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解決了
第120章解決了
曾老爺發話,曾夫人、方正端再生氣惱怒,也不得不作罷。
曾夫人雖然也生氣,但丈夫總歸還是偏向自家的,不過是為了維護曾家臉面才作罷——誰想得到鄉下婦人那麼刁鑽,那種刁婦,不理會也罷了。
過了兩天,曾夫人也就不那麼氣了。
方正端就不一樣了,他覺得自己丟了大臉。
要知道他可是惡狠狠當著許知春他們撂下狠話要他們好看的,結果反而是看了對方給他的好看,險些氣炸。
方家已經式微,全賴姐姐幫襯,姐夫的話他不敢不聽,到底忍不住這口氣,吩咐來升:「你給我盯著那小攤子,盯著那幾個人,尤其是曾小燕兩口子和那個許娘子,哼,我就不信,老子抓不住他們的把柄!」
來升一面賠笑說是,一邊在心裡說,他們總共就四個人,您這讓我盯著三個,跟全部都要盯也沒啥區別啊。
方子的事兒,曾家很快就有個小管事去許知春他們的攤子上簡單交代清楚了。
沒錯,就是底下人搗鬼。
現在解決了,沒事兒了。
許知春客氣道了謝,表示既然是誤會,解決了便好,他們也就可以安心擺攤了。
雙方心知肚明,表面客氣的寒暄幾句,總之非常的塑料情。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解決了。
珠兒小嬸膽小,此時方拍拍兇脯長長吐了口氣:「可算是沒事兒啦!我這兇口上跟壓了塊大石頭似的,終於輕鬆了!」
幾人笑著打趣,氣氛輕鬆。
小老百姓想要做點什麼,太不容易了。
梁大嬸跟珠兒小嬸差不多,也是兇口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她跟梁裡正笑說「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的時候,梁裡正還笑話她,「難道你還不相信許氏?」
梁大嬸白他一眼:「我當然相信許氏,可這世上的事兒,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也不是沒有,誰說得準呢?」
胳膊擰不過大腿啊。
對方是親家,她不好說難聽的話。但那方嬤嬤、曾夫人咄咄逼人,她也很生氣。欺負老實人啊。
梁裡正認同,點頭笑嘆:「許氏是個能人啊。」
「那可不!」
「咱村有福啊。」
「嗯?這怎麼說?」
「跟著她做,肯定能好。」
梁大嬸想了想,「這倒也是。」
兩口子決定,以後更同知春家親近一點,有什麼事拿不定主意甚至可以請教請教。
轉眼,縣學選拔測試的結果終於出來了。
梁明祥所在的青楓學堂隻有一人中選,就是與梁明祥一起考中了童生的那一位同窗,梁明祥落選了。
這個結果將梁明祥打擊得腦袋轟鳴差點暈過去。
儘管青楓學堂兩位先生都安慰他,說是過些年還有機會一樣能考,就算不去縣學,他在青楓學堂他們依舊會看重他、好好教導他,一樣能學好
可道理誰都懂,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尤其還有個梁明軒做對比,梁明祥更是氣恨交加。
這一來,梁大伯念叨了許久的慶賀飯當然也不了了之不會辦了,都這樣了誰還有心思吃飯慶賀?
梁明祥又氣又忿,既羞於回村、又羞於在學堂,一下子不知道怎麼好,竟給氣病了。
學堂裡可沒人照顧病人,又要看診買葯誰來出錢?又怕他過了病氣給其他人,兩位先生便雇牛車叫了兩個年紀大一些的將梁明祥送回梁家村去。
這個時候,梁明軒已經去縣學裡報道了。
張氏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哭天喊地,梁大伯趕緊呵斥她和老大將小兒子扶家裡去,謝了送來的兒子同窗。那兩個同窗見他們家裡亂作一團也不好再留,匆匆走了。
梁大伯向圍觀的村民們嘆氣解釋:「這孩子就是太用功了,我早就叮囑他要注意身體、注意身體,偏不聽,唉.」
大家紛紛安慰,不好打擾病人休息,很快也都散了。
隻有極少數見不得人好又嘴巴碎的這回稱心如意了,背地裡幸災樂禍的說風涼話,又故意拿梁明軒來比。也不是多盼著梁明軒好,就是喜歡踩人,巴不得梁家兩房鬧起來才高興。傳到張氏耳朵裡,氣得張氏差點跟人幹仗。
還沒幹起來就被人拉開了。
氣不過的張氏又跑去遷怒許知春,許知春將人趕了出去。此是後話。
眼下,因為梁明祥的病,梁家大房烏雲壓頂、亂作一團。
梁大伯狠狠瞪張氏,「哭什麼哭?人吃五穀雜糧哪兒能不生病?休息幾天不就好了?你這是什麼樣子?哭成這樣,你詛咒誰呢呢?」
要不是不吉利,梁大伯恨不得罵一聲「哭成這樣死了爹嗎?」
張氏一個激靈,也覺得自己這麼哭不吉利,胡亂擦著臉上的眼淚,「我就是不服啊,咱明祥多好,老天爺咋就這麼不長眼呢?咋就沒能考上縣學?那些小人本就捧著梁明軒個小崽子踩咱明祥,這回更有的說嘴了。」
梁大伯心裡也嫉妒,冷笑道:「你少嘴碎點不就行啦?村裡人懂個屁縣學不縣學,咱明祥再怎麼著也比他們家的孩子強多了!再說了,縣學以後不也一樣能考嗎?說不定哪天梁明軒那小崽子就被從縣學裡趕出來了呢?以後的事情,誰知道?」
是啊,誰知道呢?
早知道當初就該動點兒手段,讓那許氏死了多好。她當時要是死了,也就沒有現在這麼多破事兒了。
張氏嗚咽:「你說的、說得對」
閉著眼睛躺著休息的梁明祥聽見爹這番話,也漸漸放寬了幾分心。
他就是怕人笑話,氣急攻心得的心病。
聽了他爹的話轉念一想,是啊,村裡人知道些什麼啊?隻要他們家不說,他們就不知道。不知道他也就不丟臉
雖然想起梁明軒還是心裡邊膈應,但爹說的也對,誰知道將來怎麼樣呢?他要卧薪嘗膽,總有一談把梁明軒比下去!
梁明軒得在縣學裡住宿,每個月月底可回來兩天。
這讓許知春很難不聯想到高三,本該上小學的孩子過上了高三的生活,也是有些可憐啊。
但古代的讀書人就是這樣,不但要起早貪黑,還要全年無休。這才是真正的卷中之卷。
一下推收藏一天都不動一個,哭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