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無事,喬雅南去雜屋改成的另一間竈屋轉了轉。生意回落了,如今空出來了一個竈。
想到又快被自己撸秃的羽毛筆,喬雅南讓修成去提了半桶沙回來,把竈點上,準備再給自己做些筆。
這麼經用的筆到她卻這麼不經用,她也有點無語,不過想想這不花什麼成本,她也就樂得慣着自己了,反正也沒浪費,撸秃了的她都給作坊裡其他人用了。
如今大家都識了幾個字,有空的時候就寫一寫,喬雅南還會每個人發上幾張麻紙,墨則是用研出來的濃墨兌上水每人裝點回去,省着點用,這紙張筆墨都能用上許久。
知道了這筆用什麼做的,過年這段時間哪家殺了雞鴨都自覺留下了能用的,不知不覺就替她攢下來一大把送來,這次她索性多做了些。沒辦法,她太費筆了。
“嬷嬷,姑娘做這麼多筆,是要分些給族裡的孩子用嗎?”邊幫着做筆,念珠邊問低頭削筆尖的周嬷嬷。
“姑娘哪裡會讓最該練字的孩子們用這筆,你看二公子就從不曾用過。”
念珠一想也對,姑娘從來都是不允二公子用這筆的,并且每天再忙都會檢查二公子的字,寫得不好就加罰,嚴格得很。
那她就不解了:“這也太多了些,我數了數,有八十根。”
周嬷嬷朝着筆筒擡了擡下巴:“就姑娘這個拔毛法,八十根也用不了多久。”
念珠看着那筆筒裡沒一根完整羽毛的筆沒忍住‘噗哧’一聲笑了,回頭看了眼關着的門,低聲道:“我學着姑娘的樣兒撸了一天,也就掉了三根羽毛,怎麼到姑娘手裡就那麼不牢固。”
“可能是玩法不一樣?”周嬷嬷擡頭看向笑容歡快,和初來時死氣沉沉完全不同的丫頭,重新拿起一根削了起來。
越了解越驚訝,雖說這一家子以前生活在府城,可門第擺在那裡,就算在府城也不過就是比尋常人富裕些的人家,可看着個個不一般。
大公子膽大有擔當,愛護弟妹,為人行事進退得宜,且非常沉得住氣,再多經些打磨,定能闖出一番基業。
姑娘就不必說了,這個年紀該懂的她都懂,不該懂的她也懂。想法多,行動能力強,行事比之男兒還有魄力,有些事的做法上甚至都稱得上深謀遠慮。面對外人時不落過下風,私底下卻是個愛逗弄人的性子,時不時的還會想偷懶,禮節儀态明明都學得不錯,無人時卻全不當回事,怎麼舒服怎麼來。
一開始本還想管管她,後來見她有外人時從不失禮也就放任了,私心裡,她也喜歡看到姑娘輕松自在的樣子。
二公子别看在姐姐面前極聽話,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一個能将全村的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的人,怎可能沒有一點沉府。但是最讓她吃驚的是二公子的自制力,每天在屋裡看書背書做題,從不需要管着,之前還得姑娘去提醒他方出門走走,後來卻是定時出門,不再讓姑娘操半點心。這樣的孩子要說将來沒有出息,她頭一個不信。
小的那個暫時還看不出什麼來,隻是這麼好帶的孩子也不多見。
要說這主子都出色,還能說繼承了爹娘的聰慧,可念珠一個丫鬟卻也能幹得讓人意外。伺候人的活她幹得利索,上竈能炒菜,處理家中瑣事、與作坊管事相處都難不住她,她還會記賬看賬本。那賬本她看過,一筆筆賬清清楚楚,每一筆賬的出處都附有佐證,再清晰不過。
這真是個被調教得極出色的丫鬟,京城那些人家被精心調教出來的都沒有她會得多,真不知教出這主仆幾人的喬夫人是個怎樣的人物。
“不是說了不着急嗎?您怎麼自個兒上山了,要是摔着了怎麼辦!”
聽着這話,兩人立刻放下手裡的活走出門去,就見裡長身上冒着熱氣站那,地上放了個簸箕,裡面放着的多半就是之前說的細竹筍。
“這不是心裡着急嗎?”裡長抹了把臉上的水,山上正在化雪,到處都是濕的。
喬雅南有些着急,這時代感冒都能要人命,這要是走回去,再燒熱水洗澡不知得耽誤多少時間,她忙道:“我這每個竈上都有熱水,您索性在我這裡沐浴了再回去,可不能生病了。”
“不用不用,你看看這筍能不能用。”
“能能能。”筍長出來不久,還短着,肉肯定沒多少,但是就算不能用喬雅南也會說能用,大不了回頭等天氣好點了托興叔去找點來。
“二叔快快,你帶裡長去沐浴。”
喬昌盛趕緊拉着人去了竈屋,邊念叨:“叔您也是,摔在山裡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怎麼辦,這天氣您經得起?”
“去的都是我熟得不得了的地方,閉着眼睛都能去,摔不了。”裡長确實也怕受涼,不再拒絕這份好意,不過:“你再幫我跑一趟拿身衣裳來。”
“就去。”
喬雅南蹲下看了看這筍,提着簸箕進了書房:“念珠,你去拿一大塊老姜,再舀幾勺紅糖去煮一大碗水,姜多放點。”
“是。”
抱着湯婆子坐下,喬雅南歎了口氣:“有什麼别有病,沒什麼别沒錢,可要想掙點錢指不定就要以生病為代價,這又怎麼取舍呢?”
“您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周嬷嬷把小褥子給她蓋上,語聲溫和:“看得出來,他是個好裡長。”
“是啊,特别好,一想到我還對他動心眼我都有點愧疚。下一任裡長就是我大伯爺了,就因為裡長一直是在我們兩家,桂花裡才能這麼和睦。”
喬雅南突然想起,裡長換任好像也是在二月?這麼多大事都集中在這個月,真就一年之際在于春了。
“動心眼是為了把這事辦得更好,有什麼不對。”周嬷嬷看着姑娘的眼神很柔軟:“比起姑娘提要求,自然是他們主動送來更好,但結果不還是村民和姑娘都得着好了嗎?姑娘這麼做也隻是為了讓事情更順利,不必愧疚。”
主動和被動,有麻煩和沒麻煩的區别,喬雅南笑:“婆婆說什麼都對。”
周嬷嬷是見過宋姨的,忘了這茬了,已經改過來。我擁有好多幫我校稿的人哈哈哈!很多人問冬病夏治的,我是聽老中醫說過這話,體寒體虛的可以貼三伏貼,今年入伏是十六哦,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