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萬古不死葬天葬地葬衆生

第1056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萬古不死葬天葬地葬衆生 1979 2025-04-13 11:43

  聽到李依白的邀請,關萍瘋狂拽動陳長生的衣角。先生,你别說了。人家彈琴真的很厲害,你比不過的。看着關萍一臉着急的樣子,陳長生轉頭說道:丫頭,有些時候臉面不是那麼重要的。畏懼不前才是最丢臉的事情。活在這個世上,隻要你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了。說完,陳長生拍開關萍的手,然後大步走向宴會中心。見狀,李依白也讓出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擺出了一個邀請的手勢。緩緩坐下,輕輕的撫摸着面前的古琴,陳長生開口道。聲樂之道我也隻是略懂,真正懂大雅之樂的人,比我強千倍萬倍。我今日的彈奏,也隻得其七分真谛,你聽好了。說着,陳長生開始更換那根斷裂的琴弦。看着陳長生那熟悉的動作,李依白也知道此人絕對是精通音律之人。與此同時,角落裡的關萍也小聲嘀咕道:陳峰,你覺得先生像是懂聲樂之道的人嗎聞言,陳峰看了一眼正在調試琴弦的陳長生,然後又聯想了一下陳長生平時的表現。我看着不太像,精通琴棋書畫的世家子弟我見過很多。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溫文爾雅,像長生兄這般率性而為的,我還真沒見過。聽到這話,關萍已經開始想象等一會丢臉的場面了。然而坐在古琴面前的陳長生,卻絲毫沒有理會關萍的擠眉弄眼。叮~陳長生的指尖輕輕勾動了一根琴弦,美妙的音符呼了陳長生心中的回憶。聲樂之道,曾經也是陳長生的愛好。閑來無事的時候,陳長生總是會彈奏一曲。在紫府聖地清閑的十年時間裡,書生既充當自己的書童,也充當自己的知音。隻要興趣一來,自己便會和書生在高山上合奏一曲。可是自從離開紫府聖地之後,陳長生就再也沒有碰這個東西了。因為時間的痛苦,讓陳長生的琴聲中充滿了肅殺之氣。再後來,書生榮登至聖之位,為了消磨自己心中的戾氣,他時常會找自己彈琴下棋。雖然他的琴藝更精,棋道更勝,但那時的自己已經深陷泥潭無法自拔了。時間再往後推,自己又碰到了蘇婉兒。這個丫頭的琴藝比書生更好,但她的琴,永遠都隻為自己彈奏。自己在八荒九域教了那三個娃娃一千年,她就給自己彈了一千年。那一千年的琴聲,早已深深的刻在了陳長生的心中。随着回憶逐漸展開,陳長生的氣質變了。他變的儒雅随和,悠揚的琴聲更是讓衆人的心都變得平靜了下來。然而當曲子的前半段結束,悠揚的琴聲變得更加壯闊。聽到這琴聲,衆人仿佛聽到了世間萬物的聲音。微風拂過樹林,浪濤拍打海岸。世間萬物的聲音,仿佛讓衆人的心靈得到了洗滌。當~中段結束,琴聲再次發生轉變。原本素雅的琴聲變得華麗,可這華麗背後卻隐藏着深深的幽怨和哀傷。聞此樂者,眼角全都默默落下了一滴淚水。叮!尖銳的斷裂聲将所有人都拉回了現實。感受到臉上的濕潤,李依白下意識一摸,卻發現自己不知什麼時候落下了一滴淚。而陳長生身邊,此時更是環繞着無數金色的音符。這顯然是琴道通神,神力自動凝結的現象。呼~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陳長生平複了一下心中的情緒。聽清楚沒,這才叫真正的大雅之樂。真正懂聲樂之道的人,可以為走卒販夫彈奏,也可以為世間萬物彈奏。但唯獨不為那些附庸風雅的人彈奏。在你的琴聲當中,我隻聽到了賣弄技巧的聲音,完全沒有聽到你真正想要彈奏的心情。所以我說你的琴藝也就一般般,請問說錯了嗎聽到陳長生的話,李依白恭敬了行了一禮,說道。你說的很對,我的琴聲與你的琴聲相比,簡直是粗俗不堪。從今往後,隻要是你所在之地,我李依白絕不碰任何樂器。說完,李依白轉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具陪伴了她很多年的古琴,她一點收回來的意思都沒有。因為她認為,在這樣的聲樂大家面前,自己沒有資格班門弄斧。還有誰不服氣嗎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你們盡管挑就是,我都接着。陳長生的目光掃視了一圈。白鳳見狀,起身說道:書法一道,我在須彌幻境已經領教了。白鳳甘拜下風!說完,白鳳起身離去。有了白鳳帶頭,其他天驕也是拱手行禮,然後離開了宴會。正所謂聽曲識人,陳長生一首琴曲讓衆人落淚。這般精通聲樂之人,又怎麼會不懂琴棋書畫。現在執意比拼,那就有些不體面了。衆人陸續離去,宴會當中隻剩下了陳長生等人和李依白。看着靜坐在原地不動的李依白,陳長生拿起那具古琴上前說道。白姑娘,這是你的琴,現在物歸原主了。聲樂由心而發,不是用來比拼高低的工具,故而沒有輸赢之說。倘若因為一時之困境就放棄了跟随自己多年的樂器,這豈不是與你所學的東西背道而馳聽到這話,李依白擡頭看向陳長生說道。你的琴聲中,分别蘊含着兩個人的琴,我能見見他們嗎有時間我會幫你引薦的。多謝!李依白接過了古琴,随後轉身離開了會場。等到李依白走後,盧明玉苦笑道:先生,我們好不容易舉辦了一個天驕聚會,你怎麼硬生生的給攪散了。面對盧明玉的抱怨,陳長生咂了咂嘴說道:這種拉攏人才的聚會,以後多的是。我現在先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那個地方,比這個宴會刺激一百倍!而且那個地方,陳峰有非去不可的理由。聽到這話,一旁陳峰詫異道:為什麼因為你師父被困在裡面了,再不去救他的話,他就要死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