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人這真是不一般的寵妻啊!
眾目睽睽之下,他都要上前牽著顧夫人的手上馬車……
而對於顧朗的關心關切,姜初月會心一笑,溫柔的搖頭當做了回答。
顧朗見她沒有受委屈,俊臉上也一片溫柔。
和他在處理政務時的端肅沉靜簡直是兩副面孔。
夕陽西下,金中帶紅的霞光打在夫妻兩人的身上,像是一對下凡塵的神仙眷屬。
看著這一場景,那幾位新科剛上來的年輕的翰林編撰們看著看著眼裡都浮起了羨慕的神色。
新科探花郎就對新科榜眼輕聲道:「若是我娶了心愛的姑娘為妻後,定也學顧大人這般夫妻恩愛……」
新科榜眼輕輕點頭,也不無羨慕的回答:「是啊,若是天下有情人都得如顧大人夫妻這般,那該有多好?」
兩人正在竊竊私語,旁邊走過來一位年約四十的官員,聽到他們的談話後,哈哈一笑。
「你們吶,都還年輕,也未娶親,這天下夫妻啊能如顧大人和顧夫人這般的那是鳳毛麟角,多的是雞毛蒜皮,貧賤不堪啊!」
這位年紀大些的官員在禦史台任職,禦史台行監察之責,這位官員見的太多太多的人間百態。
少年男子麼,年輕時總有些旖旎情思,美好而單純。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正妻日日相對便會厭倦,到時候往往是後宅新人不斷。
這世上癡情男子也不少,可這世上隻有一個顧慕瑾啊!
不,應該說這世上有那麼一個顧夫人,才會有一個顧慕瑾。
他們這些在官場沉浮多年的老滑頭,誰私底下不羨慕顧慕瑾有顧夫人那麼一位奇女子相陪呢?
就是因為顧夫人和一般女子太不一樣了,在顧夫人經歷過被擄走的不堪後,也沒有多少風言風語傳出來。
但凡有些良心,有點腦子的,隻有欽佩,而無輕視。
隻是麼,聽這位禦史台的官員這樣說,兩位年輕的新科官員眼中浮出不以為然。
他們覺得自己將來定也能做到如顧夫人那般的。
這位禦史台的官員見他們神情如此,不由得搖頭輕笑。
也不看兩位年輕人的反應,搖頭笑道:「你們隻當自己能做成寵妻如命的顧大人,卻也不想想這天下有幾人能讓顧大人不顧一切也要找回來的顧夫人?」
兩位新科的人中龍鳳被說的傻眼了。
他們雖都不是京都人士,為了科考也在京都逗留過許久,對於顧夫人的名號那是一點也不陌生。
接著兩人又相視搖頭一笑,說到底這回是認可了這位禦史台的官員的話。
都在心裡羨慕顧大人啊。
姜初月和顧朗自然不知他們夫妻攜手上馬車的這一段已成了眾人眼中的風景線了。
顧朗照顧好姜初月安坐後,馬車就平穩的行駛了起來。
「皇後娘娘召你進宮想來就是為了大皇子或者二皇子籌謀。不過今日聖上已經召見我說了個清楚明白,皇後娘娘註定要失望了。」顧朗握住姜初月的手,輕輕摩挲著。
姜初月驚得看了過去,「聖上今日就和你說明白了?那定的是十皇子?」
顧朗點點頭,眼裡浮出一絲疲憊。
姜初月良久無言,果然還是如此麼。
中宮一脈怕是……
「今日柔妃一直在皇後娘娘身邊作陪,皇後娘娘倒是沒有機會和我多說什麼,是三公主殿下找我說了許多。」姜初月將今日在皇後那邊的事情一一說給顧朗聽。
顧朗聽她話中不經意流露出來的情緒,像是不忍中宮一脈斷絕的意思。
「皇權的車輪滾滾之下,個人都是螻蟻,中宮一脈沒出合適的皇權繼任者,他們有什麼下場都隻能受著。」顧朗輕拍了拍姜初月的手背,安撫道:「月兒你莫要多想。」
「我懂得,就是今日見到三公主……花一樣的年紀,聰明又善良,出身皇家,真是難得了。」姜初月嘆息。
「我看到她為了家人擔憂籌謀,不由得就想起了我小的時候。
那時候我阿爹在老宅被氣的卒中,被趕到了木蓮村,那個時候我也是那般心境……
隻是她比我還難,我那時候隻要養活一家人,將阿爹治好,一家人活路是不愁的。」
「那些都過去了,你和三公主終究是不同的,你還有我。」顧朗握緊了她的手。
姜初月看著他,心中一暖。
是啊,她不管什麼時候,都有顧朗陪在她身邊。
她家遭難之後去了木蓮村後,顧朗就一直陪在她身邊。
說到底,她還是比皇家出身的三公主幸運的多了。
「那大皇子和二皇子就算有什麼下場那是他們咎由自取,我還是想有沒有什麼法子能保全皇後娘娘和三公主殿下。」姜初月說道。
顧朗無言。
姜初月回神,忙拉著顧朗的手道,「朗哥哥,我不是要你想辦法,這種事你肯定不方便和聖上開口的,這個節骨眼上你顧著自己和咱們一家人就好,我不想為了旁人給咱們自家人惹麻煩。」
「月兒我省的,你別急,萬事我都會小心謹慎的。」顧朗見她又悔又急的,忙安撫她。
姜初月才放心了,確實是後悔剛才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傷感。
隻是已經晚了,顧朗終究還是沒法不在意她剛才說的話。
他的月兒同情三公主,想救三公主,因為月兒覺得三公主和她少時艱難境遇很像。
月兒少時艱難的那段時日,是她這輩子都過不去的坎吧。
就算後面他背著她做了很多她不知道的事,狠狠的懲罰姜家老宅那些人。
可已經造成的傷害,是再也修復不了的了。
就算好了,那也是會留下疤痕的。
他不想他的月兒今後一想到三公主就想到她自己少時的時候。
中宮一脈,三公主可救,也是最容易救的。
不過是派個合適的人去勸說一番。
她年紀還小,被皇後娘娘保護的很好,也確實有良善之心,並未做過出格的大事。
還有皇後娘娘,為太子妃幾十年直到如今成了皇後,她的手還未臟。
否則,聖上膝下也不會存活了那麼多的兒女。
就憑這一點,皇後娘娘也不該成為皇權變遷的犧牲品。
「三公主殿下還是很通透的,就怕皇後娘娘,她怕是不容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