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真情
下午,楚玄奕與嘉善公主來了錦華殿看望楚玄霖。
楚玄奕說話不方便,但嘉善公主較為理解他,能替他說出想說的話來。
因著今日人少,鍾淩菲又知他在外人面前不好意思開口,便貼心的出去了。
直到他們說完話從寢殿出來,她才迎了上來,由衷的向他們表示了感謝。
在楚玄霖這些兄弟姐妹中,她最有好感的便是楚玄遲,畢竟他們是早已相識。
其次便是楚玄奕與嘉善公主兄妹,連溫和的楚玄辰,都未能得到她太多的好感。
至於嘉歡公主這個同胞妹妹,由於她此前便聽到過一些相關的傳聞,心中並不喜。
她愛憎分明,與淑妃沆瀣一氣,對楚玄霖不好的人,哪怕是親妹妹,該反感還是反感。
送走了楚玄奕兄妹,她回了寢殿休息,不料嘉歡公主突然來了,可本該明日上午才輪到。
嘉歡公主進來先行禮,隨即表明來意,「皇嫂,嘉歡有個不情之請,想與皇兄單獨說會兒話。」
「明白了,那我先出去,有事隨時喊我。」鍾淩菲不擔心她會要楚玄霖的命,除非她也不想活了。
「嘉歡多謝皇嫂。」嘉歡公主鬆了口氣,她是真怕鍾淩菲不肯走,因為她能感覺到對方的不喜。
「對了。」鍾淩菲有意提醒,「夫君傷的重,禦醫說受不得刺激,還請公主慎言,多謝體諒。」
被這般防著,嘉歡公主滿心苦澀,「皇嫂請放心,嘉歡隻想皇兄好好活著,絕不會刺激他。」
作為楚玄霖的唯一親妹妹,嫂子卻不喜歡她,還說出這等話來,可一切都是她自作自受。
但凡她以前能對楚玄霖好一些,鍾淩菲也不會如此,由此也可見,她以前有多不好了。
「夫君就拜託公主照顧。」鍾淩菲還是不放心,但人家是親妹妹,她也不好再多言。
嘉歡公主目送她離去,又環顧了四周,確定屋裡並沒有其他人在,這才徹底放心了下來。
她往床沿上一坐,「皇兄,我是你唯一的胞妹,可惜卻不是個好妹妹,連皇嫂都怕我會害你。」
開口剛說了一句話,她便鼻子一酸,落下淚來,聲音也變得哽咽,「對不起,皇兄……」
「我以前年紀太小,不懂什麼親疏,隻知道聽母妃的話,以為她說的就一定是對的。」
「等我大了一些,也懂了些事,又害怕若是對你太好,會影響到母妃,讓她也喜歡上你。」
「是我太自私,怕你分走母妃對我的關注,想獨佔母妃,所以我……嗚嗚……我真的好壞……」
嘉歡公主此前還隻是垂淚,這會兒已忍不住哭出聲來,這也是她不想有其他人在場的原因。
「可是皇兄,我已經在改了,知你喜歡五皇兄,我才特意跑去瑞王府找你,與你一起去。」
「但我不隻是投你所好,我更是為了能與皇兄多一些相處的時間,與皇兄重新開始。」
「皇兄,我知道錯了,求你給我個機會好不好?我想做個好妹妹,也想要個疼我的皇兄……」
她一直很羨慕嘉善公主,上有皇祖母與父皇的疼愛,母妃又盛寵不衰,下還有個好胞兄。
可她也有胞兄,是她自己不懂得珍惜,錯失了兄妹之情,等到悔悟了,卻又險些陰陽兩隔。
「皇兄……嗚嗚……隻要你醒來,我保證什麼都聽你的,再也不惹你生氣,我一定會好好對你。」
嘉歡公主哭的梨花帶雨,一遍遍哀求楚玄霖,「皇兄,求你不要死好不好?皇兄,嗚嗚……」
***
翌日上午。
嘉歡公主帶著楚玄澤一起來錦華殿。
兄妹倆又哭成了淚人,但這次嘉歡公主沒再說心裡話。
楚玄澤雖還小,但也不是完全不懂事的年紀,她不好意思當著他的面說。
正是因此她才會在昨天便過來,還特意將鍾淩菲支開,真真是不足為外人道。
等到下午便又輪到了楚玄辰,他是百忙中抽了時間過來,對楚玄霖已是仁至義盡。
第二天上午楚玄遲夫婦過來探病,墨昭華又能順便為楚玄霖把脈,對他的情況有個數。
下午楚玄寒心不甘情不願的出門,在馬車上抱怨了一番,不是嫌天冬日風大,就是嫌麻煩。
然而等到下了馬車,他又是一副溫和模樣,進了錦華殿更是好話說盡,扮好兄長他最為擅長。
尤其是在楚玄霖跟前,他已扮演了這麼多年,不是知曉他真面目的人,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綻來。
他們幾兄弟姐妹如此輪流著來看楚玄霖,一直到了除夕,他始終沒有轉醒的跡象,但傷勢在好轉。
除夕晚上有宮宴,楚玄遲夫婦如去年那般,下午便入宮拜見長輩,第一個見的自然是文宗帝。
文宗帝待他們行禮後,便問墨昭華,「昭華,老七的情況如何了?可還有希望醒過來?」
「有!」墨昭華篤定道,「人在受傷時會更脆弱,隻要不放棄,七弟身子好些便有好消息。」
文宗帝輕嘆一聲,「今兒個已是除夕了,若想要讓他年前醒來,應是不太可能了吧?」
「這個臣媳便不敢保證。」墨昭華謹慎道,「隻能一切皆有可能,還請父皇見諒。」
文宗帝她越來越滿意,「你一直為老七費心費力,朕高興還來不及,又豈會責怪於你?」
墨昭華的好話張口便來,「父皇宅心仁厚,是聖明之君,不隻是臣媳之福,亦是東陵之福。」
「你這丫頭。」文宗帝被哄的龍心大悅,「真不愧是老五媳婦,夫妻倆一個樣,慣會哄朕開心。」
「那說明臣媳與夫君一樣,都是喜歡說真話之人。」墨昭華確實在奉承,可她不會輕易承認。
楚玄遲一本正經的開口,卻語出驚人,「這就叫一個被窩裡睡不出兩種人。」
「遲兒說得對,話糙理不糙,哈哈……」文宗帝難得見他開玩笑,高興的合不攏嘴。
楚玄遲不僅時刻表忠心,還要感恩,「這還要多謝父皇,賜給兒臣一門好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