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算賬
鹵味賣完後,進出鋪子的人,一下子就少了很多,自然也就沒有上午那般忙碌。
桃紅與楊大娘在後廚包餃子,陳家旺在前堂端茶倒水,招待食客也忙的過來。
經過食客們的口口相傳,還沒到半日,北街新開了一家鹵味餃子鋪,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鹵肉做的好吃外,還有那野菜餡的水餃。
聽說味道特别鮮香,而且經濟實惠,一份肉餡餃子才十二文,素餡更便宜隻要八文。
因開張第一天,凡是進店消費達到一定銀兩,還有吃食相送。
在鋪子裡吃過飯的人,每遇到熟識的人,都要說上一遍。
不少百姓都對這家别樣的店鋪,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吃食好不好吃不提,重要的是,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聽說,一個鋪子内,竟然同時賣兩種吃食。
還沒到飯點,鋪子裡就開始陸續進人,隻為瞧一瞧,這一鋪兩吃的新鮮景。
看到源源不斷有客人進店,主仆三人都特别高興,哪怕是累了點,臉上也挂着喜悅的笑容。
隻有鋪子生意好了,她們才會有用武之地。
反之,估計等待她們的,便是再次被賣的命運。
擔心新鋪開張,生意不會很好,所以小夫妻倆準備的每樣食材都不多,還不到申時末就全部賣完了。
把鋪子裡的一切都收拾好後,三人就鎖好門去了後院。
“相公,你們咋都回來了?不會是鋪子裡的東西都賣完了吧!”
正在屋檐下給孩子們洗衣裳的小溪,看到主仆三人一起回來,從疑惑到震驚,再到滿臉喜悅之色,隻是一瞬間。
看得陳家旺都有些佩服了,一個人是如何做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内,三種表情交替變換。
“還是娘子聰明,這都被你猜中了。”
鋪子提前打烊,是小溪萬萬沒想到的,若是早知道這樣,她就多準備一些食材了。
“大夫不是讓你多休息嗎?咋又幹上活了,這些放在那裡,等我回來做就好了。”
陳家旺把手中的賬本還有錢袋,一股腦都塞給小溪,就坐在木凳上洗起了兒女的外衣。
楊大娘回來後第一時間就進了廚房,這個時辰估計兩個小主子都餓壞了,她得抓緊時間做晚飯。
“東家,這些活我來做就好,您與夫人去歇息吧!”
當初買桃紅回來的初衷,是負責照看兩個孩子。
但如今卻變成了打雜,她依舊沒有任何意見。
在她看來,反正都是為主家做事,做啥還不是一樣。
這會看到東家在洗衣裳,立馬開口說道。
“不用了,你也辛苦一天了,去廚房幫楊大娘做晚飯吧!這幾件衣裳,我一會就洗好。”
桃紅雖然是家中買回來的下人,但陳家旺并不是那種,不把下人當人看的人,什麼都讓下人做,各種剝削。
“相公,你能不能不這麼誇張,隻是洗幾件衣裳而已。”
望着手中的錢袋還有賬本,小溪無奈的搖搖頭。
村中哪個婦人不生孩子,哪個不是一直幹到生,不也是好好的嘛!
怎麼到了相公這裡,就緊張成這個樣子。
“不能,以前是我沒能力讓你在家安心養胎,還要挺着大肚子做家務,今時不同往日。”
想到娘子懷明軒與婉凝時,每日忙忙碌碌的樣子,陳家旺心中就愧疚不已。
“好,都聽你的成了吧!”小溪也拿這個執着的男人沒了辦法。
随後就拿着錢袋還有賬本回了房間。
雖然相公記的賬本有點另類,但小溪連蒙帶猜,也還是大緻看明白了。
四隻雞共十八斤多一點,成本一百二十六文。
去除雞毛與内髒後,大概剩十四斤左右,賣十二文一斤,賺四十二文。
鹵鴨也一樣,除去成本一百九十二文,賣十四文每斤,四隻鴨子,大約能賺三十二文左右。
每隻兔子大概五斤左右,去除皮毛内髒,淨重也就二斤半左右。
三隻兔子加在一起,不足八斤,每斤賣二十文,也才一百六十文,其實也就比賣給酒樓多賺了二十幾文。
豬頭十文一個,賣了六斤半,每斤十文,賺六十五文。
……
雜七雜八加在一起,今天大概賺了一兩多一點。
其中還是餃子賺了大頭,主要是茭白水芹菜竹筍這些,沒有成本。
像雞鴨這些根本就不賺什麼錢,但卻是必須有的東西。
還不如那些不起眼的素菜賺錢,今天隻鹵了三十個雞蛋,都比鹵雞鹵鴨加在一起賺的多。
就連那看似普通的毛豆利潤也不小。
不過也算首戰告捷,在集市擺半天攤,也不過才賺三四百文,開鋪子一天的收益,都快趕上擺攤三天了。
對于這個收入小溪還算比較滿意,若是每天保證一兩,一個月也有三十兩,一年就是三百多兩。
再加上酸筍,還有金銀花,後山的茶葉,三項收入,加在一起,怎麼也得五百多兩。
這還沒有算上秋季時,半夏和柴胡的收入,小溪越想越開心,不禁笑出了聲。
“娘子,你想什麼呢!笑得這麼開心?”
小溪有多财迷,沒有人比陳家旺這個枕邊人更清楚。
一瞧她這個樣子,就知為何笑得如此開心。
其實沒回來前,陳家旺就已經把賬算過一遍了,不用想都知道,娘子肯定是因為今天的收入而高興。
但卻并沒有點破,而是假裝一無所知的樣子。
“相公,你猜我們今天賺了多少銀子?”
小溪一臉興奮的把銅闆一個個串起來。
“不知道,說來聽聽。”陳家旺放下手中的洗衣盆搖了搖頭。
“足足有一兩二錢呢!”小溪臉上的喜悅之色溢于言表。
“這麼多嗎?看來開鋪子确實比擺攤賺錢,早知道這樣,就是借銀子也得開鋪子啊!”陳家旺假裝一臉驚訝的模樣。
“是啊!我也沒想到第一天開張就能賺這麼多,要是每天都能賺這麼多就好了。”
對于日後是否還能保持這個收益,小溪并不敢确定。
“娘子,做的東西這麼好吃,生意肯定差不了,不要想太多,順其自然就好。”
陳家旺早就算過這筆賬,當然也知道,若是按照這個收入來算,一年少說也能賺幾百兩。
但他這人并不貪,能保持這個收入當然最好,若是不能也不氣餒,怎麼說也比擺攤賺的多。
如今不但風吹不着,雨淋不着,也不用在時刻惦記家中的妻兒,這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