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誰給秦苒下的毒
第1476章:誰給秦苒下的毒
江城,《種藥吧》。
傍晚五點半,巡查藥材種植場地的工作總算結束了。
說是巡查,其實就是參與進去,和大家一起種植,施肥,除蟲,以及在惡劣的天氣如何避免藥材被破壞掉等。
秦苒在這方面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所以她給濱城大學隊和華清大學隊帶來了不少的技術,而其他四個隊的隊長也偷偷跑來偷師學藝,節目中呈現歡樂的一面。
當然,這都是節目組提前準備好的劇本,也提前給秦苒透露過,秦苒倒也沒覺得種植藥材的技術有什麼好保密的,主要這都錄節目了,也保密不了,所以也就沒反對。
終于錄完,除了秦苒,嘉賓們都累得夠嗆,就連年輕力壯的端木笙也喊累,畢竟之前沒幹過這麼多的農活。
“任何事情,都還要鍛煉才行,秦苒就是比我們鍛煉得多,所以她才不會覺得累。”
這是李成仁做出的總結,在他看來,秦苒并沒有什麼來不起的,唯一有的就是年輕,體力好,還有就是從小種地,鍛煉出來了。
沒有人接話,主要大家都累了,不過李成仁這話也沒毛病,畢竟運動員也都是鍛煉出來的嘛?
意外發生在吃飯的途中,今晚節目組大方,給嘉賓們準備了送别宴,又因為是藥材基地,所以今晚的菜肴裡就有好幾道藥膳。
其中就有黃芪人參粥,每味嘉賓一人一小碗,秦苒在吃這道粥的第一口就瞬間感覺到不對勁,她迅速的吐了出來,然後迅速的抓去礦泉水對着嘴喝一口又吐出來,再喝再吐,她這舉動把在場所有嘉賓都吓壞了。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石月清和石月新,倆人幾乎同時跑上去,石月新迅速的擰開心新的一瓶礦泉水遞給秦苒,而石月清已經伸手扣着秦苒的脈搏,接着就朝端木笙喊。
“端木老師,去我房間把我的随診包拿出來,要快!”
端木笙飛奔回去,拿出石月清的随診包并迅速的幫忙打開,石月清拿出自己的銀針,迅速的紮進秦苒的穴位裡。
秦苒的臉色迅速的變得蒼白,而石月新則讓秦苒坐在椅子上,脫下她的鞋襪,然後迅速的在她腳上的一個穴位處按壓。
石月清和石月新的舉動把大家都驚呆了,如果不是這次秦苒過來當嘉賓,他們都還不知道石月清和石月新都是秦苒的師弟。
而他們更不知道的是,這倆人不僅種植藥材是一把好手,還是治病高手,現在秦苒出意外了,他們倆居然能第一時間幫秦苒治療。
在石月清和石月新的合力下,秦苒的臉色逐漸恢複正常,而旁邊的端木笙趕緊詢問怎麼回事?
“我剛剛喝的那碗粥裡有毒。”
秦苒非常肯定的說:“而且是滄形草的毒。”
衆人聽了大驚,幾乎在同一時間看向秦苒的位置,然而,她剛剛喝了一口的那碗粥,此時已經消失無蹤了。
緊接着,大家發現,所有人的粥都不見了,桌子上隻剩下其他的飯菜,就好似那碗粥不曾上過一樣。
端木笙冷着臉看着衆人:“誰把粥端走了?”
衆人面面相觑,一時間沒有人回答,因為剛剛秦苒的舉動把大家吓住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秦苒身上,餐桌這邊早就沒人了。
見沒人回答,端木笙的臉更冷:“節目組是有無人機航拍的吧?現在把剛剛拍到的畫面放出來,我一定要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衆目睽睽之下,居然有人給秦苒下毒,這也太過離譜了?
節目組不敢怠慢,都不用調航拍,直接調了旁邊的攝像機,然後看到是後廚的工作人員上來把所有的粥都給撤了。
負責今晚餐飲的後廚經理上來解釋着:“發現秦醫生喝粥出現異樣,我們都吓壞了,意識到粥可能有不對勁,怕更多的人吃出問題來,所以就讓人把粥給撤走了,主要也是為大家安全着想。”
“對不起啊,是我辦事不周,也沒想到一碗粥居然會引發這樣的情況,你們其他人喝了粥有沒有什麼不妥的?”
大家紛紛搖頭,粥雖然剛端上來,但也有幾個人喝了一兩口,但的确沒有發生秦苒那樣的情況。
“秦苒喝的那碗粥呢?”端木笙追問着。
“粥全部都倒了呀,哪裡還敢留,我們全都吓壞了。”
後勤經理臉色蒼白着,聲音都在顫抖:“秦醫生要有個三長兩短的,我們後勤部都陪不起呢?”
後勤部賠不起?整個《種藥吧》都賠不起!
“你以為,粥倒了就賠得起了?”
端木笙冷着臉看着臉色蒼白的後廚經理:“倒哪裡的,領我去看看?”
“我不知道,我問問看?”
經理叫來剛剛去倒粥的員工,詢問他把一大鍋粥倒哪裡了。
“倒茅廁裡了啊。”
員工也吓得臉色特青:“除了茅廁我也想不到别的地方啊?茅廁裡的糞是用來着農家肥的,這粥還可以做肥料,他們種藥材用得上。”
粥倒進茅廁裡了,而茅廁裡的糞很多不說,如果隻是秦苒那碗粥裡下了一丁點藥,那現在融進茅廁的糞便裡,也的确沒辦法查出來了。
沒有對症,秦苒說她的粥裡被人下了滄形草,可現在粥都找不到了,也隻能是口說無憑了。
端木笙拿起手機要報警追究,導演和策劃都上來,把他拉到一邊,說這件事能不能到此為止?
“你就算報警,警察來了,能從茅廁裡查出滄形草的毒來嗎?”
“而且,滄形草誰見過?是什麼樣的?警察能分辨出滄形草的毒嗎?”
端木笙還要據理力争,秦苒上前勸着了他:“算了,就這樣吧,導演和策劃說得對,滄形草都沒幾個人見過,更别說它的毒了。”
端木笙;“可你不能就這樣被欺負了?”
秦苒聲音淡淡:“可能是我辨别錯了,也許不是滄形草,而是斷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