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在甯州府吃得開,很快就查到了買走藥材的人,他帶着宋管事來,本意是想買下這些藥材。
李家不缺錢财,若是買下藥材的人是想拿去賣錢,他多加些銀子便是,卻不想買下藥材的人會是與他合作的周記東家。
李家和周記一向合作得很好,若是别人,李言知半點心理負擔都不會有,可對方是周記,他心裡一時有些犯難。
想到與他情同父子的三叔,李言知還是決定買下周記的藥材。
“周東家,李某想買下這些藥材,不知周東家能否割愛。”李言知想着,周東家若是同意,他會記下這個人情,日後在生意上多讓些利給周記,多幫襯周記一些。
聽完李言知的要求,清荷唇邊的笑淡了些:“李少爺,恕我不能答應你的要求,這些藥材我也是費勁心思才籌到的,李家有門路,想買藥材應該不難,李少爺不妨再等上幾日。”
“既如此,便算了,是李某唐突了。”若是能等就好了,問題是時間緊迫不能等,但周東家不願,他也不便強求。
下意識的,他不想在周東家面前仗着家世背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想在她面前保持他正直的一面。
清荷有些意外,李言知這麼輕易就放棄了?
她以為他會拿生意或者權勢來壓迫她,她甚至都做好了跟李家撕破臉的準備。
如果李家也是那種仗勢欺人的家族,那麼接下來兩家的合作,她會重新考慮是否有必要再繼續。
這些藥材是她唯一能幫到陸大哥的,無論付出什麼代價,她都不會讓步的。
李言知沒有強迫她,他的态度依舊溫潤有禮,清荷反倒有些過意不去:“李少爺,實在對不住,邊關烽火正旺,家中有親人在邊關奮戰,這些藥材是要送去邊關的,因此我不能割讓。”
“周東家也有親人在邊關從軍?”李言知心底莫名的雀躍,她竟和他一樣,也有親人在邊關。
清荷聞言,心神一動:“嗯,有的,莫非李少爺也是想買藥材,送往邊關?”
李言知清俊儒雅的臉上,透露出一抹明朗的笑容:“正是如此,我家三叔已在軍中十多年,倒沒想到周東家和我想到了一處,既然周東家買了藥材,我也不必再擔心了。”
“若是周東家願意,不妨讓我的商隊護送這些藥材去白玉關,正好是順路,也省得周東家再去花時間找商隊,此時邊關混亂,願意去那邊的商隊很少。”
清荷不知這話的真假,側頭看向劉廣林,劉廣林沖她微微點頭,她便明白,李言知說的是真的。
“好,那便有勞李少爺了。”李家自己的商隊肯定比外面的商隊更能信任,她也更放心些。
眼看要到午時,清荷有心做東請李言知留下吃頓飯,兩家是合作關系,李家還要幫忙護送藥材,于情于理都要他請吃一頓飯,聊表謝意。
不過她一個女子,在外吃飯不便與他們一桌,清荷便讓劉廣林幫忙去閑雅閣叫一桌席面送來,這裡都是她自己人,更方便些。
别人盛情款待,李言知也沒有掃興,爽快地答應了,内心甚至還有幾分雀躍。
周記和李家合作快一年了,也算是老熟人,飯桌上你來我往地談笑靥靥,一番交談之下,清荷才知道,原來李言知竟是要送肉醬和幹菜去邊關。
李言知舉止溫和,和他相處如沐春風,周明遠又是個沒什麼城府的,幾杯酒下肚,周明遠對他頗為親近。
聽說李言知說他要送些肉醬和幹菜給軍隊,周明遠脫口而出:“那不是我家的方子嗎?”
李言知驚喜不已,端起手中酒杯:“竟是周伯父家的,我三叔隻說是有人獻給趙将軍的,原來那大義之人就是周伯父一家,我敬伯父一杯。”
周明遠飲下酒,臉上的表情十分得意:“我哪裡懂這些,家裡的生意都是清荷的主意,她是個聰明孩子,我們家都是靠她才有今天。”
李言知贊同的點頭,周東家确實特别,就如給軍中送藥材這件事來說。
甯州府那麼多有錢的商人,除了他家,沒有第二家想到過邊關的将士。
周東家的家當并不如那些人多,可她做的這些事情,難有人及,他頭一回如此欣賞一個姑娘。
清荷被她爹誇獎,也沒不好意思,大方地對着李言知笑了笑。
那幾個方子是她送給趙齊将軍的,現在出現在李家,說明李言知那位從軍的三叔,很可能是趙将軍的親信。
趙将軍知道陸大哥和她的關系,憑着這點,清荷相信趙将軍不會把方子給外人,要給也是給他信得過的人。
清荷腦中的思緒飛速轉着,想通後,她對李言知更信任了幾分,看來大家都是一個陣營的人。
吃過飯,清荷将李言知送到巷口,禮貌地朝他道謝:“李少爺,那五車藥材就拜托你了,戰況危機,不知商隊幾時出發?若是可以,請盡早出發,戰場瞬息萬變,早些送到,我們也早安心。”
“周東家放心,我這邊已經準備好了,明日一早就出發,我會吩咐他們不在路上耽擱,盡早把東西交到軍中去。”李言知明白清荷的意思,她與他一樣憂心家中的親人,都想早些把東西送到。
臨上馬車前,李言知不知想到什麼,突然停下腳步,對面前的姑娘道:“周東家,咱們已經合作許久,也算是朋友了,你叫我李少爺顯得太過生分,不如喚我一聲李大哥吧。”
無人知曉,李言知看似雲淡風輕,實則緊張地握緊了拳頭。
她會答應嗎?
莫名地,他想與她的關系更親近一點,一點點就好。
“好呀,那李大哥也别叫我周東家了,叫我……”清荷本想說就叫她的名字,突然又想到這不是現代,女子的閨名不能随便叫。
李言知燦然一笑,像極了春日中的一抹暖陽:“我叫你周姑娘吧,可好?”
清荷輕輕點頭,不遠不近的稱呼,挑不出任何錯處,挺好的。
離巷口不遠的街道上,有個上了年紀的婦人,剛從府城有名的糕點鋪子裡,買了自家主子愛吃的糕點,正準備回府。
老婦人從鋪子裡出來,走到馬車邊正要上馬車,恰好看到站在巷口的兩人。
俊美男子臉上的笑,看得老婦人心中一驚,手裡的東西險些掉在地上,未免被巷口的人看見,老婦人拎緊手中的東西,快速鑽進馬車,吩咐車夫快些回府。
這麼大的事,她得快些回府,把方才見到的一幕禀報給主子。
就是不知,她家主子對此,會作何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