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梁峰原,字瞭望,拜見主公
梁峰溪自然知道自己兄長此趟出去是作何的,樂過後,又不懷好意的看了眼身旁蔫如小白花樣的越公子。
越公子被梁峰溪這一眼看的莫名其妙,擡眼疑惑地看向林知皇。
梁峰原此次回來,必是已殺得魯王,頭顱應該也已帶回。
但這事,卻是不能讓越公子知曉的。林知皇倒不是怕越公子知曉此事後尋機報複,隻看越公子近來的做派,他厭恨魯王入骨之事,應當做不得假。
但魯王非是死于薛傾之手的事,卻是萬不能讓越公子知曉的。越公子若借由此事生亂,那可就不好了。
越公子此人慫是慫,林知皇卻并不認為其無威脅。在一切塵埃落定前,林知皇隻會小心了再小心,不會輕易輕視任何一人。
這也是林知皇隻讓梁峰原與其仆渡啼兩人,去阻殺魯王的原因。信任梁峰原的身手,與有借此事收服他的之意外,更有隻讓極少數人參與此事的意圖在其内。魯王乃是亡于薛傾之手,她要将此事給釘死了。
林知皇見梁峰溪胡鬧之餘,還知道什麼當說,什麼不當說,擡手拍了拍她的額頭,吩咐人将越公子帶了下去。
越公子暗自皺眉,覺得此事必是與自己有關了,但因為有前車之鑒,還哪敢再随意私自打聽。
于是,懷揣着滿腹疑問的越公子,跟着說是伺候他,更是看守他的那些奴仆,又被帶去了寝殿。
除了睡,越公子此時就是想得再多,那也是什麼事都幹不了。
“府君大人,溪兒能不能同去?”越公子一走,梁峰溪便歡呼一聲,挽上了林知皇的手,又開始讨好賣乖。
林知皇無奈的搖了搖頭,帶着又挂在了她身上的梁峰溪,擡步去了議事殿。
林知皇進議事殿時,梁峰原早已是等在了裡面。
“大兄!”梁峰溪見到梁峰原,這隻整日蹭在林知皇身邊的小黃鹂,立即改道蹭在了她大兄梁峰原身邊。
梁峰原見到梁峰溪,面上冷硬的線條柔和了些許,擡手撫了一下梁峰溪的發頂,而後對此時已走至上首坐下的林知皇拱手施禮。
“梁峰原,拜見府君大人。”
“不必多禮,此次之事,可一切順利?”林知皇看着殿内比之四五年前所見,身材更高偉不少的梁峰原,含笑問道。
“多謝府君此次給峰原的雪仇機會。府君大恩,峰原沒齒難忘。”梁峰原話落,高奉出原先夾在臂彎中的木匣。
林知皇見到那木匣,不必多想就知其内裝的是何物,側頭示意,站在她身後的花鈴将木匣接過來。
花鈴走下殿,從梁峰原手中接過木匣,徑直便打開确認了。
由于魯王在逃亡的一路,消瘦了不少,花鈴認真盡職的辨認許久,才确認這匣中頭顱,确乃魯王首級。
花鈴确認後,又走回上首,對林知皇點頭示意,魯王的身份已經确認。
林知皇對花鈴颔首,見花鈴已将裝有魯王首級的木匣收了起來,對梁峰原問道:“梁兄此時已是雪仇,對今後之事,可有打算。”
林知皇此問話一出,梁峰溪立即雙眼亮晶晶的看向自家大兄,用眼神不停的示意催促大兄,快快投效于林知皇。
梁峰原此次回來,已是堅定了投效林知皇之心,早已決定的事,梁峰原也不是忸怩的人,徑直以士禮,單膝向林知皇跪下,左手成拳放置兇口處,向林知皇俯首道:“梁峰原,字瞭望,欲奉您為主,為您之大業效死!”
林知皇為了這一刻,當真是謀劃頗久,此時終于等來了梁峰原這位八浒之一的将才投效,亦是難掩激動。
梁峰原将姿态擺的如此低,林知皇做為上者,也不會此時還端着架子,從主位上站起身,往堂下行去,親自托扶起向她拜服的梁峰原,含笑道:“能得瞭望投效,本府君大業何愁?”
梁峰原順着林知皇托扶的力道站起身,垂首續言道:“峰原此前固執無禮,還望主公莫要介懷。”
“往事不過乃過眼雲煙,瞭望已為吾之士,之前種種,不過乃陌生人之間的相互試探,本府君自然不會記挂在心。”
梁峰原顯然很是介懷此前種種事,此時聽得林知皇如此說,又見林知皇神色真摯,冷硬的面部線條露出些許輕松之意:“主公大人大量,峰原歎服。”
林知皇見梁峰原此時對自己的态度,再對比他四五年前對自己的态度,當真是用天差地别形容也不為過了。
梁峰溪在一邊也是看的目瞪口呆,明顯從未見過自家大兄如此态度待人,更能說出如此和軟贊揚他人的話。
“瞭望當真是與初見時,大有不同。”
“峰原此時已認您為主,您便是峰原今生唯一之主。此前,您對于峰原來說,不過乃陌生人,自然有所不同。”梁峰原面色無甚變化,但早已紅透的耳尖,透露了他的情緒。
“峰原一直是峰原,隻是,峰原與主公之間的關系,轉變了而已。”
以前兩人不過乃有救命之恩的陌路人,如今,林知皇已為梁峰原誓死效忠之主。
山盟海誓的情話也不過如此了,林知皇接收了王琳語的記憶,其實為人處世,以及看待事務的角度,也是大受其影響的。
此時,梁峰原這一本正經的煽情肉麻之言,再配上那漠視一切的酷哥臉。
林知皇忍不住雞皮疙瘩四起,暗下告誡自己作為主公一定要繃住。
繃住了的林知皇,開始不留痕迹的岔開話題,問梁峰原阻道殺得魯王的詳細情況。
梁峰原講話很會提煉重點,立即便言簡意赅的将自己如何阻道殺得魯王之事,道了個清楚明白。
林知皇作為主上,對梁峰原這種能高效節省她時間的屬下,自然很是喜歡,暗自點頭,心道其不愧為世人評其綜合實力,定可為未來大将的八浒之一。
七聰八浒,評的乃是文謀武治,七聰評其文謀治國之能,八浒則是評其武治為将之能。
七聰,單隻是文之一道學的好,但治國為士之能欠缺,難以跻身其中。
八浒,單隻是武之一道練的好,但掌軍為将之能欠缺,難以跻身其中。
林知皇此時隻能在心裡暗贊,七聰八浒,倒不負世人為其所評。
林知皇心裡正贊歎着,梁峰原正好說到了戚将軍處,聽到戚将軍自戕,心情瞬間便沉重起來,歎息道:“戚将軍.......可惜了.......”.cascoo.
一旁的梁峰溪已是紅了眼眶,哭的抽噎起來:“将士之義,便是如此了。這戚将軍以性命償報為君者的信重,不愧為忠義之士!”
林知皇亦是傷懷,問梁峰原:“戚将軍的屍身.....”
梁峰原沉聲回道:“主公放心,如此忠義之士,不該曝屍荒野。峰原有留渡啼在那處,收驗戚将軍的屍身。”
林知皇心情沉重點頭,對梁峰原道:“渡啼返回後,瞭望你将戚将軍葬身之地,也告訴本府君一聲。”
林知皇準備以後路過郐縣之時,去祭拜一下戚将軍,以全此前戚将軍對她的照拂。
“諾。”梁峰原将此事記在心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