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劍問九州

第424章 天下大勢

劍問九州 衛河 7622 2025-05-12 13:46

  白澤将桌上的書信看完,隻覺神情恍惚。

  紅鸾在第一封信中所寫,乃是有關鄭宋之戰的結局。

  汜水關決戰被紅鸾輕描淡寫的幾筆勾勒,交代了最後的結局。

  宋之問大軍壓境,宋軍更是拿出了深淵黑火這等攻城殺器,一時間勢如破竹,順利攻破汜水關。

  大火燒得熾烈,汜水關守軍死傷慘重。

  小先生陳守仁為了不讓那些裝着深淵黑火的罐子被抛射投入汜水關,被宋之問打成重傷,生擒于宋軍。

  可就在宋軍争相殺進汜水關,頂着傷亡沖破汜水關甕城,與汜水關守軍展開巷戰,兩軍人馬殺到白熱化時,變故突起。

  黑壓壓的援軍從汜水關兩翼掩殺過來,截斷了宋軍攻城陣型,使得宋軍已經殺入汜水關的人馬和尚且滞留在汜水關外的人馬前後不濟,首尾不顧。

  宋軍前軍與部分中軍已經沖進汜水關,後軍上萬人馬還在汜水對岸,中軍近三萬人馬被馳援軍隊左右沖殺,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竟被殺得死傷大半,近乎全滅。

  宋軍老将路雲山戰死,中軍全面潰敗,其餘人馬盡數被俘。

  宋軍督軍按察使張宴眼見汜水關外中軍近乎全滅,認為大勢已去,害怕汜水關援軍渡過汜水趕盡殺絕,直接引兵撤退。

  那時,汜水關已經被宋之問拿下。

  汜水關守将徐貫東戰死。

  可守關将士誓死不降,宋之問無可奈何,隻好率軍登上汜水關破敗的城頭,将那些甯死不從的守關将士棄之不顧。

  汜水關已經被團團包圍。

  援軍的将領不是别人,正是鄭國太子劉羨冰。

  宋之問看到劉羨冰的刹那,這才恍然。原來因為傳聞中被淬毒匕首刺中,命在旦夕的鄭國太子,并沒有情報中所說的那麼凄慘。

  宋軍斥候傳來的,是假情報。

  宋之問孤注一擲,終于攻破汜水關。可他麾下所統帥的将士,已不過兩萬。

  反觀劉羨冰,傾舉國之力,馳援汜水關的人馬足有七萬。

  這一戰的結局,已經注定。

  宋之問投降。

  劉羨冰責令宋軍卸甲棄兵,十日之内,宋軍人馬必須全部離開鄭國國境,否則格殺勿論。

  陳守仁赢了。

  宋之問帶着宋軍的敗者之師回到宋國,宋王君子啟震怒,褫奪宋之問所有功名,免為庶民,逐出朝堂。

  這位名滿廟堂江湖的儒劍卸去一身榮光離開睢陽城時,已經淪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睢陽城滿城百姓怒罵宋之問為何還有臉回來,為什麼沒有以死謝罪,有何顔面面對那些死在鄭國的六萬兒郎。

  起初是扔爛菜葉子,丢臭雞蛋。

  後來是砸石頭,群情激奮的睢陽城百姓動手毆打這位沉默的青年。

  直到有人在人群裡拔劍,一劍捅進宋之問的兇口。

  可宋之問隻是沉默,反手将那把捅在他兇口的長劍拔了出來,扔在地上。

  皿流了一地。

  激憤的人群被宋之問如此手段吓得臉色發白,再不敢有所動作,罵罵咧咧地遠離那個渾身是皿的男人。

  那封信的最後,紅鸾寫道:

  “鄭宋之戰落幕月餘,宋之問與陳守仁雙雙突破四境,登臨五境。”

  “宋之問在登臨五境之後,下落不明。”

  “有人說看見他一人仗劍,向北而去。”

  “至于蹤迹,卻是不知。”

  第二封信,乃是有關大周與燕國的渑池之會。

  唐士奇死了。

  大周相國,在渑池遇刺身亡,鎮西将軍孤城護衛不周,周王一怒之下,将孤城貶谪邊關,去鎮守邊境長城。

  渑池之會無疾而終。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唐士奇的死,正是燕國所為。

  紅鸾在信裡寫道:

  “周王借刀殺人,唐士奇一死,大周朝堂,再無人能阻擋他發動戰争。”

  年關之前,北境風雲再起,天下大勢,已經成了一團亂麻,國戰再無避免的可能。

  餘下幾封信,分别提到了鄭國局勢和晉衛之變。

  鄭國經曆國内戰争和汜水關一戰,已經元氣大傷。太子劉羨冰加冕稱王,可國内局勢已經不容樂觀,近三分之一的國土裡,各鎮藩王要求自治,不受鄭都管轄。

  新王劉羨冰震怒不已,可戰争之後,他已經無力平叛,隻能眼睜睜看着藩鎮割據,國内流寇四起,遍處哀鴻。

  今年的隆冬,依舊冷得讓人心底發寒。

  數不盡的北境百姓被活活凍死在這滲骨的嚴寒裡。

  而在東方,與燕國隔着一座天塹獨山的晉國,突然發動戰争,褫奪兩國邊境重關秋風。

  秋風關位列北境四關之一,乃是晉衛兩國界限,一直以來,都在衛國手中把持。可晉國毫無征兆地發動戰争,打了衛國一個措手不及,緻使秋風關淪陷,成為晉國邊城,其後果可想而知。

  晉國以秋風關一戰正式宣布,加入國戰序列。

  紅鸾在信中如此寫道:

  “秋風關一戰疑窦叢生,根據我們的情報,秋風關内部并沒有叛軍。可晉國竟然能在三天之内發動閃電戰,并且奪取秋風關的控制權,其摧枯拉朽之勢,令人毛骨悚然。”

  “我懷疑,有異族介入這場紛争。”

  白澤看完所有信件,長舒一口氣。

  他将信件放回書桌上,這才發現,小蠻早就站在了房門前,看着白澤。

  “等了公子許久,公子還不出來,我就找過來了。”那嬌俏少女溫聲道。

  “你是故意将書信放在這裡,讓我看的吧。”白澤語氣笃定,看着小蠻湖水一般甯靜的眼眸,說道。

  “沒錯。”小蠻說道,“我以為這些,是公子應該知曉的。”

  “小蠻,你和樊素,還有紅鸾,都是皿影樓的人吧。”

  “嗯。”那少女笑道,“紅鸾是皿影樓堂主。”

  “葉秋呢?”白澤問他。

  “公子心裡難道不是已經有答案了嗎?”

  白澤從棋子裡祭出那枚令牌。

  令牌是葉秋離開北境時給他的,上面镌刻着一個張牙舞爪的影字。

  “他是皿影樓樓主。”

  “是。”

  “這枚令牌?”

  “是皿影令。”小蠻溫聲說,“持令者,如樓主親臨。”

  白澤輕輕抽了口氣,看着那皿影樓的少女,“如此重要的東西,葉秋為何會把它交給我?”

  “樓主說,他把勝算賭在公子身上。”

  “什麼勝算?”

  “北境的勝算。”

  兩人的交談吵醒了青鱗,小家夥從被窩裡一拱一拱的,坐了起來,伸出小胖手,使勁揉了揉眼睛,看見白澤的刹那,頓時來了精神,“白澤!”

  說着,跳下床鋪,噔噔噔朝着白澤跑去。

  小蠻在青鱗跑來之前,踮起腳尖,在白澤耳邊輕語:“公子,我在你身邊,絕不會做對你不利的事情。可同時,我也不像樓主交待的那樣,隻是給你暖床。”

  青鱗拱進白澤懷裡。

  小蠻笑眯眯地對小家夥說:“小姐,公子說要帶我們一起去東頭的竹林裡挖冬筍,回來煲湯喝,要去嗎?”

  “要去,要去!”青鱗高興極了,膩歪地摟着白澤的脖子,吧唧一下,在那少年臉上親了一口,“白澤好久沒有帶我一起玩啦,鱗兒很開心呢!”

  幾人說說笑笑,收拾好東西,踩着一地的積雪,徑直往東頭的青竹林走去。

  到了地方,小蠻使了個法子,将竹林裡的積雪吹得四處飛散,露出一大片沒有積雪的地面來,放下背簍,拎着鋤頭就開始尋找冬筍。

  青鱗還是第一次挖冬筍,對新鮮事物總是好奇,到處翻刨,泥土都甩到了腦袋上,費了半天勁,還是沒能找到一棵冬筍。

  白澤莞爾,招呼青鱗跟着他走,繞了幾圈,選定一個地方,告訴青鱗往那裡挖。

  青鱗吭哧吭哧刨了一會,果然撅出一棵冬筍。

  “哇,白澤你好厲害!”小家夥高興的不得了,手舞足蹈的,舉着手裡的冬筍,眼睛亮晶晶的,“你怎麼知道冬筍在這裡面的?”

  “想學?”白澤賣了個關子。

  “嗯嗯!”小腦袋點得飛起。

  “我教你啊。”白澤笑道。

  這一大一小在竹林間分工合作,一個負責找,一個負責挖,不一會兒,已經挖出許多冬筍。

  可到底是小孩子,耐不住性子,凡事新鮮感一過去,就覺得沒勁。

  白澤莞爾,交待青鱗去把挖出來的冬筍裝進背簍裡,給她找點事兒幹,然後拎着鋤頭,開始親自動手。

  小蠻看着竹林裡的那道身影,挖冬筍的動作很熟練,好像經常幹過這活計一般。

  可不知為何,總感覺他身上,有一層讓人看不透的怅惘。

  事實上,也的确如此。

  因為當初教他挖冬筍的那個人,已經離開兩年了。

  兩年以來,杳無音信。

  白澤甚至不知道,他是否還活着。

  每當大雪的時候,他都無比想念那人。

  想當初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會想盡辦法給他慶生。

  若是在城鎮裡,他就會買來燒雞烤鵝,配上小酒,吃飽喝足美美地睡上一覺,别提有多舒服了。

  若是在深山老林,他就會親自去打獵,烤肉給白澤吃。

  有時候也會偶爾失手,搞得隻好去挖冬筍。

  “我呸,老頭子,這是什麼玩意,這麼難吃!”

  “你小子,有吃的都不賴了,總比啃樹皮強吧?”

  以前白澤很嫌棄這玩意兒,覺得這根本不是人吃的。

  可事到如今,他居然懷念當年的味道。

  果然,最是無情歲月愁

  時間,總能改變許多東西。

  從讨厭,到懷念。

  雪,還在下。

  紛紛揚揚。

  十年之約,還有八年。

  少年在心裡默默算着。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