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之珠玉在側

? 第 108 章

八零之珠玉在側 7596 2025-04-17 14:15

  第 108 章

  第108章雄縣歷險

  雄縣的歷史可以遠溯春秋戰國時期, 那時候叫易縣,到了宋朝時候,名将楊六郎鎮守的“三關”, 其中一關便是雄縣。據傳聞, 雄縣下方還埋着楊六郎用過的龍泉寶劍。

  就初挽所記得的, 後來雄縣下方還發掘出了鹿角,由此可以推斷,在千年之前, 這裏可能是水草豐美的濕地,可能有群鹿, 有大象。

  不過那都是深埋在地下的曾經了, 在經歷了滄海桑田之變後,此時的雄縣一眼望去, 是陰郁枯禿的老樹, 以及坑坑窪窪土地上揚起的塵土。

  一片沾染了塵土的枯葉落在牛車上,空氣中透着深秋的幹冷。

  聶南圭在經歷了初挽已婚的震撼後, 半晌都沒怎麽說話。

  當那老牛車遇到一個大坑, 把大家夥都狠狠蹲了一下後,他咳咳着,終于有些艱難地開口:“這地界的破公路, 怎麽也不知道修修!”

  初挽看着遠處,深秋的農村, 地裏的莊稼已經收割過了, 地頭堆積着泥土和麥茬根混合物, 還有要枯不枯的草, 匍匐在路邊。

  她好奇:“這幾年雄縣發展得不錯?”

  聶南圭拿出一個棉口罩來, 給自己戴上, 之後才道:“人家比潘家園早了去了,從五六年前就開始擺地攤了。”

  初挽點頭,沒再說話。

  就是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許多國寶就是以仨瓜兩棗的價格走向了世界。

  車子停靠在雄縣長途汽車站,一下車,就聞到一股子夾着汽油味的渾濁氣息撲面而來。車站角落裏都是三三兩兩的人,頭發亂蓬蓬的,穿着軍綠補丁夾襖或者老舊條紋西裝的人,就那麽席地躺着,腳邊還放着鼓鼓囊囊的尼龍袋子,以及大花布床單裹着的包裹。

  三個人不願耽誤,走出汽車站,叫了一輛三輪車,直奔古玩市場。

  就見這邊三三兩兩擺着攤,因為刮風,飛沙走石的,大部分都縮着脖子,還有人用舊棉襖蓋着自己的攤子。

  三個人走到這地界,其實也有些餓了,便往前走,想着找一處吃的,最後找到賣驢肉火燒的攤位,三個人各要了兩個驢肉火燒,站在路邊背風的地兒吃。

  聶南圭正吃着,就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聶,你怎麽來這塊兒了!”

  初挽看過去,是一個紅臉漢子,臉生,應該不認識。

  聶南圭和對方很熟的樣子,對方說是得了一樣東西,看不準,想讓聶南圭幫看看,不過看初挽和易鐵生的眼神多少有些提防。

  初挽便明白了,其實這也沒什麽,這個圈子本身就非常隐秘,交易都是私底下進行的,透明度低,誰買了什麽貨也不會輕易示人,都是藏着掖着的。

  況且是他朋友的事,自然得避開耳目。

  當下也就道:“你先過去看吧,我們在這裏溜達一圈。”

  聶南圭微颔首,也就先去了。

  聶南圭一走,易鐵生湊過來:“他姓聶?”

  初挽:“對,聶家的人,他爸就是聶玉澤。”

  易鐵生臉頓時黑了,顯然不贊同。

  易家對老太爺視為天視為地,當年初挽姑奶奶沒了,易家下了大功夫在幫着找,也一直對聶家視如眼中釘,雖然世道變了,到了易鐵生這輩,更是見都沒見過聶家人,但是骨子裏的反感還在。

  這就是世仇,化不開。

  初挽明白他的意思,道:“管他誰家的,以後要想做買賣,自然是五湖四海都是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子。”

  易鐵生看她一眼,沒說話。

  他就是這樣,不高興歸不高興,但是不會抗議,也不會說什麽。

  初挽:“你放心好了,我心裏有數,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我們就提防着。不管他了,我們多看看這邊的貨。”

  一時她聲音略壓低了,道:“我手頭有點錢,想盡量多收點,你們家也是,趁着價格低,能多收就多收,以後行情肯定能好起來。”

  易鐵生看她一眼,點頭道:“好。”

  兩個人這麽往前走着,就見前面吵吵嚷嚷的,一個禿頭胖子,一個戴着解放帽,兩個人操着口音,在那裏對着喊,都生得五大三粗,在那裏吆喝得脖子都紅了,旁邊還有一個起哄的。

  易鐵生原本跟在初挽側後面,見到這個,立即閃身上前,護在她左前方。

  初挽低聲道:“沒事,聽聽吧。”

  兩個人站在那兒,聽了一番,原來擺攤的是那個禿頭胖子,旁邊解放帽是買家,他一大早從禿頭胖子這裏買了一塊玉,買回去後,聽人那意思是假的,不值錢,便嚷着要退貨。

  解放帽這一嚷嚷,旁邊一群人都站在那裏,虎視眈眈的,擺出練家子的氣勢,解放帽就急眼了,把衣服一托,亮出來膀子,那意思是幹架就幹架:“我可不怕你們!”

  初挽聽着這口音,大概聽出來,這人是大城的。

  河北一帶做古玩的,也是拉幫結夥的,雄縣幫,大城幫,可這位大城的跑來人家雄縣,買了東西鬧着要退,這不是等同于踢館麽。

  “自己打眼怪誰,買砸了牆角邊眯着去,別在這裏丢人現眼!”

  “自己拿錢要買的賴誰,我拿刀架你腦門上讓你買了嗎?”

  “咱賣了這麽多年了,沒見過你這樣式的,還想退怎麽着?”

  那解放帽繃着臉:“早上來的時候,那時候天沒亮,我沒看明白,你們拿那燈一照,那不是把我晃了眼?我現在太陽底下一瞧,瞧得真真的,這不就一瞎活!我給你們說,你們打聽打聽,爺爺也不是好惹的,你們今天非和爺爺過不去,那行,咱們沒完!”

  說着,往地上狠狠吐了一口。

  初挽盯着那解放帽手中的玉看了好幾眼,才對易鐵生道:“鐵生,問問價,五十元以內就拿下來。”

  易鐵生一聽,懂了,當即上前,沖着那解放帽道:“兄弟,出門在外,行走江湖,凡事好好商量,你是要退嗎?”

  解放帽勢單力薄,突然遇到一個能說話的,便開始訴苦,他花三十塊買的這塊玉,現在覺得是瞎活,早上攤主明明說了不想要可以退,結果現在又不認賬了。

  那禿頭攤主一聽,笑了:“想退?行哪,沒說不讓你退,但也得按行內規矩,規矩是折價退,看你也不容易,就給你折三成吧!”

  古玩行裏規矩,退貨是有講究的,狠的退貨要折價一半,現在那攤主隻給折三成,還不算太狠,當然也不是多慈悲。

  解放帽不太甘心,不過看看那玉,還是別扭,和攤主讨價還價,雙方為了折價的事在那裏又開始嚷嚷了。

  易鐵生道:“多大點事,不就幾塊錢,我正想買一件,這個讓給我了,多錢買的?”

  解放帽一聽,眼睛都亮了:“三十塊,你要不?你要的話,我給你算二十五吧!”

  易鐵生:“行。”

  解放帽想折兩成,攤主都不樂意,現在二十五能出手這個燙手山芋,他當然高興,當下也就痛快地交割了,解放帽千恩萬謝,趕緊跑了。

  那禿頭攤主打量着易鐵生,笑道:“這小夥子,行啊,好眼力!”

  易鐵生談生意的時候還行,不談生意基本不開口,沖攤主點頭,之後握着那塊玉,去前面找初挽去了。

  初挽接過來,看了看,道:“這是紅山玉豬。”

  她知道易鐵生沒聽說過,便解釋道:“五十年前,赤峰東郊紅山發現的,當時老太爺曾經收過一個小的,不過解放後就不見了。最近幾年開始考古調查那一塊,流落到外面的物件很少,這一件,不知道被什麽人捎帶出來的,也可能是當地農民撿到的。”

  以後這種紅山玉,跑到博物館去看,也隻是隔着玻璃,哪能仔細看呢。

  這時候,走到了僻靜處,她拿出來細細講給易鐵生:“你看這個玉豬,顏色有點像良渚雞骨白,不過雞骨白一般都腐了,這個就比較瑩潤。”

  說着,她翻開另一面:“以後去了文物局或者博物館,他們也不會輕易讓我們看到這種玉豬的另一面,這一面土咬痕跡明顯,這裏留着褐沁駁,生坑出來的,都是這種陰陽面,這個和在土裏埋着的方位有關。”

  易鐵生仔細看着,像這種鑒別細節,如果是外人,必是藏着掖着,不要說手把手地指點,就是給看一眼都難,畢竟這都是吃飯的本錢。

  他研看了一番,才點頭道:“那買家,應該是因為這個土咬痕,才後悔了。”

  初挽笑道:“他估計不懂,被瞎忽悠的,買了後又後悔,不過也正常,現在紅山玉流傳出來的很少,一般人都沒見過,我們能碰到一件,算是我們的運氣,其實剛才給他三十塊也行。”

  在古玩買賣市場上,在能撿漏的時候,她從來都是當出手便出手,快狠準,絕對不會有仁慈之心。

  但是對于這種純外行的棒槌,如果可以,在這種小錢上,她也不至于苛待了別人,和外行人計較,犯不着,也不差那仨瓜兩棗的。

  易鐵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對方不要。”

  初挽颔首,沒再說什麽,其實易鐵生是對的,對方要二十五,自己是萬萬不能主動給三十塊的。

  易鐵生沉默木讷,但是絕不迂腐,他做事,她一直都很放心。

  兩個人這麽邊說話邊往前走,也在看着兩邊的東西,不過初挽沒看到什麽太值得下手的,偶爾遇到什麽,就和易鐵生聊幾句,考問他一番。

  易家是做手藝的,高仿瓷學了個十成十,挖墳盜墓當年也包過坑,不過古玩其它項上,其實有所欠缺。

  就這麽邊走邊聊着,突然見前面有一撮人,圍着一樣東西看,兩個人便也過去圍觀。

  他們圍着的卻是一件銅器,那是一件提梁卣,卣是商周的酒器,這個提梁卣大概高三十厘米左右,有個蓋,蓋兩邊帶着犄角,上面是浮雕羊頭,環頸蓋頸都有着精巧的夔紋,提梁面還雕刻了蟬紋。

  這種提梁卣看着倒也不是多出奇,不過那提梁卣的蓋子上有個鈕,做成了鸱鸮頭。

  那群人在那裏議論紛紛的,有人想要,問價格,但看那鸱鸮頭,都覺得怪,有人砍價,看樣子沒成。

  初挽盯着看了一會,突然笑了,道:“這也幸虧我們和聶南圭分開行動,不然他對這個肯定有興趣。”

  易鐵生:“他們家賣過這件?”

  初挽:“不一樣,但是挺稀罕的。”

  提到這個,她略有些嘲諷地道:“他們聶家和盧芹齋怎麽斷的,大概就是因為和這個差不多的一樣東西了。”

  易鐵生輕輕皺眉:“和盧芹齋還扯上關系?”

  初挽點頭:“當年聶家給盧芹齋供貨,跟人家屁股後頭可是掙了不少錢,後來盧芹齋的法國女婿來中國,他們賣給人家一件鸮尊,也是有這麽一個鈕,賣了後,那法國人帶回法國,盧芹齋覺得那個蓋子是後配的,氣得夠嗆,認為聶家坑他女婿,他直接就和聶家斷了買賣。”

  張靜江是孫先生身邊“國黨四大元老”之一,被孫先生譽為革命聖人,當年張靜江出國,身邊伺候着的就是盧芹齋,結果盧芹齋就此留在法國不歸,并用低廉的價格收購了大批從紫禁城流出的古玩,倒賣給外國人,由此成為臭名昭著的文物販子。

  關于盧芹齋,還有一樁有意思的事,據說他為了和自己的丈母娘偷情,娶了十五歲的嬌妻,并且長期一直和丈母娘保持着不正當關系。

  易鐵生盯着不遠處被一群人摩挲觀光着的提梁卣:“實際這蓋子是真的,原配,是盧芹齋看走了眼?”

  初挽點頭:“嗯。”

  易鐵生:“聶家不解釋?”

  初挽笑道:“等他們醒過味來,都已經兩年過去了,想解釋,但是二戰爆發了,出國的路斷了,這買賣誰也別想做了。”

  易鐵生看着那提梁卣:“那我們買下來,提着,等會給他看。”

  初挽:“好!”

  這麽說話間,就見前頭有人說話,聽着耳熟,果然是聶南圭。

  初挽壓低聲音囑咐道:“我去和他說話,你在這裏買,留心點,別着了人家道。”

  易鐵生點頭,之後便過去了。

  初挽也上前,迎上了聶南圭。

  卻見聶南圭和在一個攤位前買橘子,看到初挽來了,直接扔給她一個:“嘗嘗,挺甜的。”

  初挽接過來橘子,剝開,嘗了一個,确實水頭足。

  吃着橘子時,她便看到聶南圭手邊放着一件瓷器,那是一件雍正官窯鬥彩五寸盤,這種鬥彩瓷盤本身也是平淡無奇,不過初挽看到後,卻着實多打量了幾眼。

  那盤子外面是鬥彩花卉,但是裏面卻是五朵粉彩花卉。

  外面鬥彩和裏面粉彩相得益彰,頗為別緻。

  她擡眼,疑惑地看了看聶南圭。

  聶南圭見她留意那盤子,便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着說:“随時買着玩的。”

  很快他自己又找補說:“我知道這個是後挂彩,不過我覺得做得不錯,挺別緻的。”

  初挽試探着說:“你這是哪兒買的?”

  旁邊賣橘子的大媽卻噗嗤一聲笑了:“要我說,這小夥子真是好人!好人哪!”

  初挽看向那大媽:“嗯?”

  聶南圭:“嬸,我沒得罪你吧?”

  大媽卻笑哈哈地道:“剛才一男的在這裏擺攤,賣這個盤子,說是幫襯着給一位老人賣的,那老人馬上死了,手頭一分錢沒有,等着錢置辦衣裳,男的說一分錢不加,老人叫價十塊錢,他就這個錢賣,結果這小夥子可倒是好,他還真買了,花了一張大團結!”

  聶南圭“咳”了聲,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就當我學雷鋒做好事了行吧,我可是從小唱着這歌長大的!”

  大媽樂得夠嗆:“得,我一天到晚在這裏,這種故事可是沒少聽,從咱們雄縣到北京城,就看誰編故事編得好!”

  初挽看着那盤子,神情卻凝重起來:“聶南圭,這盤子誰賣給你的,你還記得嗎?”

  聶南圭:“剛才還在這兒,估計往前面去了。”

  初挽直接抓住聶南圭的胳膊:“幫我去找他。”

  聶南圭低頭看了看她握着自己胳膊的手,挑眉道:“你這是怎麽了?”

  初挽:“我想找這個賣家,就是賣給你盤子的。”

  聶南圭要笑不笑的:“可得了,就十塊錢而已,犯不着。我知道這是後挂彩,認了認了。你說我堂堂聶南圭,就算打眼了我都認,不就十塊錢,我至于去找人家嗎,多跌份!”

  初挽卻道:“這是我太爺爺大弟子的活。”

  聶南圭:“啊?”

  初挽:“當年花旗銀行後院搶劫案,他陪着我姑奶奶一起去的,之後他就失蹤了。”

  聶南圭臉色驟然變了:“走,追去!”

  作者有話說:

  大家可以看看李四光關于氣候的文章,河南為什麽叫豫,因為黃河下遊曾經河流縱橫水草豐滿,野象遍布,所以河南是牽象之地。其實到了宋朝時候,一些文獻上也有河南地區大象跑去踐踏糧食的記錄。隻能說古代的氣候和我們現在差異非常非常大。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