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新成員
沈新月他們離開臨水村,一路向北,又走了兩日的路程,這天前去探路的人回來說,前面又看見了官府設的卡口。
“才走了兩天安生路,就又要繞路走了。”隊伍裡有人忍不住開始抱怨起來。
如果是官道,趕一趕一天大概能走四五十裡,如果是不平坦的小路,每天最多三十幾裡路。
如果是山路的話,那耽誤的時間會更久。
況且山路不利于騾車前行,大家還要費力氣扛東西。
沈福安:“往北四五裡的地方有個荒村,咱們今晚可以先去那兒落腳,大家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繼續趕路。”
聽見有村子可以落腳,衆人抱怨的情緒才終于平複一些。
大概一刻鐘後,前面出現一個隻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
隻是村子裡的人全都去外面逃荒了,此刻除了零星幾個路過此處落腳的災民,其它房子大多都是空置的。
沈新月他們進了村子,找了一處還算寬敞的院子停下,然後将騾車牽進院子裡。
兩個沈家叔伯去将騾車卸下來,又在院裡尋了兩個破盆子放在騾子面前,然後捧上一捧麥麸和着幹草添在裡面。
騾子趕了一天的路,看見食物,立馬開始悶頭吃了起來。
其他人将車上的東西搬進房間裡。有人去院子外面尋柴火,女人們收拾東西開始準備晚飯。
小孩子坐了一天的車子,此刻正是精力充沛的時候,剛進了院子,就開始四處撒歡的玩鬧起來。
不多時,院子的煙囪裡升起袅袅炊煙。
“大姐,你們這是準備去哪兒啊?”
一個瘦長臉的婦人隔着院牆的籬笆,探過半邊身子打探道。
李桂蘭目光不着痕迹的将她打量一遍,見她面黃肌瘦,一身滿是補丁的衣服,笑着回道:“咱們往北邊去。”
女人眼睛亮了一下:“去北邊哪裡啊?我們也是往北面去。”
李桂蘭笑笑:“那還真挺巧。”
見她不回,婦人臉上的笑淡了幾分:“我兒子是秀才,懂得特别多,你們要是有什麼不懂的,盡管問他。”
聽見是秀才娘,李桂蘭臉上的笑真誠幾分:“原來是秀才娘,你真是好福氣。”
見她态度相比之前熱絡幾分,婦人十分受用。
還想再說什麼,李桂蘭已經拿上盆子轉身:“手上還有活,就不跟你多聊了。”
見人走了,婦人的臉上有幾分失望。
“你們知道嗎?隔壁院子裡住着一位秀才姥爺呢,果真是讀書人,長的斯斯文文的,一看跟咱們就不一樣。”
張大嘴拿出袋子裡路上挖的野菜,一邊摘菜,一邊同大家分享她新打探的消息。
沈老七的媳婦在淘米,聞言笑說:“怎麼不一樣?還不都是一個鼻子一個嘴巴倆眼睛。”
“我打聽了,那秀才姓石,叫石源清,隻有他們娘倆。家裡頭發大水逃出來的。若是沒有這事兒,人家現在說不定就是舉人老爺了。聽說咱們去晉安府,還說要跟咱們一起搭伴呢。”
李桂蘭擡頭,瞟了她一眼:“你同意了?”
張大嘴讪笑:“那哪能,我怎麼可能随便應承别人。”
想想又說:“他們要是非要跟着咱們,可咋辦?”
一位嬸子接話道:“路又不是咱們的,腿長在他們身上,樂意跟就跟着呗。”
外面,沈大成和另外幾人,将旁邊的兩間破草房簡單修整了一下,剛把一切弄好,就看見一個相貌清秀文人打扮的年輕男子過來。
石源清先朝着幾人行了一下禮,然後才滿臉難色的說:“我叫石源清,是清河縣石家村的秀才。家裡發大水,我與我娘逃難在此……手裡的幹糧吃的差不多了,我看你們車上拉了許多糧食,不知可否借給我一些?”
說着好像生怕沈大成他們不同意,趕忙又道:“這糧食我一定會還的。”
原來竟是個有功名的秀才。
在場的人當即對他刮目相看起來。
沈大成站在房頂沒下來,不過卻對小兒子吩咐道:“老二,去給石秀才裝半鬥米。”
見他如此痛快,石源清十分感激:“多謝大叔,這米我一定會還的。”
說罷,跟着沈貴安一起去取糧。
石源清是讀書人,懂得多舉止也十分有禮,雖然隻簡單說了幾句話,沈貴安對他已經刮目相看。
“二哥,你在這兒做什麼?”看見放糧食的門開着,沈新月邁步進來,正好與石源清走個罩面。
跟在後面的沈貴安忙解釋道:“大妹,這是石秀才,來跟咱們借點米,爹同意了。”
沈新月目光落在石源清身上,頭發在頭頂規矩的束成一個髻,白皮膚,眉眼十分清秀。
石源清從未被一個女孩如此大膽的盯着打量,白淨的臉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了起來。
沈新月同他點了下頭,轉身離開了。
晚飯蒸的野菜團子,難得能停頓下來好好吃一頓飯,雖然趕了一天的路都很疲憊,但明顯能感覺到大家心情不錯。
吃過飯,大家早早的睡下。
第二日是個大晴天,沈大成他們一大早起來,喂好兩頭騾子之後,開始往車上裝東西。
女人們起來簡單洗漱之後便開始準備早飯。
“我知道你們要去晉安府,所以特意幫忙打聽了一下。”
石源清同石氏站在院門口:“從這裡向北十裡有一座山,名叫龍鳳山。從那裡過去其實不但不繞路,還能縮短些時間。再往前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到順祥鎮,過了順祥鎮,離晉安府就不遠了。”
石氏趕緊說:“我們本也是去晉安府的,不如讓我家源清給你們帶路吧,他有功名在身,路上對你們肯定會有幫助的。”
聽見她如此說,沈大成倒是有些猶豫起來。
胡松柏湊到沈大成身邊低聲提醒道:“一路上免不了要和官差打交道。況且咱們這麼多人,就算到了晉安府也要重新辦理戶籍,有他在,或許能省下些麻煩。”
這話真說到沈大成心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