肯定能補回來。
餘建農聽了,摳了摳腦袋。
居然還要用面粉裹了作料,再用油炸。
他的個娘勒!
地主家都沒吃得這麼好吧!
不愧是秀才公家的閨女,估計以前那日子過得肯定像是在蜜裡泡的一般。
這樣的吃法,他是連想都沒想過的。
這麼一弄,也太精貴了,什麼東西還能會不好吃啊!
“顧娘子這麼一說,那肯定是好吃的。”
“隻是咱們這些農家人,可不敢這麼弄着吃,也太費油了。”
餘建農看着桶裡的小魚小蝦,不由得有些心疼。
這麼一大桶呢,得費顧娘子家多少油和面粉去炸啊。
早知道,他就不弄這麼多了。
“顧娘子,這些會不會太多了?你要是吃不完,幹脆就拿去我家,看看我家那些雞吃不吃。”
本着一點東西也不浪費的心态,餘建農好心的提意道。
“這麼好的東西,你打算拿去喂雞?”
這操作也太奢侈了吧。
雖然,不得不說雞鴨要是吃了,估計能快些下蛋,但她可是舍不得。
就這麼一桶,她還嫌太少呢。
炸一些放在空間裡,哪怕是一天隻吃上一碗,那也管不了幾天呀。
“我還不是怕這東西太費油和面粉嗎?那可都是精貴東西,哪能用來做這個。”餘建農對此表示很不理解。
顧千蘭也不再跟他過多的解釋,“建農哥就瞧好吧,我保管用這些小魚小蝦,做出好多種吃食來。”
“到時候做好了送些給你們家嘗嘗,肯定能香得你停不下嘴。”
用這些蝦尾摻進面糊裡,做成蝦餅,那可不要太美味了。
“正好瑞詩和瑞書要上你們家去,這些薯條是昨晚答應給桃花和毛蛋的,麻煩建農哥帶回去。”
顧千蘭說着,将裝好的薯條遞到餘建農的面前。
“這……這怎麼使得!”
看着面前金黃酥脆,還冒着油花的炸薯條,餘建農雙手直往後縮。
就他在河裡網的那點不值錢的東西,哪能換顧娘子這麼精貴的吃食啊。
更何況,人家昨天晚上才救了他那一雙兒女呢。
他這還沒來得及好好謝謝她,哪兒能收她這麼貴重的東西。
“快拿着吧!這又不是給你的,是給兩個孩子們吃的。
昨晚他們幾個都是好樣兒的,這麼小的年紀能從千蛇山老林子裡自己走出來,都是好孩子。”
“這些是我昨晚答應了他們的東西,咱們做大人的,對孩子也不能言而無信啊!”
昨夜的經曆對于她和那五個孩子來說,都将是一場終生難以忘懷的回憶。
答應了他們的這些東西,原本就是對他們的鼓勵。
于她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可對這些孩子們來說,意義卻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