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見錢眼開
見她笑了,宋秋花暗松一口氣,覺得這會兒的氣氛正好,便開口道:“姑姑,村裡人都在說明香的嫌話,說她不孝順之類的,她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也實在遭不住這些,名聲不好,也影響以後說親。”
她一邊說,一邊小心察看着宋婆子的臉色,見她沒有動怒的樣子,便又繼續道:“明香是做姐姐的,以後若是能嫁個好人家,也能幫扶娘家幼弟,姑姑你說呢?”
宋婆子原本不動聲色的聽着,但聽到她說幫扶娘家幼弟的話,也不免心中高興,即便現在孫子都沒影兒,但以後肯定會有的嘛。
而且到時候他們老倆口年歲大了,也确實需要人幫襯,再則,她本就收下了金镯子,自然是不會再為難陳明香的。
點了點頭:“你說得很是,姐弟間确實應該相互幫襯,做姐姐的護着弟弟,在婆家受委屈時,做兄弟的自也會為她撐腰。”
這個孩子不止他們江家需要,她陳明香也很需要一個兄弟做依靠的,不然在婆家被欺負死都沒人出頭,日子又豈能好過。
“是這個道理。”宋秋花笑着點頭。
她知道自己女兒有點左性,覺得她生了孩子,就會不疼愛她了,甚至有些不想讓她生孩子的想法,回頭就這事兒,還得好好說說她,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沒個兄弟幫扶,哪裡好過了。
宋婆子見她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也不再多說,随即掀開被子,道:“你幫我把棉衣拿過來,在屋裡待着也是悶得很,現在身子好了不少,出去走動一下的好。”
宋秋花就松了口氣,出去走動一下,少不得遇上人跟人說幾句,自然而然就地說到生病這事上,順便也就給人解釋清楚,不是被氣暈,而是受了點風寒,一時不察暈過去的。
她取過棉衣,服侍着人把衣服穿好,頗為殷勤的把人送出門去。
現在天兒冷,風吹在臉上冷浸浸的,不過她身上穿着新棉衣,是之前做的那個鴨絨棉衣,沒能賣出去,她病了一場,那衣服就拿出來給她穿了。、
還真别說,這衣服雖然很輕,但穿在身上是真暖和,不像别的棉衣那樣笨重,穿在身上還是很舒服的。
才走到大槐樹下,便見不少人坐在那裡削木頭,忙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有人見到她,便招呼了一聲:“宋婆子,你病好了啊,不是說要好生養着的嗎,這大冷天兒的,才好别出來吹風,省得回頭又嚴重了,還是好生在家裡養好了再出來。”
“對了,聽說是你家那個孫女,把你給氣暈過去的,是不是真的?”
“大家不都這麼說嘛,這還能有假。”
“那丫頭,要放在我們家,指定一頓好打,如今瞧着,人家沒事人一樣啊!”
“子孫不孝順,像什麼樣子,指定是打得少了。”
聽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說着這事,宋婆子心裡是有幾分痛快的,那死丫頭把自己氣暈過去,理還是在自己這邊的。
不過她現在是來跟人解釋的,收了好處,侄女的面子也要顧,這事兒就這麼囫囵着過去吧。
擡手擺了兩下,道:“你們都誤會了,沒那回事,我家那丫頭,雖然不是頂懂事,但也沒有把我氣暈這麼嚴重,我那是受了些風寒,說着話突然就暈了過去,是自個生病,不管那丫頭的事。”
聽到她這麼說,大家夥頓時收了聲,全都盯着她看,人家左鄰右舍的,都聽到她們吵架來着,見人暈過去,那丫頭還被吓得不輕,這宋婆子是吃錯藥了麼,竟然幫人說話。
“你不會是病糊塗了,現在還沒好全吧?”有人忍不住問道。
“你這說什麼話,我現在身子好多了,大夫隻說以後好生養着,不要受累就好,這一次也是沒當心,以後不會再這樣了,我兒媳婦孝順,以後家裡的活兒,都由她接手過去,不用我再插手了。”
說到這個,她還是有些得意的,畢竟村裡像她這樣清閑的老婆子,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了,以前是杜青娘,家裡家外的活稱都做了,現在是宋秋花這個兒媳婦,總之,她就是個享福的命。
看看别家的老婆子,多少還是要幫着家裡幹活的。
聽到她這些話,先前還一臉不解的人,都露出些恍然之色來,怪道她要幫着陳明香說話,原來是兒媳婦跟她做交換,把家務活都接過去,不用她來幹活,這事兒還真是宋婆子能幹出來的事兒。
其中幾個老婆子對視了一眼,開口道:“你這樣不太好吧,孩子不孝順,還是要好好教導的,你這樣……不怕她以後,繼續拿你不當回事?”
“你們這是說什麼呢,我都說了,是我自個得了風寒,跟人家沒關系,隻是當時暈過去前,正跟人說話來着,就讓你們誤會成這樣了。”
她覺得這些人也怪多事的,都這樣說了,還揪着不放,倒底是想幹嘛。
有些不耐煩的擡了下手,衆人就見金光一閃,頓時被吸引了目光。
“宋婆子,你手腕上那是什麼?”
那麼大一金镯子,不會有人眼瞎看不見的。
一聽這個,宋婆子頓時就更得意了,這些老婆子,銀镯子都未必有一個,而她卻是戴着個金镯子呢,可以說全村裡頭一份,連村長家的老婆子都未必有這金貴東西。
她把袖子拉上去了一些,将金镯子露了出來。
“我兒媳婦孝順,送了我個金镯子,怎麼樣,好看吧,咱們村裡,再找不出第二個有秋花這麼孝順的兒媳婦了,這媳婦是娶對了。”
說到這個,她就更得意了,娶媳婦嘛,還是得娶有些家底的,有家底人家出手就大方,什麼都沒有的,想孝順也拿不出東西來啊!
“這媳婦确實是娶對了。”
“出手是真大方啊!”
衆人哪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陳明香把宋婆子氣暈過去是真,隻是她們先前以為,宋秋花拿包攬家務活做交換,結果是她們想差了,人家那是大出皿,拿了個金镯子出來,讓宋婆子幫着給人解釋,為的就是留個好名聲,人家都親口解釋了,那氣暈這事自然就不存在了。
人家當事人都說沒有的事,你一個外人還能說什麼?
這宋秋花确實是大方,至于這宋婆子嘛,就是個見錢眼開的。
不過這事兒怎麼說呢,要換在她們身上,也未必不樂意,那畢竟是個金镯子呢,她們活一輩子,到死的時候,也未必能戴一回這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