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真言
「找到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感情,責任……」楚玄遲隨意便舉了好幾個例子。
然而楚玄懷似乎並沒怎麼聽進去,反倒對另一件事更為在意,「那你的是什麼?」
楚玄遲毫不猶豫,「忠君愛民,驅敵衛國,呵護家人,甚至生兒育女,都比那些重要。」
正因他在意的東西太多,所以沒更多的精力去爭權奪勢,光是這些都已費盡他的心思與力氣。
「那你想做父親嗎?」楚玄懷聽他提到生兒育女,下意識便看向了他下半身。
楚玄遲早已習慣了做「殘廢」,再不受他人目光的影響,不在乎是鄙夷還是嘲諷。
他隻是笑著道:「想,很想,嬌軟的女兒也好,調皮的兒子也罷,都是本王所期待的!」
「等你雙腿痊癒了,便能達成心願吧?」楚玄懷聽著他的話,下意識想到了楚欣然。
楚欣然是他的嫡長女,也是文宗帝的長孫女,知元德太後會喜歡小輩,便多次帶她入宮。
他對楚欣然還是有幾分寵愛,後來因著李瑩的關係,他少去瀾庭苑,也就少見這女兒。
不過他還是在她年僅兩歲之時,便為其請封,得了個郡主的稱號,而這個年紀本不合規矩。
雖說女子與男子不同,封號隻是虛名,而沒有封戶,因而公主都是自出生便可得到封號。
皇子卻必須等行冠禮後出宮立府,才能得到封號與封戶,但親王的女兒兩歲請封郡主也太小。
由此便可見,文宗帝待他極好,是他自己貪得無厭,沒能好好珍惜,以至於落得這個下場。
因為有了長女,他享受過父女親情,也哄好了元德太後,對於兩位庶妃的女兒,他便不曾上心。
而對後面好不容易得到的兒子,因著自己早已身陷囹圄,且再無翻身的機會,便再也不待見。
「大哥想看到那一天麼?」楚玄遲問,「還是希望,本王永遠都不會有得償所願的那一天?」
思忖中的楚玄懷聞聲回過神來,目光複雜的看著他,不答反問,「你想聽真話麼?」
「本王向來隻喜歡聽真話,可惜說的人實在是太少,自是希望大哥能與本王坦誠相待。」
「不想!」楚玄懷都恨透了他,恨不得他死,又怎會願看到他生兒育女,享受幸福的生活?
楚玄遲卻笑了起來,「情理之中的事兒,不過還是多謝大哥肯說真話,這比騙人的假話更動聽。」
楚玄懷明明可以抓住機會,在他面前表現出悔改之意,對方卻並沒這般做,反倒有誠意。
「你能分辨出誰說的是真話,誰又說的是假話?」楚玄懷就分辨不出,沒把楚玄寒當敵手。
若他早能分辨出楚玄寒不過是在做戲,絕不會給其機會得到文宗帝偏愛,在朝堂威望水漲船高。
楚玄遲搖了搖頭,「人心隔肚皮,話語真假難辨,本王做不到每一句都準確分辨,但會盡量去分辨。」
「哇……」隔壁突然傳來了一道哭聲,而那正是楚玄懷與沈曦月的廂房。
楚玄遲打住了話題,「聽這聲音,應該是嬰兒的啼哭,大哥可曾哄過孩子?」
「沒有……」楚玄懷連楚欣然都沒抱過幾回,更莫說是哄哭泣中讓人厭煩的嬰孩。
「那要不要試一試?」楚玄遲想藉機激發他的父子情,有了感情的人,羈絆便會更多。
「我沒那個耐性。」哪怕孩子已交由沈曦月陽,但楚玄懷對這個心心念念的長子並無感情。
「那可否讓本王試試?」楚玄遲躍躍欲試,「本王迄今為止,還不曾抱過任何一個小輩。」
他這些親兄弟,有孩子的隻有楚玄懷,其他堂兄弟不熟,再加上他坐輪椅,誰又敢讓他抱孩子?
楚玄懷無所謂,他總不會當面殺子,「你若有這閑工夫,也不怕被弄得滿身臟污,那便隨你。」
「多謝!」楚玄遲笑笑了笑,他還真有幾分期待。
風影當即推著他去了隔壁的廂房,靠近之後,嬰孩的啼哭之聲便顯得更大些。
沈曦月正讓飛燕在哄著,見他們過來很是意外,隨即便以為他們是被孩子打擾到。
她忙上前來行禮賠罪,「民婦拜見禦王殿下,孩子吵鬧打擾到殿下了,還請殿下恕罪。」
「無需多禮,也不必介懷。」楚玄遲輕笑,「本王並未覺得有被打擾,隻是想來抱抱孩子。」
「抱……抱孩子?」沈曦月愣住了,一個失了皇長孫身份的嬰孩,應該不會對太子還有威脅吧?
「他要抱便把孩子給他。」楚玄懷想看看楚玄遲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葯,在他跟前演這齣戲。
「是,老爺。」沈曦月當即吩咐飛燕,將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送到了楚玄遲的跟前。
「哇……」孩子依舊在啼哭,一張小臉都漲紅了。
楚玄遲從未抱過這麼小的孩子,動作有幾分僵硬,「孩子生的很可愛,可惜瘦弱了些。」
楚玄懷自嘲的冷笑起來,「一個階下囚而已,又能有多好的待遇,能活下來就不錯。」
「稚子無辜。」楚玄遲主動相助,大哥若是願意,本王會與父皇稟明,改善孩子的處境。」
「你想要做好人,隨你。」楚玄懷看不明白他所為,便一切順其自然,處境若能有所改善也好。
兄弟倆正在廂房門口聊著,李瑩突然從偏殿出來,跪在楚玄遲跟前,「民婦拜見禦王殿下。」
「免禮。」楚玄遲一直聽墨昭華誇讚,李瑩是個聰明人,她這般過來,不禁讓他起了幾分防備心。
李瑩向他懇求,「小女染上風寒已數日,無法就醫問葯,求禦王殿下大發善心,救救小女吧。」
前兩日楚玄寒來的時候她並沒去行禮,今日換作楚玄遲,她才起心思,隻因他不是偽君子。
楚玄遲蹙眉看向楚玄懷,「還有這等事?大哥方才為何不與本王說,個人恩怨難道比性命重要?」
李瑩趕緊解釋,「小女一直是養在民婦的膝下,老爺並不知情況,這才無法向禦王殿下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