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81章 番外-初相識2
餘淑英和王小麥幫他把床鋪好後,一個村裡的年輕小夥送來一口鐵鍋、菜刀、還有兩個木盆一個木桶一個菜墩子。
餘淑英看了看,問那年輕小夥兒:“哪裡弄來的?”
年輕小夥子說:“鍋和菜刀是大隊的,建忠叔說借給他用,木盆木桶菜墩子是在明慶叔那裡拿的,建忠叔讓他從大隊拿根木頭換,明慶叔高興的不得了。”
陸瑾台站在那兒,看着他們一點點給這個房子添上東西,床鋪好了,竈台上多了口鍋,有了盆、桶、菜墩子、菜刀,又有了面粉、油、鹽,好像片刻功夫,這裡就成了一個家,就有了溫度。
他心裡既茫然又無措,他們為什麼對他那麼好?
年輕小夥兒偷偷看了眼陸瑾台,帶着好奇離開了。
收拾好屋子,餘淑英看向陸瑾台問:“你會燒火做飯嗎?”
陸瑾台這才看向她,低下頭說:“會。”
他可以摸索。
餘淑英說:“既然會,旁邊不遠處就有水井,可以打水做飯。”
陸瑾台默不作聲聽着。
餘淑英也沒指望他說話,又說:“這個家雖然簡陋,可暫時讓你容身還是可以的,一切都要向前看,日子會好起來的,但前提你自己得振作起來。”
餘淑英說完,沒等他應聲,就和王小麥走了。
她們走後,陸瑾台木然地看着周圍的一切,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寒意讓他清醒過來,他眨了下眼,遲緩地走到床邊坐下,摸到床上的棉襖棉褲,手指微微攥緊。
這裡沒有紛争,也沒有張牙舞爪的人,好像和京都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切都那麼平靜,那麼美好。
他微垂着頭,腦海裡是師母臨終前拉着他的手說的話:“和長安好好活下去,你倆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他眼裡有了些熱意,許久之後,他擡起凍僵的手一顆一顆解開上衣的紐扣,換下了棉襖棉褲。
身上漸漸有了暖意,他起身打水。
剛打完水回來,餘淑英又抱着一顆大白菜過來了。
餘淑英見他換上了棉襖棉褲,眼裡有些欣慰,說道:“隻有面粉也不行,我給你拿了顆大白菜,把白菜洗幹淨炒炒,兌點水,拌面疙瘩特别好吃。”
陸瑾台看着她眼裡的善意,忽然轉身回房。
餘淑英愣了愣,跟着他進屋,看到他脫下解放鞋,這才注意到,他腳上還是一雙單鞋,她皺皺眉,見他拿出裡面的鞋墊,從裡面掏出兩張十元的現金。
捏着錢,他僵硬地蹲在那裡,他們那麼幫他,他不能回報不說,就連一點錢,也隻能從鞋底下掏出來......
而這錢還不是他的,他被人送上火車前,李教授特意讓他換上了這雙鞋。
餘淑英面色如常問道:“你是想買什麼東西嗎?”
陸瑾台站起來,低聲說:“這些東西都需要錢,我......”
這錢是從他鞋裡拿出來的......可他沒别的東西......
餘淑英打斷他:“鍋、盆、木桶都是村裡的,你身上的棉襖棉褲和被子都是舊的不要錢,你的錢留着吧,今後好應急。”
陸瑾台堅持把錢給她,餘淑英看着他腳上的解放鞋,拿了十塊錢:“這點錢就夠了,那十塊錢你留着吧。”
陸瑾台微微松了口氣。
餘淑英回到家後,小兒子還有孫子孫女們在外面玩回來了。
十歲的趙錦城現在讀四年級,今兒周末,又下着雪,不知道跑哪兒玩到這會兒才回來,他問道:“娘,你去哪兒了?”
餘淑英說:“出去忙點事。”
孫子孫女們還沒讀書,看到奶奶回來,都圍了過來。
王小麥從竈房出來笑着說:“讓你們奶奶歇會兒。”
一群孩子這才散去。
晚飯後,餘淑英和趙建忠躺在床上,兩口子小聲說着話。
“......從鞋底裡面掏了二十塊錢出來,我看他很不安,可能覺得這錢從那裡拿出來不合适。”
“我心說到底是大城市來的文化人,有啥不合适的?他這情況能保住二十塊錢,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我收了他十塊錢,我看他連雙棉鞋都沒有,去鎮上看看給他買個毛巾牙刷牙膏肥皂什麼的,那點面粉也吃不了多長時間,再在村裡給他換點雜面,搭配着吃。”
現在買啥都要票,光有錢沒有票也不行,雜面也隻能在村裡給他淘換了。
趙建忠:“鞋子問問他的鞋碼,給他找雙舊棉鞋吧,買東西需要的票,我找陶社長問問,他那裡有。”
餘淑英嗯一聲:“我看他跟老大差不多高,他的鞋應該和老大一個碼子,老大家的給老大做了一雙棉鞋留着過年穿的,讓他把那舊棉鞋給他穿吧。”
趙建忠:“行,就這樣吧。”
第二天要上課,把這事交給了王小麥,外面到處是雪,趙建忠把票拿回來後,王小麥閑着沒事,拉着趙宏泰就去了鎮上。
第三天,趙宏泰拎着東西去了陸瑾台那裡。
趙宏泰到的時候,陸瑾台正端着碗默默吃着飯,看到他來,忙放下碗,站了起來。
趙宏泰看着他碗裡稀稀拉拉的疙瘩湯,沒有一點熱氣,說道:“冬天天冷,飯做好就快些吃,免得飯涼了。”
陸瑾台沒說話,這飯其實是早上做的,他沒吃完,中午繼續吃,他不想廢柴加熱,就吃了冷飯。
趙宏泰見他不說話,又說:“你那十塊錢,我娘給你換了些雜面,還有牙刷牙膏毛巾肥皂......”
陸瑾台忙拒絕道:“那錢是給你們的,是買屋裡這些東西的錢。”
雖然他知道那十塊錢根本不夠置辦這些東西的。
趙宏泰擺擺手,笑着道:“那些東西不值什麼錢,都是大隊的東西,東西就放在這裡了。”
說完,他就走了。
陸瑾台看着桌上那些東西,能讓他活下去的東西,怎麼可能不值什麼錢?
雪過天晴,路面幹燥起來,村裡那些知青沒閑着,撿柴的撿柴,撿牛糞的撿牛糞,剝花生米的剝花生米。
陸瑾台也被安排出來幹活,撿柴,至于村裡的牛,是不可能給他們這些知青或是下放來的人喂的,牛是村裡的生産主力軍,他們什麼不懂,再把牛喂病了或是喂死了,他們得悔死。
趙建忠從鎮上回來,路過一群知青,他們跟他打招呼,趙建忠點點頭。
旁邊村裡一個和錦舒玩得好的姑娘看到他,笑着問:“建忠叔,錦舒啥時候回來?”
趙建忠笑道:“快了。”
那姑娘說:“建忠叔,錦舒回來,讓她來找我玩。”
趙建忠:“好嘞。”
趙建忠騎着自行車走遠了。
剩下一群的年輕男女嘻嘻哈哈說說笑笑,那姑娘說:“錦舒自從高中畢業,不是去舅舅家,就是去姨媽家,要不然就是跟着她大嫂去她大嫂娘家,我們都好久沒在一起玩了。”
旁邊一個姑娘打趣說:“你娘不是在給你相對象嗎?你還想着玩啊?”
那姑娘慌忙看看周圍,見沒人注意才不好意思道:“别亂說啊,錦舒比我們還大點呢,她都不着急,也不知道我娘急啥。”
陸瑾台撿着柴,漸漸走遠,心裡不受控制想,原來iinShU是個女孩,他們家都是好人,這個叫iinShU的女孩,那麼受歡迎,想來也是個善良的姑娘......
他趕緊打斷思緒,人家是一個小姑娘,他想這些做什麼?簡直莫名其妙。
這時候他應該認真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