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周家二房的院子裡,李氏和黃氏先是逗了一會元宵,才坐在院子裡說話。
黃氏算是看着元宵長大的,小孩子圓嘟嘟的,别提多可愛了,黃氏羨慕得很。
人這輩子,不就盼着一家子和順,人丁興旺嗎?
“也不知道啥時候我才能抱上孫子,瞧瞧元宵,多惹人疼,隻是看着他就叫人歡喜。”黃氏說的孫子,自然是孫同日後的孩子。
先前的孫子她也不想認了,兒子都不認了,孫子還認來做什麼。
李氏笑眯眯地看了看撅起屁股玩泥巴的小孫子:“等孫同娶了媳婦,孫子就會來,你讓我去幫你探口風,你倒是跟我說說你看中的是誰家姑娘?”
“是春桃那姑娘。”在李氏驚訝的眼神中,黃氏把孫同和胡春桃的事細細說了。
“你不嫌棄春桃嫁過人?她可還有蔣濤那麼大個兒子,你都能接受?”李氏問出了和孫同同樣的話。
嫁過人還帶着孩子的女人,李氏不信黃氏真的一點疙瘩都沒有。
她得問清楚,要是黃氏是迫于孫同的請求才勉強答應的,這事她就得考慮考慮。
胡春桃在周家的作坊做事,她去胡家提這些,胡家人不好拒絕,也讓胡春桃為難。
不過,若是黃氏和孫同是真心喜歡胡春桃,她倒是能跑一趟胡家。
畢竟孫同和胡春桃都不錯,真要在一塊好好過日子,以後的日子肯定沒差的。
黃氏手一拍:“唉,我自己家啥情況,我自己清楚,輪不到我去嫌棄别人,孫同雖說在作坊做事,可我們家還欠着你家二十多兩銀子,壓根沒什麼餘錢。”
“我和孫同現在住的房子是清荷修的,僅有的一畝地,也是開荒開出來的,可以說是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要不是孫同年紀越來越大了,我現在是真沒臉開口去春桃家裡提親。”
“春桃是個有本事的,真要是能娶到她那就是我和孫同的福氣,這事要是能成,我把春桃當親閨女,把蔣濤當親孫子養。”
不等李氏發問,黃氏繼續道:“至于春桃的眼睛,我覺得也沒什麼,我家孫同的左手也使不上力,我哪有臉去挑别人,李嬸子,你啥時候有空,幫我跑一趟跟胡家人說說咋樣?”
聽黃氏貶低自家,擡高胡春桃,李氏心裡有了數,看來黃氏是來真的,不光是為了兒子,她自己也是真的欣賞胡春桃。
這樣就好,總是要黃氏自己也真心接受胡春桃才行,否則心裡不甘不願的,就是成了親,早晚也會鬧起來。
她都這把年紀了,可不想去沾惹是是非非,母子倆都是誠心的,李氏這才點頭答應下來:“明兒個吧,明兒個我有空,出去轉轉。”
見李氏應下,黃氏立刻笑起來,不再提方才的事,轉而和李氏聊起小孩子來。
要說孫同會看上胡春桃,李氏不覺得意外。
胡春桃十五歲嫁人,十六歲生了蔣濤,到現在也不過才二十五歲,正是年歲好的時候。
那姑娘本來長得就不差,自己還是個有本事的,真想嫁人,有的是人想娶。
不過黃氏能接受胡春桃,卻有些出乎李氏的意料,胡春桃再好,也不符合婆婆選兒媳婦的标準。
黃氏的決定,讓李氏高看了她幾分,這老婆子自從去鬼門關走一趟後,倒比别人更想得開。
想得開才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孫同和胡春桃真成了,黃氏以後有享福的時候。
把事情拜托給李氏,黃氏跟李氏又聊了好半天才離開。
既然答應了别人,就得把事情辦好,第二天上午李氏獨自一人去了胡老根家裡。
地裡頭忙,胡老根家裡,上到胡老根下到幾個年紀大點的孫子,統統在地裡頭做事。
就是幾個媳婦孫女也在菜地裡撒菜籽,給地裡松松土啥的,家裡就隻有何氏一個老太太在家。
李氏和何氏兩人在一個村裡住了幾十年,往前也是打過交道的,這幾年因着周家辦作坊,建學堂的事,來往得更多些。
見到李氏來家裡,何氏忙進忙出地拿東西招待李氏。
李氏拉着何氏,讓她先别忙活,她這裡有件好事要跟何氏說。
等何氏坐了下來,李氏便把黃氏看中胡春桃的事說了,聽得何氏一臉驚喜。
孫同她知道啊,挺好一小夥子,就在周家的作坊裡做事,還是虎子帶回村裡來的。
小夥子能幹孝順,大夥在背地裡沒少誇他,一個大男人把老娘照顧得好好的,就這一點就叫村裡的老人眼紅。
啥叫養兒防老,看看黃氏母子就知道。
黃氏母子能看上她家春桃,她可太高興了。
驚喜過後,何氏不免又有點擔憂:“李嬸子,孫同和他娘不介意我家春桃的過去?”
侄女是個好姑娘,就是命苦,遇人不淑。
“不介意,我辦事你還不知道,我要不把這些打聽清楚了,也不會來你家走這一遭。該問的我都問了,孫同他娘覺得春桃很好,她還怕自家孫同配不上春桃呢。”
“我是想着,光孫同喜歡春桃不夠,要孫同他娘也從心裡接受春桃,兩口子再好,架不住婆婆在中間做怪,你說是不是這個理。”李氏就知道何氏會問這些,所以昨天她才要跟黃氏問個明白。
李氏替春桃考慮得細,何氏心裡感激,遞上加了糖的水,讓李氏喝水:“還是嬸子你考慮得周全,我替春桃謝謝你,咱也不說誰配不上誰的話,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春桃是個好姑娘,孫同那小夥子也不差,誰見了他不誇一句,咱們都是當娘的,就沖他對他娘那份心,我這裡是沒什麼問題的。”
“就是等和我家老頭子商量商量,春桃前頭在蔣家遭了罪,她大伯心裡愧疚得不得了,我得先跟他說說,才能回話,估摸着要過幾天才能有結果,勞煩嬸子你多等幾天。”
“沒事,不着急,心急娶不到好媳婦,等你們商量好了告訴我一聲就成。”
說完了事,李氏起身離開,走了兩步又回頭道:“春桃不是小孩子,這事你先給她說說。”
“哎,這我省得,李嬸,你路上慢點走。”何氏怕李氏一個人摔了,把她送到黃角樹下,才轉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