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計劃第一步
聽到錢元飛的話,祝曉敏看他一眼,點頭:“錢主任說的好,這些還真是問題。”
錢元飛冷哼:“知青點一共三十五個人,現在已經有三個人拿滿工分,這次你打算推舉誰?你瞧瞧,我們整個生産隊,幾百号人,拿滿工分的能有多少?”
祝曉敏搖頭:“這教孩子讀書,就算是最小的孩子啟蒙,也分語文和數學,再大一些的,還要有地理、曆史、美術、音樂等,這些可不是一個人能教得出來的。”
錢元飛笑的聲音更大:“不是一個人能教得出來的,那你們知青點的人都不要勞動,拿着滿工分教孩子讀書好了。”
黃美華聽他無理取鬧,皺眉說:“錢主任,祝知青也沒這麼說,這不是在商量嗎?”
谷滿倉也點頭:“祝知青,你到底怎麼想的,都說出來,成不成的,我們再商量。”
祝曉敏說:“這個想法,我也剛想到,還不成形,我是想着,反正我們每個星期都能輪到一天休息。這一天除去偶爾有事去縣裡或者鎮上,其實也沒有什麼事,不如大家調開,每人用半天時間,來教這些孩子。”
錢元飛問:“用休息時間,那就是不掙工分?”
祝曉敏點頭:“對,不掙工分。”
“這個我看行!”黃小娟立刻贊成。
她是大隊的會計,當然知道這不掙工分意味着什麼,再加上,她家裡就有好幾個熊孩子。
谷滿倉點頭,又有點為難:“可是剛才錢主任說的也是問題,還有書本呢?紙筆呢?”
“書不用擔心,我們前期隻是識字,根本用不到書,以後如果用得到,我們再想辦法,至于紙筆……”祝曉敏低頭,假裝想了想才說,“嗯,這紙筆雖然是個問題,倒也不難,我們列個章程出來,能保證上課的孩子,我們來提供文具,可是要和家長說好,上課時間,孩子們的活動和課程得由我們安排。”
黃小娟立刻點頭:“當然當然,你們當老師,當然由你們安排。”
錢元飛卻不信,斜視着祝曉敏,上下打量,懷疑的說:“那你們豈不是白白出錢出力?”
祝曉敏攤手:“不然怎麼辦?基地和果林可都是我們知青生産小隊負責的,放那些孩子去禍害?我們把他們集中在一起管着,總比滿山遍野的去攆容易一些吧?”
說的也是!
谷滿倉連連點頭:“這個可行,我們大隊幹部再商量一下,問問鄉親們的意見,具體的實施,祝知青也回去和别的知青商量一下。”
畢竟,這是整個知青點的事,不是祝曉敏一個人說了算。
祝曉敏點頭,很快樂的答應。
計劃完成第一步。
外邊鬧成一團,石美君始終捧着個茶缸在辦公室裡坐着,見祝曉敏腳步輕快的進來,撇一撇嘴說:“就知道收買人心,有你頭疼的。”
祝曉敏瞄她一眼,懶懶的說:“真不知道你招我幹什麼?又說不過我,回頭氣到了,動了胎氣,這孩子不得早産?”
不管是看她這樣子,還是算時間,她這孩子都有七個多月了,村子裡早已經風言風語,隻有聶一飛不懂,也沒有人給他點明,還蒙在鼓裡。
照這個趨勢,到這個孩子落地,石美君必然是要籌劃一場早産的戲碼。
石美君果然變了臉色,捂着肚子盯着她問:“你說什麼?”
祝曉敏眨眨眼,笑說:“你看,你明明聽到了,也明明生氣了,還非得假裝沒聽清,非讓我再說一回,是不是賤?”說完不理她,拿了自己的東西去了隔壁。
隔壁,黃小娟正和夏春花說的熱鬧,見她進來,立刻眼睛亮亮的問:“曉敏,剛才你說的,真的可以?不知道要不要女孩子?我還正愁着,我家大丫看着不小了,還成天和一群小子亂跑?”
祝曉敏聽她一連串的問,忍不住淺笑,等她說完了,才點頭說:“當然是女孩男孩都要,其實女孩子更應該讀點書,以後不說為了工作,就是嫁了人,也不容易被人欺負。”
文盲對文化人天生的敬畏。
黃小娟自己就是受益者,聽的連連點頭,歎氣:“以前我們村裡有私塾,我就是在那裡讀的,可後來沒有了。咱家是丫頭,起早摸黑還是小事,可大野地的,讓孩子走兩個小時去鎮上,還真是不放心。”
祝曉敏聽她說的顧慮也都是替女兒着想,點點頭:“嗯,現在小,就先跟着我們識些字,我想着,如果能成,就找了小學課本,系統的教了,再在鎮上小學立個學籍,等到了年齡,就去參加鎮上小學的考試,拿個小學畢業證。”
黃小娟聽她一句話已經想到幾年後,喜的連連點頭:“對對,有了文憑,以後不管是回這裡,還是嫁别處,也都不愁有個好點的活兒幹。”
這個時候的小學畢業,已經算是文化人,城裡找工作都容易一些,更不用說文盲滿地的農村。
祝曉敏連連點頭:“這件事,晚上回去我就和謝承志他們商量,也不用所有的知青都通過,隻要有一半願意就做得起來,隻是最重要的我沒有想好,還要琢磨一下。”
“什麼重要的?”黃小娟擔心起來。
祝曉敏歎氣:“既然不是選一個固定的人出來教書,那就是我們這些知青輪着來,孩子們就容易松散,還是得有一個固定管事孩子的人。”
黃小娟問:“不是教課的,就非有這個人不可?”
祝曉敏無奈:“能教課當然好,就算不教課,總有一個做整體管理的人,就像學校要一個校長,班裡要一個班主任一樣。隻是知青都要掙工分,顯然是不行,可要說從村裡選個人出來,又怕鬧出别的矛盾。”
黃小娟忙說:“當然不能從村裡選,這家不服那家,不夠打架的。”說完認真瞧她,試着問,“你真的不是想給誰争取一個滿工分的?”
祝曉敏笑起來,搖頭:“不是,隻是這一點我還沒想到章程。”說完又抓住她的手搖一搖,“小娟姐,你回去把這事和鄉親們說說,實在是對孩子們是件好事,還有,讓大家也想想,哪裡找這麼一個人?還有什麼問題,又怎麼解決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