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送别
祝曉敏拍拍她的背,柔聲說:“傻丫頭,有空去省城,我會去看你。”
王小雅心裡這才舒服一點,連連點頭,又一再的确認。
陳旭東把貨物裝車,這才又接了她的行李,溫聲說:“走吧。”
王小雅點頭,這才襯着他的手上了拖拉機,回頭看着送行的人群,抹着淚,越走越遠。
張巧梅站在祝曉敏身後,心裡滿是失落,低聲說:“小雅運氣可真好,才來兩年。”
轉眼,她也七年了。
祝曉敏點點頭:“小雅年紀雖小,難得清醒,上了大學,不說有大作為,以後的路走的會順一些。”
上一世的王小雅,也是直到知青大返城的時候才回城,最初幾年知道她開始待業,後來進廠,再後來又下崗,再後來就沒有了她的消息。
這一世,有學曆加成,至少能有一份好工作。
張巧梅哪知道她想的是兩世的改變,隻是向她深深一望,不再說話。
再之後的幾天,山上的桃子熟的越來越多,縣裡已經銷不過來,大隊部的罐頭作坊終于開工,等到一切理順,祝曉敏的手續也終于完成,趙幹事帶車,代表行署機關來接。
時間是半上午,向日葵采摘還在緊張的時候,知青們提前一天踐行,隻有謝承志和苗詩文跟着大隊部的幹部過來送行。
行李放進後備箱,祝曉敏也學王小雅,張手抱住苗詩文,說的話卻是:“你們兩個什麼時候結婚,一定寫信通知我,我肯定回來。”
苗詩文滿臉漲的通紅,下意識想推開她,又舍不得,隻好在她背上拍一下,低聲說:“這要走了,也不好好說話。”
祝曉敏慢慢放開她,含笑說:“難道也像小雅,哭成淚人兒?何況,我随時可能回來的。”
苗詩文點點頭:“你那間屋子,我會幫你照應。”
謝承志含笑看着兩人:“曉敏,你放心,那幫小子我會幫你盯着。”
祝曉敏點點頭,又再走遠幾步,這才鄭重托付:“還有羅老師,不管什麼情況,别再讓人傷到他,如果有什麼事解決不了,千萬馬上通知我。”
知道她放心不下羅家父子,謝承志點頭:“你放心,我們終究喊他一聲老師。”
老師,這已經不止是一個稱呼,而是,這一年多羅亭淵盡心盡力的答疑解惑,早已經成為他們名符其實的老師。
祝曉敏明白,點點頭,又有些惋惜:“可惜,我以後沒有辦法聽他講課了。”
“你說還回來的。”苗詩文拍她一下提醒。
祝曉敏笑起來,點頭:“嗯,我還會回來的。”
趙幹事已經幫她放了行李,過來說:“祝同志,該走了。”
祝曉敏點頭,深吸一口氣,終于向大隊部的幾個幹部揮揮手,轉身大步上車。
車子駛動,沿着鄉土公路向鎮子方向開去,在離大隊部不遠的山坡上,羅烨拼命的揮着手,兇口哽住,努力忍住的眼淚終于沖眶而出。
他也想送曉敏姐姐,可是他知道不能,他記得昨天曉敏姐姐抱住他說的話,她說:“小羅烨,好好照顧爸爸,姐姐還會回來。”
他等她回來!
祝曉敏沒有看到羅烨,也沒有往山坡上去找,可是她知道,那孩子必定在什麼地方看着。
甚至,在學校的羅亭淵,也注意着通往鎮子的方向,即便什麼都看不到。
而在她不知道的地方,白桂花坐在山坡一塊大石頭上,也看着她上車,看着車子越來越遠,低聲說:“祝曉敏,謝謝你。”
她沒讀過書,可是她不傻,在她來到這裡,經過的磨難中,她感覺得到别人釋放的善意,再經過旁敲側擊,已經滿滿是祝曉敏的影子。
如果沒有她,在錢家那樣的折磨下,她恐怕早就瘋了。
車子從鎮子裡穿過,轉上去縣裡的大路,快到縣城的時候,看到對面開來的拖拉機,祝曉敏忙打開車窗,伸手揮手。
“陳知青,是祝知青。”拖拉機手一眼看到,忙大聲提醒。
陳旭東從鬥裡爬了起來,也沖着祝曉敏揮手,兩輛車錯身而過,祝曉敏隻聽到飄碎的幾個音節:“……回來……”
是啊,他們都盼着她回去。
祝曉敏關上車窗,唇角不自覺掠過一抹笑容。
以後會怎麼樣,她沒有十足的把握,可是在那村裡,至少有很多人會記着她。
前邊趙幹事回過頭來,向她笑說:“祝同志在村裡人緣很好。”
祝曉敏點頭:“我下鄉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多虧他們照顧,這麼些年,大家已經是一家人。”
趙幹事沒有下過鄉,并不能明白她的這份情感,隻是笑笑,點頭說:“嗯,有利于你以後開展工作。”
整個地區,十三個縣,每個縣都大大小小有十幾個公社,一兩百個大隊,瓷窖口公社的一大隊,應該是工作最容易開展的一個。
至于别的地方……
想到那龐大的工作量,祝曉敏深吸一口氣,隻覺得動力滿滿。
慢慢來吧!
車子一路進恒陰縣,從縣城一角穿過,上了城外的公路,路面終于變的平坦。
從恒陰縣到平城,要翻過兩座山嶺,一路都是盤山公路。
趙幹事感歎:“我們這裡就是山多,每次出差都要在山裡繞很久。”
祝曉敏點點頭,轉頭望向車窗外的山谷,接口:“其實我們山裡有很多物産,就因為到處是山,路不好走,東西運不出來。”
趙幹事驚異:“真的嗎?”
祝曉敏點頭:“比如我們林場的水果,這幾年會陸續進入盛果期,可是要往市裡送,中間經過這些山路,已經會磕壞碰壞很多,再經過市裡分銷,中間得一到兩天時間,又會壞掉一批。”
趙幹事連連點頭,感歎:“還得是你們在基層工作過的人才知道這些情況,怪不得上頭問好幾次,一定要調你過去,生怕你中間又後悔。”
有這事?
祝曉敏錯愕。
想一想也确實,通常一個人的工作關系調動,要先經過政審,再有用人單位和原單位的各種手續,整體辦下來,就算一路從快,也得近三個月。
而她是在知青們參加完高中畢業考試後才引起地區的注意,到現在還不到兩個月。
已經算是快的。
ps,換地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