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葉三秋回村!
「既然你們都要回去,那我明天跟你們一起回去吧,我是組織上認可的「先進分子「,不能給組織添麻煩,也不能給帝都的公安同志添麻煩,還是我回去配合本地的公安同志做調查比較好。
正好,我也有點兒想念喇叭花大隊的社員們了。
趁著這次回去好好看一看大家,跟大家敘敘舊,談談心。」
一聽媳婦兒要回村,陸思年眼睛亮了,「媳婦兒,我跟你一起回去。」
葉三秋點了點頭,「行,待會一起收拾行李,也不用收拾太多,我這次回去,算是出嫁後第一次回娘家。
回自個兒娘家沒必要帶太多東西。
路程這麼遠,帶著東西也不方便。
要不……乾脆咱倆什麼都別帶了,直接回村裡用我娘家人的。
整個喇叭花大隊都是我娘家,在東西南北各個娘家蹭一點兒東西,也夠咱倆在村裡無憂無慮生活三四個月了。」
聽到葉三秋要跟著一起回村,李偉民的右眼皮就開始狂跳。
等葉三秋說完,李偉民已經在心裡念著阿彌陀佛,菩薩保佑了。
他來帝都的初衷是什麼?
是怕葉三秋回村繼續嚯嚯村裡人,阻止葉三秋回村的。
要是他帶著葉三秋回村了,喇叭花大隊的社員們還不得埋怨死他?
再者,三秋這次回村可是回者不善吶!
沒聽她說要在村裡待三四個月?
一想到喇叭花大隊的社員們要過三四個月水深火熱的日子,李偉民當即做了個決定。
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阻止葉三秋回村。
李偉民知道說不通葉三秋。
他將希望放在了唯一能拿捏住葉三秋的老太太身上。
心想,隻要把老太太留在帝都,葉三秋就不會回村裡了。
李偉民看著老太太苦口婆心的勸說,「嬸子,你來帝都看一趟孫女太不容易了,你別著急跟我一起回村了,你……你跟前進在帝都多待一段時間,多陪陪三秋,也替我見見還沒來得及見的世面。」李偉民原本想把老太太一個人留在帝都,話到嘴邊才反應過來。
高前進要是跟著他一起回村了,到時候誰送老太太回村裡?
葉三秋送老太太回去?
隻要一想到葉三秋回村,李偉民腦瓜子就嗡嗡的響。
所以,不僅老太太要留在帝都,高前進也要留在帝都。
怕這個說辭不足以讓老太太留下,李偉民又說,「今年是三秋出嫁的第一年,按照咱村裡的風俗,新媳婦第一個新年是要在婆家過的。
三秋要是跟我們一起回去了,留親家爺爺一個人在帝都過年,這……有些不妥吧?」
老太太一想也是,孫女是新媳婦,第一個新年理應在婆家過。
可這馬上要過新年了,她一個娘家奶奶也不能待在孫女家過年啊。
傳出去,村裡人又得說三秋的閑話了。
老太太不想給孫女添麻煩。
老太太跟葉三秋打商量,「三秋,你就別跟我們回去了,我……」
葉三秋沒商量的打斷老太太,「你回我就回,我不能讓你一個人在村裡孤苦伶仃的過年。」
老太太,「怎麼是奶奶一個人過年了,還有……」
老太太本想說還有葉老大和葉老二兩房陪著她一起過年。
話到嘴邊才想起……
葉家分家了,兩個兒子……
算了,不提那兩白眼狼了。
老太太的擔憂李偉民多少猜到了一點兒。
老太太不就是怕村裡的那些長舌婦說閑話嗎?
這好辦!
「嬸子,你是三秋的奶奶,村裡人都知道三秋是你養大的,你在孫女家過年天經地義,我相信村裡沒人敢說閑話。」
有李偉民這個大隊長出面,村裡人確實沒人敢說閑話。
但……
老太太還是有些猶豫。
人年紀越大,想的也就越多,老太太還怕給孫女添麻煩,怕……親家心裡會多想。
葉三秋給陸思年使了個眼色。
陸思年走過來挽上老太太的胳膊,「奶奶,你就留下來陪我們一起過年吧,你也看到了,家裡就我跟我媳婦兒,我爺爺三個人。
我爺爺每天忙的人影都看不到。
我跟我媳婦兒呢,我倆連一日三餐都解決不了。
說句不怕你笑話的話,你要是走了,今年過年我跟我媳婦兒隻能厚著臉皮去蹭別人家的飯吃了。
奶奶,你忍心讓我跟我媳婦兒大過年的去招別人家的嫌嗎?忍心把我跟我媳婦兒留在冷冰冰的家裡嗎?忍心我跟我媳婦羨慕別人家的歡聲笑語嗎?」
陸思年的三個「忍心嗎?」,成功留下了老太太。
李偉民長舒了一口氣,可算是打消了老太太回村的念頭,喇叭花大隊的社員們終於能過一個安心年了。
「三秋,你放心,我回村第一時間就報公安,一定儘快還你清白。」李偉民兇脯子拍的「梆梆」響。
葉三秋,「辛苦叔了。」
李偉民,「不辛苦,這是叔應該做的、時間不早了,我就先回招待所收拾東西了,火車票……
三秋,還得麻煩你幫叔買一張火車票,就買坐票。」
葉三秋,「火車票的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買好,明天早上給你拿到招待所。」
高前進陪著李偉民一起回招待所了。
買火車票的事、陸思年攔了過去,「媳婦兒,火車票交給我去辦。」
買卧鋪票比較困難,但買一張坐票,不管是對陸思年,還是對魏平安來說,都很容易。
魏平安跟著陸思年一起走了。
葉三秋幫老奶奶將吃完的碗筷端到廚房。
「奶奶,我來洗吧!」葉三秋挽起衣袖手往洗水池裡塞,
老太太拉下孫女挽起的袖子,嫌棄道,「你就在邊上站著,別給奶奶添亂了。」
葉三秋沒再爭,站在邊上看老太太洗碗,順便跟老太太聊聊天。
「奶奶,你說我要不要給李偉民回點兒禮?」
李偉民來的時候拿了半袋子山貨,於情於理,葉三秋都要回點兒禮。
人情往來這種事情,葉三秋沒有老太太有經驗。
老太太欣慰的看了眼孫女,來帝都後,孫女懂人情世故了。
「是該回禮,但也不用太貴重,意思意思就行了。」
葉三秋,「家裡有兩包點心、明天給他帶上。」
老太太,「兩包點心可以了。」
收拾完廚房、陸思年跟老爺子都沒回來。
老太太拉著葉三秋去了她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