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第1448章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北境的冬日,寒風像裹着碎冰的鞭子,抽打着行政樓的窗戶上。¢w′o,d!e*s¨h^u-c′h¢e.n`g?._c?o?m′屋内卻暖意融融,幾盞吸日闆驅動的頂燈穩定地散發着柔和白光,照亮了牆上巨大的北境輿圖。
輿圖上,幾條醒目的朱砂線從北境村口蜿蜒伸出,刺破象征未知的空白,指向東南西北幾個模糊的墨點——那是數月前季如歌親手畫下的商路。
屋外傳來一陣由遠及近的、混雜着車轍聲、馬蹄聲、粗犷吆喝聲的喧嚣。這喧嚣帶着風塵仆仆的寒氣,撞開了村行政樓厚實的木門。
“東線商隊回來了!”
“西邊駝隊的鈴铛響到村口了!”
“南邊船隊剛靠岸!”
報信的漢子聲音嘶啞,臉上凍得通紅,眼睛裡卻燒着炭火般的光。他們身後,風塵仆仆的商隊管事們裹挾着室外的寒氣湧了進來,皮帽子上結着白霜,厚棉襖沾滿塵土,靴子上的泥雪在溫暖的地面化開深色的水漬。
沒有客套寒暄。?0÷`?0^·{小??說_t網| o°免÷費??3閱|±[讀<為首的東線商隊管事老胡,一個精瘦的北境漢子,解下背上沉重的褡裢,“咚”一聲砸在季如歌面前的條案上。褡裢口散開,倒出來的不是金銀,而是厚厚一摞、邊角磨得起毛的麻紙契書!紙上墨迹各異,指印鮮紅,密密麻麻寫滿了異域文字和簡筆勾勒的貨物圖樣。
“東邊七城!帶去的三十套‘吸日闆’組件,開市三天,搶光了!”老胡的聲音像破鑼,帶着長途跋涉的沙啞和抑制不住的亢奮,“那些城主老爺,晚上點燈不用火油,樂瘋了!當場就按季村長定的‘一比三’糧價簽了契!這是訂金契和後續要貨的單子!後面還有五座城等着看貨!”
他嘩啦一下抖開最上面幾張契紙,指着上面巨大的、代表糧食數量的符号和圖樣:“看!光定金糧,就夠填滿半個新倉!”
西線駝隊的管事是個滿臉風霜的高大漢子,叫巴圖。他悶聲不響,從懷裡掏出一個鼓囊囊的皮口袋,解開系繩,倒出一小堆東西。叮叮當當一陣脆響!
不是銅錢,而是一些打磨粗糙、形狀不規則的天然金塊、色澤暗淡的銀餅子、幾塊溫潤的玉石籽料,還有幾串顔色豔麗奇特的石頭珠子。~[a3>[,8?t?看>;書..\網?? *1@最a新°=-章%節?)更]1新}|;快?
“西邊草原的王帳換的。”巴圖言簡意赅,黝黑的手指點了點那堆東西,“五十套吸日闆,全換了這些硬貨。那些頭人,帶着闆子架在移動的氈包頂上了!夜裡亮堂堂,比篝火強百倍!王帳大祭司發話,開春還要一百套!用最好的戰馬和皮毛換!契,按了手印畫了押,在這兒!”
他拍下一卷硝制過的羊皮卷,上面用赭石顔料畫着彎彎曲曲的符号和手印。
南邊船隊的管事是個臉上帶着海風鹹腥氣的中年人,姓林。他沒掏契書,直接展開一張巨大的、畫着海圖和島嶼的粗糙麻布。
“香料島!”林管事的手指戳在麻布上一處,“帶去的二十套闆子,換了這個數——”他伸出三根手指,“三百擔上等胡椒!三百擔丁香!還有這個——”
他又從懷裡摸出幾個用油紙包得嚴嚴實實的小包,打開一角,露出裡面黑色油亮的種子,“島上大酋長壓箱底的寶貝,一種奇樹的種子,說榨出的油,點燈比魚油亮十倍,還不黑煙!死活要換五套闆子!契立了,種子和頭批香料,就在碼頭卸貨!”
屋子裡的空氣仿佛被點燃了。吸日闆!這個由北境深山黑曜石、神秘窯燒“亮片子”和複雜線路構成的奇物,在東南西北截然不同的土地上,都成了價比黃金的硬通貨!換回的是堆積如山的糧食、草原的硬通貨、海島的珍稀香料和未知的希望之種!
季如歌坐在條案後,臉上依舊沒什麼表情。她伸出手,指尖拂過老胡倒出來的那厚厚一摞糧契,粗糙的麻紙邊緣劃過皮膚。又拿起巴圖那塊沉甸甸的、帶着草原風沙氣息的金疙瘩掂了掂。最後,目光落在林管事油紙包裡那幾顆黑色種子上。
“嶺南甜記的方子呢?”她聲音不高,卻像冰錐刺破了火熱的氛圍。
三個管事同時一愣,随即臉上都露出一種混合着無奈和匪夷所思的古怪表情。
“别提了!”老胡拍着大腿,哭笑不得,“那方子!比吸日闆還搶手!東邊那些點心鋪子的老闆,嘗了一塊‘雪裡紅’,眼珠子都綠了!圍着我們商隊駐地不走!非要買!不賣就賴着!
最後……最後沒辦法,按季村長交代的,一份方子,搭着賣十套點心模子,外加‘嶺南甜記’的牌子使用權……一份方子,換了這個數!”他伸出五根手指,又翻了一下,“十兩金子!還得簽契,保證隻在東七城賣,不得外傳!就這,差點打起來!”
巴圖也悶聲道:“草原上那些頭人的阏氏(妻子)們,嘗了水晶角,甜得直拍手!非要方子!我們哪敢亂賣?隻答應下次商隊帶專門的‘嶺南甜記’師傅過去,在她們王帳旁邊開分店,教會她們的人。契也立了,分店利潤,我們抽三成。”
林管事更是搖頭:“香料島上的人,嗜甜如命!那艾草青團,他們當神藥吃!大酋長用一小袋紅寶石換方子!我們沒敢接,隻答應下次帶師傅去島上開分店。”
意料之中。季如歌嘴角似乎幾不可察地向上牽動了一下,快得讓人以為是錯覺。她用嶺南最賤的材料點石成金,如今這“金手指”成了捆綁異域市場的另一條柔韌絲線。
“工坊的機子(縫紉機、脫粒機零件)呢?”她繼續問。
“機子?”老胡撓撓頭,“太重,帶得少。東邊幾個大織造坊主看了巧手坊婦人用機子縫衣的利索勁兒,眼饞得很!訂了二十台!說是先試試。契在這兒,定金付了三成糧。”
巴圖接口:“草原上沒人要機子,他們隻認皮子和手縫。但看了脫粒機打谷的利落,幾個大部落頭人訂了五套脫粒的鐵家夥(核心部件),說是開春打青稞用。契立了,用牲口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