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年底了,小商小販合法了
許梅怎麼和父母商量的,許笛不清楚,最終,許梅一個人去了滬市,孩子依然留在了娘家。
這件事,還是林薇說的。
八月中旬,林薇休息,帶着孩子過來玩。
“許笛,你大姐走了,你知道嗎?”
“不知道,我們就見了一面,還是她剛回來的時候。
大嫂,你這又有什麼又不知道的新聞,說來聽聽。”
“看來,你和許梅真的不親。
一般家裡,都是姐妹之間關系更好,你家還真挺與衆不同。”
林薇沒有親姐妹,她和堂姐妹的關系也不怎麼樣。
“可能我們姐妹緣分比較淡薄,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怎麼了,她和你說什麼了?”
“也沒什麼,就是說了一些滬市的事情。她公婆好像對她不太滿意,對她生的兩個孩子也不上心。
李更生,就是許梅男人,之前有個處的比較好的女同學,兩家關系也好。
如果不是去下鄉,兩人分開了,可能,順理成章的就結婚生子了。
現在,兩人各自嫁娶,但是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林薇聽許梅說這些的時候,真的為她不值。
今天把這事和許笛說,也是想着,讓許家人多體諒一下許梅,她現在,進退兩難。
“明知道李更生那樣,婆家人也不待見她,為什麼還要去滬市,她既然能考上滬市那麼好的大學,京市的大學也可以的。”
“她想再争取一下,畢竟還有兩個孩子,她們結婚這麼多年了,感情也不是一點沒有。
許梅之所以沒把孩子帶去滬市,也是想着,萬一兩人分開了,孩子,她不會交給李家。
畢竟,許梅生她家閨女的時候,難産,以後不能再有孩子了。”
林薇也想不明白,許梅曾經那麼要強好勝的一個人,怎麼就非得在姓李的那一棵樹上吊死。
“我們不是許梅,她自己做的選擇,應該是深思熟慮的。
而我爸媽選擇幫她帶孩子,也是她們想好的,考慮清楚的。”
不是許笛冷漠,而是許梅一開始就把她拒之門外了。
也許知道她找到工作留城的那一刻起,她和許梅之間的隔閡就無法消除了。
“也是,我是站在許梅朋友的立場說話,想着你們多理解她。
但是站在你妯娌的立場,我又會覺得你做的沒錯。
所以,我今天的話說了等于沒說,沒有一點實質的作用。”
林薇覺得自己托大了,說了不該說的話。
“沒關系,我沒往心裡去,也不會因為你的話,改變和許梅之間的關系。”
許笛和林薇關系不錯,算是難得的關系融洽的妯娌了。
她們和馮麗萍相處的就不多,住的遠,又有張母在中間攪和,三人之間關系淡漠。
居家過日子,基本就這些事,婆家的,娘家的,剪不斷,理還亂的。
院子裡,軒賀帶着四個妹妹,兩隻狗,一隻貓,嘻嘻哈哈的笑聲,傳過來,許笛和林薇也笑了。
九月,許笛開學了。
暖暖也去了附小上學,許笛給她做了雙肩書包,許強從南邊帶回來的牛仔布料,比較厚實。
許笛仿照小學生的雙肩書包,做的比較成功,除了沒有拉鎖,用的是紐扣。
就這樣,許笛每天先送暖暖去學校,再騎着自行車去自己的學校。
暖暖放學早,吳姨去接她。
團團圓圓也去了托兒所,她們的托兒所離家很近,裡面都是京大教職員工的孩子,管理的很不錯。
十月的時候,張朝陽回來待了幾天。
許笛不知道他在部隊負責什麼,但是,看着他身上的傷痕,也知道不是什麼輕松的工作。
别的不說,張朝陽身上槍傷就有好幾處,最明顯的一處是兇口那處。
“媳婦,學校功課難嗎?”
“功課挺多的,九月份大一新生入校了,我們成了大二學生了。
要學的功課多了,每天有背不完的題,頭都大了。”
許笛是真的覺得不輕松,她也是咬緊牙關硬撐着呢。
英語她也沒有扔下,時不時的,白微微還要和她練口語。
白教授當年留學,說的一口純正的倫敦腔,白微微兄妹十多歲以後,就跟着白教授學英語。
所以,兩人的英語基礎非常好,尤其口語,真的很流利。
白微微知道許笛在自學英語,給她找了很多的資料,有時間就帶着她練口語。
說到白微微同學,經過張教授和白教授共同努力,那兩個冒名頂替的女生被退學了,她們身後的家族勢力也土崩瓦解了。
好幾個不僅被免了職,還查處出許多違法亂紀的事情,都被依法處理了。
那兩個女生應該很後悔吧,要是知道會有這樣的結局,哪天看見白微微,就會躲着走了。
可惜,世上沒有早知道,也沒有後悔藥。
天冷以後,許笛尤其小心,害怕三個孩子感冒。
以前,天冷的時候,幾個孩子就不去托兒所了。
但是,現在,孩子大一些了,許笛沒有接她們回來,早晚要适應環境。
還有就是,托兒所孩子多,孩子們有玩伴,尤其圓圓,她是真的喜歡交朋友,喜歡說話。
好在,三個孩子體質不錯,每天晚上的牛奶,也不是白喝的。
為了健康,許笛不僅給孩子們定了牛奶,也給錢奶奶定了牛奶。
奶奶年紀大了,需要喝牛奶,補充鈣質。
許笛以前也注意鍛煉身體,她這輩子,不想體會病痛的折磨。
等後院的秋菜都收到地窖裡以後,預示着冬天到了。
這一年,後院的蔬菜,她們吃不完,吳姨和錢奶奶都給曬成了幹菜。
家裡倉房裡,有不少各種蔬菜幹。
還有小軍從湘省那邊寄過來的各種特産,最多的是茶葉,那邊的茶葉很有名。
還有各種果幹,還給三個孩子寄了當地少數民族的衣服,頭飾,香包……
不僅許強,許勇也寄了兩回東西,是他所在軍校當地的特産。
許強更是,每次出車回來,都給她們帶吃的,用的。
許強自己私下帶一些貨回來,許佳在學校幫着他倒騰出去。
兄妹兩個配合默契,掙得錢,許強拿大頭,許佳拿小頭。
兩人偷摸的幹着,不敢張揚。
十二月末,那個影響巨大的會議召開了,國家鼓勵個體經營,鼓勵回城知青自謀出路。
“姐,姐,你看,你看。”
許強拿着報紙,激動的手都在抖。
“看見了,以後,你有機會了。”
“嗯,我盼着呢。為了這一天,我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許強真的高興,以後他幹點什麼,也不用偷着摸着,可以正大光明的幹了。
“許強,現在一切都在摸索着,你有正式工作,注意影響,不要太高調,悶聲發大财。
你的工作給你很多便利,輕易不要把工作弄沒了,這裡涉及太多東西。
掙錢固然重要,但是,也不急于一時。”
許強現在戶口還在單位,要是沒了工作,戶口就不好弄了。
而且,現在運輸也不發達,出門還需要介紹信,腳步不能邁得太大。
“我知道,姐,我知道。
我先相親,成了家,再立業,不急。”
許強也知道,有些事不能急。
而且,他現在也沒有多少錢,剛還完借他姐的錢。
政策出台了,但是,這時候,大夥還是覺得國營企業好,覺得擺攤丢人。
不過,也有很多人,為了生計,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街上,賣東西的明顯多了,一個新時代,悄然的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