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劉玉
顧汐童看眼施欣怡手裡的藥瓶,并沒接回去,而是說,“我那裡還有,這瓶給浩然收着。”
藥塗抹到肩上,所到之處,一片清涼,感覺非常舒服。
呂浩然接過藥瓶,低頭看了看,瓶上沒有商标,想問什麼,最終還是忍住了。
隻将藥握在手裡,向顧汐童道謝,“童童,謝了!”
“客氣個啥!走,進屋吃飯。”顧汐童笑着說道。
三人進到廚房,大圓桌已經坐滿人,就差 他們仨。
楚明瑛和柳傳芳無精打采地趴在桌上,正有一句沒一句的說着什麼。
李明風見三人進來,招手道:“趕緊的,就等你們仨了。”
“對不起,我們來晚了!”顧汐童歉意地坐下來。
中飯主食依然是二合面饅頭,餐桌上放了三個盆,分别盛着青椒炒茄子,涼拌黃瓜 ,西紅柿雞蛋湯。
兩菜一湯,在這個年代,已經很不錯了。隻是,菜沒什麼油水,隻嘗到鹽味,吃到嘴裡寡淡得很。
自己倒是無所謂,可以時常進空間補充營養。
可浩然和怡姐怎麼辦?長此以往,二人的營養肯定跟不上。
顧汐童看眼身邊的呂浩然和施欣怡,得想法給二人進補才行。
楚明瑛沒什麼胃口,手拿一個二合面饅頭,盛半碗湯到邊上,一口饅頭一口湯的吃起來。
柳傳芳看看顧汐童,又看看自己,問道:“顧知青,你們上午也是去玉米地裡勻紅薯藤?”
顧汐童夾菜的手一頓,擡頭看向柳傳芳,似笑非笑地問道:“不然呢?柳知青這話是什麼意思?”
經過昨天的事,顧汐童以為,短時間内,柳傳芳不會搭理自己。
她倒沒想到,柳傳芳是個不記仇。
不隻是顧汐童,屋裡的其他人也詫異的看着柳傳芳,昨日之事,他們都有耳聞。
柳傳芳指了指自己的手和臉:“我們去的是一個地方嗎?為什麼你的手,你的臉好好的,而我的手和臉被玉米葉劃那麼多口子。”
施欣怡這才注意到,柳傳芳和楚明瑛的臉和手臂上一道道紅痕,看着都痛。
顧汐童看着二人身上的短袖,沒有說話,她想不明白,下地幹活,二人為何要穿短袖?
雷靜見到二人白皙的皮膚上一道道傷,開口提醒道 :“下地幹活,最好穿長袖,戴草帽,圍頭巾。”
施欣怡揚着頭 ,得意地說道,“童童準備了帽子,口罩,手套,所以,玉米葉沒有欺負我們。 ”
施欣怡的聲音透着歡快,甚至有點幸災樂禍的味道。
顧汐童真擔心柳傳芳用碗砸她。
許是累了,柳傳芳沒有精力跟施欣怡打嘴仗,匆匆吃幾口飯,轉身回屋了。
吃過飯,施欣怡回到屋間,從袋子裡翻出一對袖套出來。“童童,你會針錢嗎?”
顧汐童點點頭,“會。你想用它來給浩然做墊肩?”
施欣怡點頭,将袖套和針線盒一起遞給顧汐童 ,“你來做,我來拆枕頭,取棉花。”
顧汐童接過袖套,先将袖套上松緊帶取下來,再将兩隻袖連起來,
裝上棉花,縫合。
不一會,一塊墊肩就做好了,顧汐童還在兩頭分别縫上一根布條,方便系帶。
“童童,你的手也太巧了,完美!我給浩然送過去。”施欣怡拿着墊肩,風一樣的離開。
顧汐童抿嘴笑了笑,這丫頭,總是風風火火的,施爸爸和施媽媽都是沉穩的人,她這性子,也不知随了誰?
下午, 顧汐童幫施欣怡幹完,兩人又去幫錢小花幹活。
不到收工時間 ,三人将分派的活兒幹完。
錢小花找來記分員,記分員檢查登記,三人都拿了滿工分。
同上午一樣,三人将勻下來的紅薯藤背去牛棚,顧汐童期待能再見到姥姥姥爺。
可惜,直到她走出牛棚,也沒見到姥姥姥爺的身影。
從牛棚回知青點,要路過隊裡的曬谷場。
曬谷場邊上的屋子,用來堆放集體的東西以及隊長會計的辦公室。錢小花家也住在此。
到自家門口,錢小花拉着二人,要她們到家裡坐坐。
顧汐童想去看看劉玉的病情,随口應下, 放下背簍,跟着錢小花進了家門。
進屋,顧汐童看到靠坐在床上劉玉,見劉玉滿臉病容,顧汐童心道不好,劉玉的身子,是否比上輩子還要不好。
劉玉聽到開門聲,睜眼看向門口,見女兒帶人回來,努力打起精神,想要起床招呼。
“小花回來了,你們好,屋裡坐。”
施欣怡見劉玉病恹恹的,心裡升起不忍與憐憫,說道:“嬸子身體不好,好好歇着,不用起來的。”
錢小花上前扶住母親的手,“娘,你歇着就是,不用動。”
劉玉搖搖頭,笑着說道:“不用,躺了一天,躺得腰都要斷了。我起來坐坐,小花,不用管我,你招呼朋友們坐。”
劉玉雙手撐着床沿,強打起精神,讓女兒去招呼客人。
錢小花則興奮地朝劉玉介紹道:“娘,這倆位就是我昨兒給你說的童姐姐和怡姐姐。
兩位姐姐對我特别很好,她倆今天還幫我幹活了,今兒我拿了滿工分。”
錢小花第一次交到朋友,激動得手舞足蹈。
“這……”劉玉忙朝顧汐童和施欣怡欠身道:“這怎麼使得,謝謝顧知青,謝謝施知青,謝謝你們幫助小花。
小花,趕緊給你兩位姐姐倒水,櫃子裡有紅糖。”
“好!”錢小花歡喜地去取碗倒水。
顧汐童環顧一下,房間雖簡陋,卻收拾得幹淨、整齊。
“聽小花說,你們二位是從京北城來的?我們這兒,窮鄉僻壤的,你們還習慣嗎?”劉玉打着精神跟她們寒暄。
施欣怡笑着說道:“習慣習慣,我倆的适應能力很強。”
顧汐童在一邊跟着點頭,贊同施欣怡的說辭。
看着眼前比自己女兒大不了幾歲的姑娘,劉玉由衷的敬佩,
“你們真了不起,小小年紀,孤身一人,背井離鄉的來到咱們這裡。”
施欣怡被誇得有點不好意思,“嬸子過獎了,與革命老前輩相比,咱們這不算什麼。
而且,我,童童,浩然三人結伴出行,相互照應,不算孤身一人。
再有,咱們和平生産隊的人好,卓隊長,鄧會計以及隊員都很友善,讓我們有回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