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第886章 上吊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清優 2578 2025-04-07 15:43

   “但願如此吧!”宋嬸心裡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并沒有因為男人的話而安心,反而有些擔心遲遲收不夠番椒,從而影響鋪子裡的生意。

   宋叔又何嘗不知婆娘的心思呢?他也希望鋪子裡早日上新,現在唯一能做的,也隻剩眼前這件事了,那就是把番椒籽收好,留做來年的種子。東家說他打算買個莊子,開春種上幾畝番椒,這樣就不愁冬天沒有食材了。

   “聽說你那個好侄兒在收番椒,不行你把家中那幾串也拿去村尾換錢吧!”

   已經兩個月沒有嘗到葷腥了,杜氏實在是熬不住了,便催促陳滿倉把牆上那幾串番椒拿去賣了,打算明日去鎮上稱二斤肉回來。

   陳滿倉一聽,頓時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瞬間炸毛了,“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喝點小酒,因為你說家中日子緊巴,我戒了,如今就剩這點番椒,你也不打算放過,我算看明白了,你是想逼我去死啊!這樣還能省下一個人的口糧。”說完,便摔門出去了。

   杜氏還以為陳滿倉在說氣話,也就沒太在意,當她去茅房,路過柴房看到裡面的場景時,頓時吓得三魂丢了七魄。

   原來陳滿倉已經把繩子套在脖子上,正準備蹬凳子上吊。

   “不就是讓你把番椒賣了換錢嗎?至于上吊嘛!你到底還是不是個男人,趕緊給我下來。”

   杜氏平時走路都是慢吞吞的,今個卻像腳底抹了油一般,跑得異常快,嗖的一下就竄到了柴房,抱住了陳滿倉。

   “你說得對,我确實不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這麼多年,什麼都聽你的,甚至把親弟弟趕出家門。如今更是落得這麼個下場,三個兒子竟沒有一個願意理我,哪怕是你我曾經最疼愛的兩個兒子。我還不如死了算了,活着也是多餘,這怕就是報應吧!”

   話畢,陳滿倉便試圖掙脫杜氏的束縛繼續上吊。

   “兒啊!這事怎麼能怨你呢!當年若不是我偏心你和老三,逼滿堂娶不喜歡的女人,他又怎麼甯願與老宅斷絕關系,也要搬出這個家,都是我和你爹兩個老不死的,一碗水端不平,讓你也深受影響,這才導緻了今天的局面,要死,也該是我和你爹,誰讓追根揭底都是我們造的孽呢!”

   陳家老太太終于知道這麼多年自己是大錯特錯,當看到兒子打算上吊那刻,仿佛有人在剜她的心一樣疼。

   話音剛落,就聽陳滿倉号啕大哭,一個大男人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把所有情緒都發洩出來一般。

   突如其來的哭聲,不僅吓飛了屋頂上的鳥兒,就連院中三人也吓得不輕。

   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看到陳滿倉如此放聲大哭,幾人不禁有些納悶,這點小事至于這般嗎?難道還發生了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還真被他們猜對了,今個他又去了村外大兒子家,隻不過,這次雖然并沒有吃閉門羹,但卻被說的無地自容。

   大兒子把這些年積攢在一起的所有不滿,一樁樁一件件都數落了一遍,陳滿倉這才知道,他這個父親做得有多麼不稱職,甚至可以用可恨來形容。

   陳滿倉聽完兒子的話,仔細想了下,這麼多年的所作所為,簡直不配為人,本就心情極差的他,剛回到家,杜氏又逼着他去賣了自己的最愛,沖動之下,便起了一了百了的心思。

   經陳滿倉這番折騰,牆上的番椒終于保住了,但杜氏的心情卻很不爽,這樣一來,她心心念念的的豬肉,又不知啥時才能吃到嘴了。

   陳滿倉鬧得動靜很大,左鄰右舍都聽到了,隻不過,大家對杜氏意見頗深,并沒有一個人過來安慰。

   但這件事就像一陣風,很快便吹遍了整個小山村。

   第二天上午,陳滿倉鬧着上吊自殺的事,就人盡皆知,連住在村外的陳文生都聽說了。

   “相公,你說會不會是你昨天說的話太重了,他一時受不了,才鬧了這麼一出?”

   丁氏一邊給兒子做新棉襖,一邊說,還時不時逗弄一下炕上的小女兒。

   “誰知道呢!反正他死不死與我也沒有任何關系。”想起在老宅生活那些年,自己及妻兒所受過的委屈,陳文生就耿耿于懷,這輩子也不會原諒那對夫妻。

   沒想到對方臉皮竟然那麼厚,夫婦倆最為疼愛的兒子不願搭理她們,便跑來自己這邊找存在感,承認他錯了,如果說句對不起,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那還要衙門幹嘛!

   總之陳文生如今對老宅的所有人都沒有好感,别說已經斷絕了關系,就是沒有簽下那一張紙,他也不打算在與,那幾人有任何往來。

   丁氏擡頭看了一眼自家男人,見他面色不佳,就知,他始終無法釋懷,老宅那些人曾經對她們造成的傷害。

   話鋒一轉,“真沒想到二叔家幾個兒子都這麼能幹,如今就連家瑞都在鎮上買了鋪子,現在隻差家興了。”

   隻要不提老宅的事,陳文生立馬換了副面孔,滿眼笑意地說:“誰說不是呢!我是打心眼裡佩服,而且村裡和我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陳文生特别羨慕幾個堂弟間的兄弟情義,尤其是上次小堂弟遇險的事,讓他感慨頗多。

   如果換成是他遇險,估計那兩個弟弟非但不會冒着風險上山,還得拍手稱好。

   畢竟搬離老宅後,自家的日子越過越好,反觀他們如今還拖家帶口借住在别人的老房子裡,或是嶽丈家,哪裡有他這般自由自在。

   “整個竹溪村,也沒幾個他們兄弟如此有本事的人,不羨慕才怪呢!”

   丁氏覺得羨慕實屬正常,對于能建起三間青磚瓦房,便夠吹噓一輩子的普通百姓來說,兄弟倆确實有大本事,畢竟買一間鋪子的銀兩,都夠修幾座青磚瓦房了。

   “上次在鎮上碰到家旺,他還說,如果咱們蓋房銀子不夠,知會一聲,啥時有啥時還,但被我拒絕了。”

   蓋三間青磚瓦房,少說也得二十七八兩銀子,家中如今也不過才攢下區區十兩而已。

   陳文生不想欠任何人的,其中就包括堂弟,二叔一家,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伸手拉了他一把,還有幾個堂弟也沒少幫襯,這份恩情他都不知道啥時才能還完,又怎麼在借銀蓋房呢!

   “你做的對,欠人家的終歸要還,更何況這茅草屋加固後,在住上個三五年,完全不成問題。”

   要不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丁氏的性格與陳文生極其相似,都不喜歡欠别人的人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