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第七百十八章 這玩意兒是趕着送死的?

重生八一漁獵西北 羁中馬 11337 2025-04-19 15:37

  李青俠是第二天上午讓李龍送回到四小隊的。

  昨天下午顧曉霞回到家看到李青俠也挺高興,先前李龍就說過,公公回老家幹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他們的名字寫在族譜上。

  雖然顧曉霞作為國家幹部在這方面不是特别在意,但她能體會到李青俠此舉是對李家的女人的重視。

  再怎麼說是也在争取讓她們在族譜上有名字,這事做着肯定是費錢費心費力的,挺感動。

  顧博遠作為舊時的大學生,思想觀念并不是特别開放,對李青俠此舉也隻有佩服,因此晚上陪着老李同志好好的喝了幾杯酒,使勁的誇了一誇。

  李青俠當時就把那家譜取出來給李龍他們看,指着那些名字自豪的說道:

  “回去一趟,個把月,把這事辦了,我心也安了。這族長位子交給安民,也算是對着住他了。”

  李青俠知道走後,各支,或者說主要自己這一門總有人會慢慢研究族譜,然後看到自己的這點小動作,所以他多掏那麼多錢出來,其實也是在堵大家的嘴。

  其他幾門據說族長最多也就掏幾百塊錢,有的甚至和其他族人掏的一樣多。

  畢竟眼下是新社會,族長并沒有比别人多分地,而且各生産隊也不是族長管事,都是有村主任和村支書的。

  像他這樣算獨一份,掏那麼多錢辦事,總得有點特權嘛。

  李龍和顧曉霞在看了那些名字後,聽李青俠說把他在自治區受表彰的事情寫到了大事記上,便專門的翻了翻,看着果然有。

  族譜的大事記是按着時間年限記的,李龍的這事是一九八三年,在大事記最後一頁的倒數第二條。

  看着這一條,兩個人都挺自豪,這雖然不是官方的報紙雜志,也不是縣志啥的,但作為族譜,李龍也算是留芳了。

  至于能留多久,那就不好說了。

  這一晚上基本上就是在聊家譜的事情,以及李青俠給李龍他們展示着自己帶回來的那些老物件。

  其中有一堆的銀元,都是李青俠幾塊錢收來的,李龍隐約記得後世有些銀元存世量少,比較貴,不過他辨别不出來,那就留着。

  還有銅鏡,銅香爐,佛像等等。

  沒大的瓷器,倒是有幾個鼻煙壺,好像玉的,瓷的,琉璃的都有,看着還挺漂亮的。

  小麻錢沒有,那種個頭比較大的銅錢倒是有十來個,看着都是當十當百當千的,雜七雜八加起來得有十來公斤重,也難為李青俠千裡迢迢的帶回來了。

  梁家的家譜他們沒動,在一個紙盒子裡原封不動,李青俠專門給搞了個封條粘着,主要還是覺得讓梁家人親啟比較合适。

  把李青俠送回到四小隊,李龍沒怎麼停,又開着吉普車把梁家的家譜給送過去。

  梁東樓看着自家的家譜挺激動,原想着讓李龍留着吃飯的,李龍說有正事,沒停,然後開着車去了清水河村。

  孟海和何玉清在孟海家等着,何玉清一看到李龍開着吉普車來,便露出了笑容。

  等李龍下了車,何玉清笑着說道:

  “李龍同志啊,你可真偏心老孟啊,我就猜你一來就到他們家裡來,所以我就在這裡等着了,走走走,去我家,雞都宰好了,今天家裡用李龍同志你上次說的那個做法,咱們也吃一頓大盤雞。”

  前幾次吃飯,孟家宰雞,李龍順嘴就說了大盤雞的做法,何玉清和孟海這邊都記下了,這回請李龍吃飯,何玉清就決定做這個了。

  李龍開着吉普車把何玉清和孟海都帶到何家,何玉清的媳婦已經在炖雞了。

  大盤雞裡要加洋芋,辣皮子,皮芽子。這時候還沒賣豆瓣醬的,就用其他作料代替。

  這時候各家都養着不少的雞。今年何玉清編擡把子和紮大掃把掙了一些錢,這雞蛋和雞大都用來自己家裡吃了。

  “咱們要不要先去看看野豬的蹤迹?”李龍問道,“不遠吧?”

  “不急不急,這大掃把紮完後,你好不容易來一趟,咋也得吃完後再去看。放心,今天中午不喝酒,不耽誤事。”何玉清好不容易撈着請李龍吃頓飯,眼下的關注點就在這上面了。

  自家養的雞能跑能跳,通常肉都比較筋道,不容易炖爛,但吃着好吃。吃飯之前,何玉清又把村子裡的一些情況講了講,無非是今年紮完大掃把後,有幾家買了自行車,有些人家裡添置了驢車等等。

  不用說,這其中一大半歸功于李龍。

  李龍不受這個功,他笑着說道:

  “咱們再不說這個了。你們掙到了錢,我完成了任務也有獎勵,這是雙赢。我這裡也應下,後面隻要有類似的活,我肯定還是會優先考慮你們的。”

  有李龍這句話,何玉清和孟海兩個就激動了。

  “李龍同志你不知道啊,隔壁村那些人不知道有多羨慕我們。眼下大家雖然都分田到戶,咱們農民靠着這些地,吃是不愁的,細糧總算也能吃到飽了。

  但要說緻富,那其他村隊還真就沒啥特别好的辦法。如果不是你,我們隊也和其他隊沒啥區别。”

  “就是啊。”何玉清感慨的說道,“要說不對比,我們還沒太大的感覺,這和其他隊一對比,我們村就光紮大掃把這一項,就把其他隊的給比下去了。一家能多掙幾百塊錢,這可比地裡全部的純收入還要多啊。”

  兩個人說的是實話。眼下地裡産出要交公糧,公糧的價格是國家定的。剩下的留夠口糧、種子後賣議價糧,得到的錢平均下來一家也就幾百。

  真沒編擡把子和紮大掃把合起來多——甚至有的利害的紮大掃把的錢都比賣糧食的多了。

  相當于收入翻番,這對比就非常的明顯了。

  李龍急忙擺手說道:

  “好了好了,你們也給我送了玉石,還有肉,這已經感謝過了,咱們這話就抹過去了,我已經聞到肉的香味了……”

  知道李龍不想聽這些話,何玉清和孟海兩個人對視一下,都覺得李龍是個實在人,做了好事又不想讓别人念叨,難怪人家受自治區表彰呢。

  話題就轉到了野物上面。

  “咱這邊靠近山邊,不光有野豬,黃羊,偶爾能看到狍鹿子,還能看到有長角的那個跟羊一樣的,鼻子怪怪的……”

  “高鼻羚羊。”李龍說道,“那個角是好東西。”

  “嗯,見過兩次,就是跑的特别快,根本追不上……”

  李龍笑笑說:

  “去年冬天,在你們這往上靠近山的地方,我打到過兩隻。”

  “嘿,看來李龍同志你還真是喜歡打獵啊。”孟海笑着說道,“有槍就是好。”

  還是那句老話,因為眼下天天吃肉還是奢侈的事情,所以能打着獵就意味着平時吃肉的機會比别人多,還是很值得羨慕的。

  另外打獵也不光是要看着動物,得會伏擊,得知道怎麼追獵等等。

  李龍也是外行入行的,伏擊的比追獵多,他重生後體力耐力五感都有了極大的增強,也給了他容易打着獵物的基礎。

  不然的話,也是一頭懵。

  打獵這個可不是捅破窗戶紙那麼簡單,但李龍有了身體素質的加持,還真就容易捅破那層厚牛皮紙了。

  “我們這裡還出現過那種能站起來的熊,還沒我高,就是挺吓人的,遠遠看着就跟着人一樣。”何玉清接着說道,“要不是村裡一群狗攆過去把它趕跑了,說不定還咬着人呢!”

  “沒人高?”李龍疑惑,“小熊?”

  “看着不像,應該是成年的吧?跑的挺快,具體吃啥不知道,長的跟半大小子差不多塊頭……”

  李龍頓時就明白過來,既然不是小熊,那麼山裡應該是有兩種熊的。

  一種就是這樣的狗熊,沒成年人大,棕黑色,一種就是那種兩米多高的大塊頭,那是棕熊,或者叫哈熊。

  當然,對于打獵的人來說,都是好東西——李龍倒是有點期盼能碰到這個也挺好。

  聊着話題的時候,何玉清的媳婦已經把大盤雞炖好端了上來。

  還真就是用大盤子端上來的,盛的很滿,尖尖的,非常的香。

  三個人就在院子小矮桌上吃,李龍招呼何玉清的媳婦,她不上桌,自己在廚房裡吃,說讓李龍他們男人邊聊邊吃。

  大盤雞盤的是皮帶面,也就是寬面。這時候的北疆女人基本上都會拉拉條子,寬面比拉圓棍面條子還容易一些,不需要搓圓,直接扯開就行。

  大盤雞炖完要留湯,最好的吃法就是把菜倒進盛面的盆(盤)裡,讓湯汁先把面浸沒,這時候吃肉吃洋芋,等面條裹滿了菜的湯汁的時候,夾一筷子到自己碗裡,像吃拌面一樣吃,那味道,嘿!攢勁的很!

  為了把雞肉炖入味,時間就得長,這時間一長,下進去的洋芋就基本上炖沒魂了,湯汁裡有沙化的洋芋粉,半糊狀,這種狀态就面吃是李龍最喜歡的。

  “李龍同志,多吃肉啊。”何玉清招呼着,“不要光吃面,這雞是今早現殺的,不是老公雞,今年的,味道好的很!”

  李龍邊吃邊笑着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都好吃都好吃。”

  “李龍同志你說的這個做法做出來的這道菜真的不錯,等到冬天,我家吃雞就這麼吃。以前就知道辣子炒雞,或者煮上、鹵上吃,這樣吃才過瘾嘛!”孟海邊吃邊說道。

  一頓飯吃了三四十分鐘,三個人吃完後喝一碗面湯化食,然後步行往地頭去,就當消食了。

  大片的地都已經犁完,有些播種上了冬小麥,有些放着等明年種其他的,還有個别的地塊沒有犁。

  孟海走在前面帶路,走出大約七八百米,來到一大塊地的地角,這裡有一片苜蓿地。

  地裡長着參差不齊的苜蓿,地裡被拱出許多坑來,一些苜蓿根被掘出來啃斷了,還有些苜蓿芽子也被吃掉了。

  坑邊上有蹄印,還有一些看着比較新鮮的糞便。

  李龍一眼就認出來,這還真就是野豬的蹄印和糞。

  他觀察了一下,這是一群大約二十頭左右的野豬群,其中一半是那種今年開春才生出來的小野豬,眼下也就二三十公斤的樣子。

  不過這麼大的小野豬,肉是最好吃的,還沒到騷臭的時候,肉嫩。

  打是肯定能打的,不過如果隻是自己的話,最多打一兩隻。這麼大一群,要多打幾隻的話,那就得多叫一些人。

  “咋樣?李龍同志,是最近的吧?”孟海問道。

  “是的,是今天的痕迹。”李龍說道,“我打算明天五六點的時候過來埋伏……”

  “那多麻煩,今天你就住在這裡,半夜的時候過來就行了。你大半夜趕那麼遠的路,還要過來埋伏,不得耽誤時間?”孟海直接說道,“咋,是覺得我們隊裡住不下你啊?”

  “那倒不是,我家裡還有個獵槍,我想把那個拿過來一起打……說實話吧,我這回打野豬是有任務的……”

  李龍把和隊裡的約定說了一下,孟海看了何玉清一眼,笑着說道:

  “那算啥?你就安心呆着,槍的事情我來想辦法。你要不在,我還不好弄,你在的話,我這裡有由頭,槍好搞,晚上我陪你,如果你覺得不夠,我再找兩個民兵。

  你放心,隻要有野豬,咱埋伏好了,多打幾頭肯定是沒問題的。”

  他這麼一說,李龍想想,也就答應了。

  反正頭天也給顧曉霞說了,今天沒回來,她應該明白自己是在搞這件事情。

  “那就行,老何,你先陪着李龍同志,我回去先張羅這件事情,不過晚上李龍同志住我家——先說好了,中午飯你管的,晚上輪我了。”

  孟海說完轉身就快步往村子裡走去。

  何玉清還喊他兩聲,孟海就當聽不見。

  “這個老孟,生怕我晚上把你攔着不去他家。”何玉清笑了笑,然後對李龍說道,“李龍同志,走吧,我帶你在我們這周邊看看。”

  清水河村距離南山不遠,處于一條老河谷位置。或者說以前這裡有河,眼下上遊幹了,這一片曾經被河水沖刷過的地方就成了人們定居耕種的好地方。

  說是河谷,其實和四周地勢的高低區别不大,這一片有些波度起伏,再往南靠近南山的地方,地勢相對更加平緩一些。

  村子旁邊另有一條小河,先前李龍在孟家吃的魚就是這條小河裡逮的。河邊上有柳樹榆樹,還能看到遠處草灘裡有人放牧。

  兩個人轉回村裡的時候,碰到的人都會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村裡人對李龍已經略微熟悉了,知道是他給大家帶來了紮大掃把的活,一個個和李龍打招呼的時候臉上都帶着笑。

  李龍還有點不太适應——四小隊那邊人熟,大家就算感激李龍,通常也不會太過于表現在臉上,這邊就不一樣了。

  回到何玉清家裡之後,李龍才算是放松下來。

  沒過多久,孟海就過來了,帶着李龍開着吉普車回他家。

  何玉清還有其他事情,就沒再參與。

  “我找到了四杆槍,兩杆五六半,一杆五六沖,還有一杆砂槍。”孟海在車上興奮的給李龍介紹,“我算一個,有一個打過獵的,還有兩個民兵。咱們五隻槍,咋也能留下四五頭野豬吧?”

  “那是沒問題。”李龍在勘察地形的時候已經确定了上下風頭和埋伏的位置,“咱們早點過去,到時可能要多趴一會兒。”

  “那怕啥,這又不是冬天,晚上雖然有點涼,多穿點兒就好。我給他們說了,到時把大衣帶上,鋪地上趴着,防潮。我也給你準備了。”

  “好。”

  孟海想的很周道,李龍也很滿意。

  到了孟家,李龍下車後就看到了他準備的槍。

  五六半,看着比李龍自己的那杆還新一些。

  其他槍在别人手裡,孟海說讓他們擦槍保養着呢。

  “今天不管打着啥,到時都給你拉走。”孟海笑着說道,“你放心,就算這次打不夠,後面我們隊附近還會來黃羊啥的,到時再給你說。”

  李龍笑笑沒說話,他肯定是不可能真把所有的都拿走的。隻是現在說出自己的想法,孟海肯定還會反駁,不如等打着再說。

  說不定今天晚上野豬不來,那就抓了瞎。

  中午吃的飽,晚上孟海家裡炖的魚,貼的餅子,李龍依然吃了不少。

  孟海家裡沒電視,晚上睡的早,李龍生物鐘很好,打算五點起。

  孟海和其他人約好了也是這個時間,到時如果人不到,他去叫。

  李龍睡在孟家的東屋,這原本是孩子睡的,孩子今天跟着父母一起。這時候也就别講究啥了。

  五點李龍準時醒過來,他穿好衣服的時候,孟海敲門聲也響了起來。

  “我起來了,”李龍提着槍去開門,“你起的也挺早啊。”

  “嘿,我媳婦就沒咋睡,孩子晚上吃多了,鬧騰。”孟海小聲說道,“那咱們走?”

  “好。”

  兩個人穿着大衣出去,外面還是挺涼的。走到大門口的時候,路上有走路過來的人聲。

  李龍眼睛好,能看到有兩個人結伴的,一個人背着獵槍一個人背着五六沖,都穿着大衣,小聲聊着什麼。

  這兩個人,背獵槍的那個四十歲左右,一米六五左右的個頭,中等身材,背沖鋒槍的那個不到三十歲的樣子,瘦高個。

  “秦紅兵,喬海洋。”孟海給介紹了一下,“這位是李龍,你們都知道的,馬大壯呢?”

  “拉屎去了,一會兒就來。”秦紅兵解釋了一句。

  “嘿,懶驢上磨——咱們往那邊走。”孟海說道。

  說着便帶着往地頭那裡走去。

  他們走出村子的時候,後面匆匆趕過來一個人,李龍猜測應該就是馬大壯,他個子不高,身形有點瘦,不過看着動作挺利落。

  不知道為啥叫大壯。

  “大壯,你肚子不舒服?”孟海問道。

  “沒,就是習慣性早上拉屎。”馬大壯笑着應了一聲。

  李龍沒說話,一行人悄悄走到苜蓿地,然後孟海看向李龍。

  “就在這邊,東北角這裡,那些野豬拱過的幾個坑,咱們埋伏着。”李龍當仁不讓的布置着,“各自找位置,我給你們說呆會兒啥時候打,各自打的方向,不要把目标搞亂了。”

  五支槍,如果都瞄同一個目标,那就浪費子彈了,所以李龍知道這規定射界很重要。

  其他人一聽,就乖乖的先去找趴的地方。

  微微有西北風,所以他們趴在東北這個方向,既方便埋伏從南山上下來的野豬,又處在下風頭不易被發現。

  最先找到位置的是孟海,他的位置在最左面,李龍就讓他先瞄最左面的目标,以小豬或者好打為準。

  他相信孟海的槍法。

  等李龍把其他幾個人的目标都定好,自己剛趴下,就聽到了南面有動靜。

  地面開始震動,那些野豬近乎沖鋒一樣,從南面的戈壁灘紅柳叢裡竄出來,直奔這邊的苜蓿地!

  顯然,它們已經很熟這個地塊,知道早來能吃到好東西。

  李龍深吸一口氣,握緊了槍,準備瞄準。

  這時間湊的,好像這些野豬是趕着上來送死的一樣。

  那就給他們個痛快吧!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