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一晃而過,這幾天清荷都在家教楊九娘和金婆婆做辣椒油。
金婆婆還好,她手上有功夫,學起來快,楊九娘要慢一點,看見金婆婆學得快,心裡越發着急。
清荷一邊教她一邊鼓勵她,好在她是個肯吃苦的,願意下功夫琢磨,也沒花多少時間便學會了。
鎮上的酸辣粉攤子清荷不打算再繼續做下去,并不是她不做這門生意,而是她打算換一種方式,家裡生意越做越大,缺信得過的人。
光讓韓忠和楊九娘擺攤賣酸辣粉,實在是太浪費。
清荷跟大房一家商量,讓大房在鎮上租一間鋪子,專門賣紅薯粉條,醬菜,跳水泡菜,辣椒油這些東西。
貨物由清荷家提供,按比給李家低兩成的價格給大房,由大房定個合适的價格去賣,生意應當不會差。
這一年來劉氏也算是練出來了,鎮上的攤子生意好,她想着每天跑來跑去的太累人,打聽着有沒有鋪子要賣的。
沒過兩天還真讓她找到一間合适的鋪子,就挨着碼頭,熟客一到就能看見。
在鎮上買了鋪子,劉氏和周大伯便留在了鎮上,隻有周清波舍不得媳婦,每日裡往家跑。
劉氏在鎮上請了個婆子幫忙,也不讓譚玉嬌和清霞操心家裡的事,讓她倆管好自己就成。
清荷跟她提了這事後,她當天就找婆子尋摸起來,她糾結的是侄女跟她提的另一件事。
侄女前天來找她,除了說找鋪子的事,還問她願不願意讓周清波跟韓忠一塊去府城,跟着劉管事學點本事。
她跟當家的商量過了,當家的很贊成,覺得這樣的機會難得,外頭人求都求不來,可她有些不放心。
“清波,你怎麼想的,你妹妹說讓你和韓忠一起去府城,你想去不?”劉氏邊切菜邊問兒子。
對着自己的親娘沒啥好隐瞞的,周清波眼帶向往:“我想去,娘,我也不想一直這樣沒本事下去。”
“玉嬌在村裡當女夫子,受大家尊敬,清霞晚上回去還點燈學字,清文在學堂也學得認真,還有清荷,她都把生意做到府城去了。”
“我這個當大哥的要是不知道上進,有什麼臉見底下的弟弟妹妹,再說,我也怕時間長了,玉嬌嫌棄我。”
“那不能。”劉氏歇了手裡的活,不假思索地道:“玉嬌不是那種三心二意的人,成親前咱家更窮,她要是真嫌棄你,也不會嫁給你。”
“娘,就算玉嬌不會,我自己也會嫌棄自己的,我不想做兄弟姐妹中最沒出息的那個,我是大哥,更應該做弟弟妹妹的榜樣。”
想到妻子嬌美的容顔,想到她對待學生的認真負責,想要變得更好更強的想法,在周清波心中更加堅定。
周大伯贊同地颔首:“清波說得在理,他是大哥,不說事事走在前頭,至少不能被弟弟妹妹落下得太遠。”
劉氏一拍大腿,拍闆定下:“想去就去吧,家裡有我和你爹在,你安心去府城跟着劉管事多學點。娘就是擔心,你走的時間太長,玉嬌會不願意。”
“我跟玉嬌商量過了,玉嬌她也是支持我的。”妻子的支持,讓周清波覺得很窩心,他是跟妻子商量過之後才來找爹娘的。
侄女來的時候說了,後天就出發,兒子長這麼大還沒自己獨自出過遠門,劉氏心裡不放心,絮絮叨叨地叮囑着兒子,盼着能順順當當的。
說着說着,她面色由晴轉陰,瞪着兒子道:“清波,你去府城是去學東西長見識的,别把心思花在别的上頭,我聽說城裡的姑娘長得漂亮有手段,你可别被你迷花了眼。”
“我跟你說,你要是敢在外頭招惹些不三不四的人,做出對不起玉嬌的事,你就别回來了,回來我也不會讓你進門。”
似乎是嫌劉氏的話不夠狠,周大伯涼涼的加了句:“有清文和元宵,周家不會斷後,我和你娘就當沒兒子,隻生了玉嬌和清霞兩個女兒。”
周清波傻了眼,怎麼突然就說到這個了?
他有那麼不值得信任嗎?
“爹,娘,我不會的,你們怎麼能這麼懷疑我。”
劉氏斜睨他一眼,似有些不信:“最好是不會,後天就要走,鋪子裡我和你爹忙得過來,你回家多陪陪你媳婦。”
周清波聽話地回了家,譚玉嬌不上課的時候,他寸步不離地跟在身邊,惹得清霞笑話了譚玉嬌好幾次。
後天天不亮時,韓忠和周清波帶着清荷煉制的辣椒油,踏上了前往府城的路。
沒兩天,雲溪鎮上多了一家周記雜貨,裡頭的東西有些不同。
泡菜比家裡的好吃了不知多少倍,不僅不苦不酸,還帶着絲絲回甜,還有好幾種沒見過的醬菜,配粥下酒都不錯。
最讓人心動的是辣椒油和紅薯粉條,鎮上的大多數人都吃過周家的酸辣粉,那滋味想起來嘴裡直冒口水。
不知道為啥,周家的酸辣粉攤子突然不開了,大夥好幾天沒嘗到味,心裡惦記得慌。
聽說能買紅薯粉條和辣椒油回家自己做酸辣粉,好多人都圍在門口想要買。
紅薯粉條是曬幹的,清荷擔心大家買回家不知道怎麼做,安排楊九娘在鋪子裡教客人如何泡粉,順帶還教客人們一些紅薯粉的吃法。
剛開業的店鋪最需要的是人氣,劉氏牢牢記着侄女教她的話,開業前三天,一律八折優惠。
在場的客人一聽,有八折優惠,紛紛掏出錢來買上一份自己看中的商品。
有客人獨獨愛吃辣,一早瞄上了辣椒油,聽到有優惠,當即拎了好幾罐子走。
這其中就有金達,金達聽說周記雜貨有辣醬油賣,把攤子交給媳婦,自己一路跑着過來,把剩下的辣椒油包圓了。
劉氏喜得合不攏嘴,她就知道侄女的主意差不了,瞧瞧這生意,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金達不僅買了辣椒油,還買了不少紅薯粉條,他想做酸辣粉的生意,不是他沒良心要搶占周家的生意。
他來的路上碰到周姑娘了,特意問過周姑娘他能不能賣酸辣粉,周姑娘說她家以後不賣酸辣粉了,讓他想賣就賣。
金達哪裡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生怕抓不住酸辣粉的生意,晚上回去連夜準備好材料,第二天便賣起了酸辣粉。
金家賣起了酸辣粉,劉氏和萬氏等人心裡挺不舒服的,覺得自家的生意被别人做了。
清荷跟她們說,别人生意越好,紅薯粉條和辣椒油賣的越多,該是好事才對。
她巴不得大夥在其他地方也賣酸辣粉,這樣自家的粉條和辣椒油才能賣得更遠更廣。
衆人細下想了想,覺得有理,便不再注意金家的生意。
隻一個人覺得最遺憾,那就是餘大嫂,酸辣粉攤子撤了,她家的生意就沒之前好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做生意得靠自己,靠别人如何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