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浣水郡郡城,謀對戰之策
杜楊耀心裡這般想着,面上的神情也越發陰鸷,突然開口道:“離仙郡的大軍大獲全勝後,卻突然駐紮在灣縣不走了,定是有事發生。不然,怎會不繼續乘勝追擊,進攻郡城。”
顧郡丞聞言,不贊同道:“前段時間連日大雪,确實不适合急行軍,所以敵軍才在灣縣繼續駐守的吧?”
杜楊耀哼笑出聲:“那後面大雪已停近十日,敵軍仍無動靜,怎麼說?”
顧郡丞頓時啞口無言。
郡守祝常嵘聽到這裡,急聲問杜楊耀道:“可有多派斥候與探子,前去查探消息?”
杜楊耀點頭,神色凝重的對郡守祝常嵘道:“灣縣自被敵軍占領後,就再未開過城門,斥候們隻能在灣縣城外打探。”
郡守祝常嵘聽到此消息來回踱步的更急:“這可如何是好?”
此次增援軍的随行參軍潘銘,突然開口道:“最近幾次斥候來報的消息,言灣縣城内不時會傳來刀兵拼殺的聲響,已經連續好幾日如此了,有時,城内還會騰起黑煙,不過散的也快。”
顧郡丞聞言,疑道:“騰起黑煙,有明火燒灼東西,才會騰起黑煙啊。有如此多兵卒駐守的灣縣城内,主将怎麼會允許城内着起明火?一次可以說是意外,多次着火,這如何可能?”
參軍潘銘凝聲繼續道:“灣縣城内不時傳來刀兵拼殺的聲響,還有不時騰起的黑煙,這重重迹象看來,是灣縣城内正在打戰的表現。可能敵軍不想被我們發現此點,所以封閉灣縣城門,盡量不讓城内拼殺的動靜聲傳出。”
大将杜楊耀眼神驟然亮起:“潘參軍的意思是,離仙郡的那幫兵,内亂了?”
參軍潘銘颔首,沉聲道:“不錯,這也解釋了,離仙郡那幫兵,在大勝的情況下,為何不乘勝追擊,繼續過來攻打郡城了。”
“内亂一起,還如何行軍?敵軍現在駐守在灣縣,應該是在解決内亂。”
杜楊耀興奮起來,搓着手來回踱步:“哈哈,果然狗肉上不了正席,這場大勝一場,便自己人先鬧起來了,女子為帥能成何事,大好的局面,也能被自己人先弄垮,哈哈哈!”
郡守祝常嵘聞言,也霎時高興起來,止了踱步,連忙向參軍潘銘确認道:“當真?如此說來,我們郡城之危,豈不是解了?”
參軍潘銘被祝府君此話問的哭笑不得的搖頭:“府君大人,敵軍雖然内亂,但也未鬧出多大動靜,想來内亂應該尚在能控制的地步。等敵軍解決完内亂,自然是要來繼續攻打郡城的。”
“那我軍到時能将敵軍擊退嗎?”郡守祝常嵘聽參軍潘銘如此說,又垮下了臉。
參軍潘銘回道:“内亂總歸是對兵力有消耗的,對我軍來說自然是好事,不過要說擊退嘛,這就要看後面交戰的情況了。不過.....”m.cascoo.
郡守祝常嵘道:“不過什麼?”
參軍潘銘歎了口氣道:“廣将軍死的突然,當時他是帶了複繪的郡城輿圖去的灣縣。灣縣一日之便被破了,那輿圖一定沒來得及銷毀。我就怕此輿圖,已是落入了敵軍手中。”
參軍潘銘此話一出,在場衆人臉色皆變了。
郡守祝常嵘失聲叫道:“這可如何是好!我軍本就在人數上勢頹,如今我軍守城,敵軍手上還有我軍地勢輿圖?!”
郡守祝常嵘驚駭的後退兩步,方都尉與顧郡丞連忙上前扶住他,郡守祝常嵘這才沒腿軟摔倒。
杜楊耀卻恨聲道:“那就不打守城戰!”
“我軍此前因防敵軍來攻城,已是草木皆兵的巡防了近二十日,後續再如此被動巡防下去,我軍士氣漸消,精力也會大損。我軍不能再這樣被動守城下去了!”
參軍潘銘凝眉道:“杜将軍的意思是,趁敵軍内亂未歇時,我軍轉守為攻?”
杜楊耀堅聲道:“不錯!我軍主動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将敵軍逐出灣縣,收回失縣。”
參軍潘銘思索了片刻後道:“這倒不失為一個好策。”
方縣尉皺眉:“敵軍當真是發生了内亂嗎?會不會是故意弄出的動靜?以此來迷惑我們的?”
顧郡丞搖頭:“敵軍已占了絕對優勢,隻要率軍來攻,便能一舉攻下郡城。沒理由故弄玄虛,繼續駐留在灣縣消耗糧草,隻為迷惑我們,從而錯失最好的戰機。”
方縣尉聞言,也覺得顧郡丞說的在理,但嘴上卻不服氣的小聲嘀咕了一句:“也許敵軍是想減少攻城的傷亡,這才故弄玄虛,想誘惑我軍出兵去攻打他們的呢.........”
方縣尉說出此話,自己都不信,周圍聽到此話的人,又如何會信呢。
打戰,打戰,打的就是一股氣,戰場上的輸赢勝敗,有無拿下城池才是關鍵,士兵戰亡,在所難免。
哪會有主帥在必赢的局面下還用策誘敵,隻為減少士兵戰亡數目的。
簡直是無稽之談。
議事殿内衆人,都未理會方縣尉此話,主将杜楊耀一錘定音道:“出兵,轉守為攻,擊退敵軍,奪回灣縣。”
郡守祝常嵘猶豫了片刻,而後也颔首道:“好!轉守為攻!”
主将杜楊耀與郡守祝常嵘都贊同了轉守為攻之策,議事殿内衆人自然無有不從,又讨論起具體如何出兵來。
參軍潘銘道:“事不宜遲,一日後,我軍趁夜分批出兵吧。出兵動靜小些,勿要讓敵軍斥候提前發現我軍的動向。”
主将杜楊耀道:“好,便如此做。本将要趁離仙郡來軍内亂還未歇時,一舉将他們剿除!”
隻要擊退了離仙郡來攻的大軍,即使戰損萬餘士兵,自己也能向常王交待了!
主将杜楊耀眼中,燃起高昂的鬥志。
灣縣縣衙書房。
林知皇披着厚實的貂毛大氅,正在伏案批閱處理各方呈報上來的消息。
春夏突然在書房外通禀道:“府君大人,随參軍來了。”
“進。”
林知皇将手中的毛筆擱在筆架上,擡首便見随邊弘已是長腿大邁的走到了自己書案前。
随邊弘站定後,拱手向林知皇禀報道:“主公,浣水郡郡城那邊有動靜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