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4章來至黃大夫的安慰
黃大夫微微一笑,擺了擺手,沉聲道:“這可不是辛不辛苦的問題,而是孩子與你們夫妻有緣,哪怕你們想盡辦法,孩子還是會來到你們身邊。?蘿,拉¨小¢稅~ +已¨發+布·蕞_歆?璋?踕/”
他早就端詳過陳家小子和小溪那丫頭的面相,此二人皆是多子多福之相,将來老了必能享兒女的福。
“天啊!這可如何是好?”此時此刻,陳家旺已經對黃大夫的話深信不疑,小兒子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原本就不在計劃之内,明明已經偷偷服藥,可到頭來小溪還是懷上了。
“你也不必如此沮喪,實話告訴你,這幾個孩子将來各個都會有出息,你們小夫妻倆就等着享福吧!你還不樂意了。”
黃大夫見陳家旺猶如被寒霜打蔫的茄子一般,垂頭喪氣,忍不住洩露了一點天機。
“此話當真?若是真如您所言,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們不求大富大貴,隻求他們兄妹能夠平平安安,過得幸福就好。”
聽聞此言,陳家旺頓時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攏嘴。
黃大夫捋了捋下巴上花白的胡須,呵呵一笑,“那是自然,我騙你又有何好處呢,好了,這都是以後的事,暫且不提,言歸正傳,我們來談談有關種植藥材的事宜。”
既然想要做藥材生意賺取差價,自然是種植的藥材越多越好,得知陳家小子又購置了一個山頭,打算種植藥材,他打心眼裡感到高興。+零+點¢墈·書+ `追`嶵_芯~蟑/節/
“是啊!這個季節,我也不知道該重點種植什麼,這不,剛從村裡回來,就趕忙來向您請教了。藥材的市場行情,我一竅不通,總之,您說種什麼,我就種什麼。”
陳家旺心中暗自盤算,反正不管自己種什麼,都有黃大夫收購,他還有啥好擔心的。
“此時正值夏季,能種植的藥材,無外乎就是大青根、防風、黃芩、白術、桔梗這幾種。
其中,屬大青根和黃芩的需求量最大,當然,常見的藥材,價格也不會很高,通常都在十五文到二十文之間。
不過,黃芩屬于一年生,而大青根則是多年生,總之,這兩者皆可以種植,防風也不錯,就看你自己想種啥了。”
黃大夫簡單地說了一下,至于最後種啥,還是由陳家小子來定奪。
“好,那就聽您的,暫時先種這兩樣吧!等以後,開墾出來的荒地多了,再種植其它藥材。”
陳家旺二話不說,爽快地應承下來。
“你小子竟然如此信任我,難道就不怕我突然離開芙蓉鎮,不收你的藥材?”
黃大夫沒想到,他竟然答應得如此幹脆利落,不禁有些驚詫。
“我相信您的人品,更何況,據我觀察,您絕非普通人,想必藥材的銷路,也難不倒您。*齊\盛,暁/稅·罔- ?追·罪`鑫,漳?節*”
陳家旺還真不怕,大不了自己運去縣城賣,無非是費些時間罷了。
至于為何會同意與黃大夫合作,還是差在銷路上,若是自己來賣,還要找關系,但他隻是普通百姓,在縣城裡,除了縣令大人外,再無熟人。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算有藥鋪同意收購藥材,也可能趁機壓價,黃大夫卻不同,瞧着人脈就廣,賣給他是最省心省力的。
“好,有你這句話就夠了,哪怕最後我自己賠個底朝天,也絕不會讓你的藥材爛在地裡。”
黃大夫聽到這番話,真是哭笑不得,他不知道是該為對方如此信任自己而感到欣慰,還是該為他能一眼看穿自己的與衆不同,誇他聰慧過人。
有了這句承諾,陳家旺如釋重負,徹底沒了後顧之憂。
“瑞哥,你咋過來了?不在鋪子裡陪倆孩子。”看到緩緩走來的陳家瑞,冬梅喜笑顔開。
“這會鋪子裡也沒啥顧客,我就過來跟你唠唠嗑,反正有毛毛幫我照看鋪子。”陳家瑞嘴角含笑看向冬梅。
“自從趙嬸來家之後,真的輕松了好多,瑞哥,你的眼光果然好。”
經過多日的相處,冬梅愈發覺得自己離不開趙嬸了。
主要是,趙嬸為人不但手腳麻利,幹淨利落,還特别有眼力見,每日自己起床時,她都已經把活幹得差不多了,真是讓冬梅省心不少。
“那是自然,這可是我從十幾人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自然不會差?”
陳家瑞嘴角微揚,臉上布滿驕傲之色。
不得不承認,趙嬸的确是個勤快之人,廚藝也不錯。
“你也沒空回村,不知家旺的房屋建得如何了?你說他,是否會怪咱沒有去幫忙?”
冬梅面露憂色,言語中滿是擔憂。
“放心吧!小弟絕非那般小氣之人,你沒聽大哥說嗎?他過去幫忙,小弟都沒用。人手充足。”陳家瑞搖了搖頭,示意冬梅不要胡思亂想。
“可我總覺,咱一趟未去,似有不妥,要不,你抽空走一趟。”冬梅心中略有愧疚,畢竟小叔子對自家多有幫助。
“好,就依你所言,明日清晨,我便先去鎮上,若是家旺已經回來了,也免得我再往村中跑。”陳家瑞輕聲應道。
“爹,有客人。”恰在此時,耳畔傳來毛毛清脆的喊聲。
原是鋪子裡來了個賣皮子的獵戶,這才跑到門口喊父親。
皮貨鋪子生意不咋好,難得有客人登門,毛毛肯定不會錯過這個賺錢的機會。
他已經仔細打量過了,那個獵戶大叔的背簍裡,起碼有十幾張兔皮,以及一隻火紅色的狐狸皮。
“好嘞!這便來了。”陳家瑞應了一句,轉身就往回走。
冬梅心中暗自思忖,妯娌家孩子尚且年幼,身為大伯,咋地也不能空手過去,要帶點啥東西好呢!
陳家旺尚不知他二哥正打算明日登門。
此刻,他剛踏出醫館,正準備去那兩處鋪子瞧瞧。
誰知,才走出沒多遠,就碰到一個老熟人,定睛一瞧,這不是二嫂的二哥李陽嗎!
陳家旺當即熱情地招呼道:“李二哥,您這是剛從縣城回來?”
他已從二哥口中得知,李陽找嶽家湊了些銀兩,買了一輛驢車,在鎮上做起了腳夫的營生,主要是往返于縣城和芙蓉鎮之間,雖說賺得不多,但也能略微補貼一下家用。
隻是一直沒有碰到,沒想到今日竟迎面而遇。
“喲,是家旺啊!我聽說你在山上蓋房子呢,啥時候回鎮上的呀?”
李陽同樣沒想到,會在這裡遇上陳家旺,鑒于兩家的親戚關系,說話的口氣格外親切。
“我也是下午才回來的,這不,山上的活也快收尾了,回來看看幾個孩子。”
不得不說,李家兄弟皆是勤勞肯幹之人,但凡誰家有個紅白喜事,他們都會前去幫忙,因此,在村子裡的人緣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