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發哪門子神經
不得不承認陳家旺的運氣是真的好到讓人羨慕,沒一會兒,便發現了一個洞口。
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再次喜獲三隻竹鼠。
“大哥,這些竹鼠足夠我們全家吃一頓了,時辰不早了,咱趕緊去小溪那頭吧!也好早去早回,免得爹娘他們惦記。”
陳家旺将兩隻大的、一隻小的竹鼠高高舉起,喜笑顔開地催促道。
“小弟,你可真是太厲害了!這竹鼠的個頭不小啊!”看着弟弟手中的竹鼠,陳家興笑得合不攏嘴。
“嗯!不過要是能再抓到幾條魚就更好了,正好我想喝魚湯了。”
陳家旺邊說邊思考着如何将這麼多竹筍運到外面去。
“已經好久沒有來這邊捕魚了,說不定今日會有意外的收獲,一定能讓你如願以償地喝上魚湯。”聽了弟弟的話,陳家興喜不自禁地說道。
原本吳少傑還覺得婁底村的大山物産豐富,如今聽了兩個小舅子的話,隻覺天差地别。
畢竟他們村的山上隻有些微不足道的野果、闆栗、野核桃、野兔等,哪像竹溪村不但有魚,還能抓到胖乎乎的竹鼠。
毫不誇張地說,這裡簡直是窮人的世外桃源,無需花費一文錢,隻需付出些許力氣,便能品嘗到美味的葷腥,大飽口福。
幾人收拾好東西,就興高采烈地往竹林外走去。
與來時的兩手空空相比,現在可謂是收獲滿滿,滿載而歸。
郎舅三人用衣裳下擺兜了許多鮮嫩欲滴的竹筍,黑娃手中則提着五隻活蹦亂跳的竹鼠。
如果這一幕被村民看到,肯定會嫉妒得眼睛發紅,畢竟家家戶戶都不富裕,月餘也舍不得買一次肉吃。而他們幾人卻抓到了這麼多竹鼠。
以前也不是沒有村民上山抓竹鼠,隻可惜這東西異常狡猾,實在難以捕捉,沒有足夠的耐心,還真不行。
有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眼看着勝利在望,結果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竹鼠跑了。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竹鼠雖美味,卻極其難抓,便徹底斷了念想。
且說陳家老宅這邊,山上的事暫且不提。
“娘,你說他到底是為了父親這個弟弟特意過來送行,還是見咱家日子越來越好,想來攀親戚啊?”
陳家茹瞄了一眼正在房裡哄小侄兒學走路的父親,見他沒有留意這邊,便壓低聲音說道。
不管怎麼說那也是父親一奶同胞的兄長,若是被他聽去,心中定不是滋味。
“或許是懊悔了吧!倘若他當年沒有縱容你祖母和婆娘那般欺淩你爹,如今咱們家日子好過了,肯定會想方設法幫扶他們家。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衆叛親離,老無所依,每天承受着杜氏的謾罵與指責。”陳母一邊洗菜一邊說道。
不過,對于老宅那對夫妻,她實在生不出半分憐憫,畢竟這一切都是他們自作自受。
“娘說得在理,大姐,你久不回來,可能有所不知,如今他們夫妻倆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人拿來與咱家作比較,還說要不是他們當年喪盡天良,爹娘肯定會拉一把,而不是落得如此下場。”
正在一旁和面的張氏,也随聲附和地點了點頭。
老宅明明有三個兒子,可如今卻沒有一個能在跟前盡孝,全都和他們斷絕了關系,陳家大伯與杜氏簡直成了村民茶餘飯後的笑柄。
“要是當年沒有鬧掰,依着咱爹的性子,說不定還真會拉他們一把,但如今……呵呵!”
陳家茹對父親的性格了如指掌,絕對不是個以德報怨的人。
“是啊!那夫妻倆啊,簡直就是作繭自縛,不然,怎會落得個明明生了三個兒子,到最後卻無人願與他們一同生活的下場。”陳母歎息道。
遙想當年,老頭子外出跑商,家中唯有她和幾個孩子,杜氏便以為她是那軟柿子,三番五次上門找事,不就是看她娘家無人撐腰嘛!
若不是自己使出渾身解數,将那杜氏狠狠地揍了一頓,讓她吃了些苦頭,恐怕還得繼續忍受她的百般挑釁。
也是自那以後,她便落下了個“母老虎”的惡名,村裡那些妄圖欺負她的人,才徹底打消了念頭。
不過,不管怎樣,如今的生活已是天翻地覆,曾經杜氏引以為傲的青磚瓦房和那幾十畝田地,她早已不稀罕。
畢竟她和老頭子憑借自己的雙手,也建起了青磚瓦房,還置辦了幾十畝良田。
“要我說,他們就是咎由自取,錯把魚目當珍珠,但凡曾經對大堂哥好上那麼一丁點兒,也不至于對他們二人不聞不問。”
張氏對一碗水端不平的人,可謂是深惡痛絕。
若自己爹娘當初能做到一視同仁,不過分寵溺小弟弟,也不至于讓另外兩個弟弟寒了心。
反正她對陳家大伯和杜氏毫無憐憫之情。
“秋菊說的對,就是自作自受,昔日瞧不上文生兩口子,将所有的關愛都傾注在老二和老三身上,如今可好,人家對他們是避之唯恐不及。
聽聞前兩日得知老大和小舅子做手推車賺了些銀子,兩人又上門求原諒,說到底,還不是想讓人家給他們養老,也不曉得他們的臉皮怎就如此之厚。”
陳母覺得陳文生攤上那樣一對爹娘,可真是倒了八輩子皿黴。
“那臉皮可真是比城牆還厚,若是換作我,可沒那臉張開嘴。”陳家茹聽了老娘的話,忍不住朝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
她們不知道的是,陳家大伯前腳剛邁入院子,一個物件便如流星般疾馳而來,險些擊中他的面龐。定睛觀瞧,原是一把破舊的蒲扇。
“你這是發的哪門子神經?”陳家大伯拾起地上的蒲扇,惡狠狠地瞪了杜氏一眼。
“那就要問問你自己了,人家根本不把你當回事,你卻像哈巴狗一樣,上趕着去巴結。”杜氏站在屋檐下,雙手叉腰,扯開嗓子叫嚷着。
話一出口,陳家大伯瞬間明白了她發瘋的緣由。
“老二一家就要搬走了,我過去看一眼有何不妥?”
曾經的他對杜氏百依百順,如今回首這些年的種種,陳家大伯真是懊悔得腸子都青了。
倘若當年自己沒有那般對待二弟,以他的品性,定見不得自己這個兄長受苦,說不準還會伸手拉自己一把。
如今,不但弟弟始終不肯原諒自己,就連幾個兒子也與他日漸疏遠,甚至還不如外人那般親近。
這一切都要歸咎于眼前這個瘋婆子,如果沒有她的煽風點火,自己絕對不會如此對待二弟。
當他再次擡起頭時,那看向杜氏的眼神中,仿佛燃燒着熊熊怒火。
“你鬧夠了沒有?若不是你,我與二弟的關系怎會如此僵化,還有文生他們也不會對我這般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