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過的很快,轉眼到了七月底。這兩個月裡,周緻閉門讀書,他從呂行川那裡借來了諸多的時文子集,又去了一趟保定府,購買了一些經史書籍,每日學的孜孜不倦,不亦說乎。
值得一提的是,呂行川家裡現在的藏書越來越多,他那信縣的姑丈侯觀在得知呂行川考中秀才之後,對呂行川的讀書更加支持。侯觀在京城為官,就從京城購置了很多的時文,還有注解之類的,安排人送到呂行川家裡讓呂行川來讀。
很自然,周緻範進等人就跟着沾光不少。
周緻過目成誦,讀書的速度飛快,這兩個月周緻自我感覺又有了很大長進。
在呂行川家裡的文會這些日子俨然停下來了。這些日子,周緻文會小聚也隻是參加了一次。
誰都知道,文會交流很有好處,對自身的作文很有幫助,但近來卻是人員屢屢不能湊齊了。
不過,文會的幾個人相約的寫作文指導之類的文章,每個人倒是都寫出了一些。在馮茂的組織忙碌下,文會第一本這樣的集子印發成冊,在慶都縣以及周邊縣,甚至保定府都有了銷售。和起初預想的一樣,書冊很是暢銷,這雖是文會的第一本書,但卻讓每一個人都賺了些許銀子,而且随着書冊的銷售,還會有銀子不斷進賬。
隻不過這樣的文章極其不好寫,第二冊的印發還需要時日,還要文會的幾個人不斷的經驗積累。
範進雖說年齡大了,但這些日子四處奔走,他竟然也和保定府蓮池書院的老教谕溫佑善拉上了關系,範進在前幾日竟去蓮池書院讀書了。
呵呵!這老家夥俨然老當益壯,信心滿滿,看來明年的鄉試,他是決心要一舉中的了。
車朗也和真定府的一家書院有了聯系,準備再過上幾日就去那裡讀書一段時日。
此外邱浩岚、馮茂、魏好古也在積極奔走,尋求高級學府,準備深造了。
呂行川倒是對去書院之類的學習不甚上心,他好像習慣了自己讀書作文,好在他有信縣侯家的鼎力支持。再有,據呂行川說,他姑丈侯家好像過不了多少時日就會從京城請來一位大儒,專心指教呂行川。
這樣看起來,隻有周緻還是在自學。
沒辦法,周緻現在其實隻是放下了其他事情在讀書。況且他現在也沒有什麼門路,知縣老師陳光耀畢竟才是個知縣,想要為周緻尋到一個好的書院,好像他還沒有那麼大能力。
至于保定府知府彭澤雖說和周緻叔侄相稱,在名譽上也是周緻的老師,但他好像在給周緻推薦了禮縣的劉禹劉大儒之後,就對周緻的讀書不是那麼熱心了。反正自從上次周緻考中了秀才和他見過面後,這兩個月裡彭澤就再也沒過問過周緻讀書的境況。
至于周緻的重量級恩師,大宗師楊一清,好像更是指望不上。周緻想,可能是他位高權重,終日很忙的緣由吧,總之他更是不曾問起過周緻的情況,俨然忘記了周緻這個學生一樣。這讓周緻在偶爾想起他來的時候,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現在周緻想的最多的自然是八月十五的大婚之日。在那一日小妮子就要被娶進門了。以後就能每日和她長相厮守,在一起了。每逢想到自己在桌前刻苦讀書,而大美女寇沛涵在對面相陪的場景,周緻就感覺精神抖擻,甚至渾身的皿液都要沸騰了。
經過了差不多兩個月的忙碌,周家的新宅終于完工。
大門是一座朝正南方開的門樓,高高的門樓上書:周宅,兩個燙金大字。大門是用老槐木打造而成,外面刷了厚厚的一層朱漆,在陽光的照射下,泛着紅紅的光。
整個大門甚是氣派宏偉,在白嶽村,現在好像周宅的大門比嶽家的還要闊氣。
進入大門,便是庭院了。老爹周鐵雖是個粗人,窮苦農人,但有句話說的好,沒吃過豬肉卻是見過豬跑。他竟然很有情趣的在院裡種植了幾株垂柳,還在角落裡栽種了很多花草。雖種上的時間還不長,但長勢很旺,有的竟還開出了各色花朵,很是好看。
整個宅院分外三層。
第一進是客廳,還有周緻的書房,以及兩間客房。雖然這處房屋建造的面積小了些,但裡面收拾的卻是格外幹淨,雅緻的很。也不知道老爹周鐵是請教了什麼高人。
第二進是是周緻和寇沛涵未來的住宅。這進宅院修飾的更加典雅,可能是姐姐周綠雲參加了不少意見,總之身臨其中,全身舒泰。周緻就想到,日後自己和小妮子寇沛涵在此處居住,那每日裡是怎樣的心情啊。
自己早已說過,今後要沛涵每日都有一個快樂的心情。不求大富大貴,隻求心情好,快樂每一天。
這進宅院應該很符合寇沛涵的要求吧!
第三進則是家中其他人的住宅了,這處俨然建造的很是闊大,布置也很是合理。除了正房之外,東西兩側還建了兩處廂房。
一處作為廚房,一處則是齊彥武的住所。
當然了,除去了齊彥武的住所外,還剩餘了好幾間房屋。周緻想到,可能是老爹計劃的長遠,周家日後随着日子的蒸蒸日上,可能會雇傭婢仆的。這裡就是為他們準備的住房。
至于姐姐周綠雲和姐夫胡哲,這裡并沒有建造出他們的住房。
其實很明顯,他們是要居住在姐夫胡哲正在建造的那紡織作坊内。
周家的分工其實很明顯的,紡織作坊的事情日後就重點會着落在姐夫胡哲和姐姐周綠雲身上。确切的說是姐夫胡哲身上,所以他們更應該住在作坊裡。
由此可見,老爹周鐵考慮的很是周詳。
新的宅院建成,大約花去了五百兩銀子。老鐵周鐵這幾日樂在其中,整日到倒着雙手在宅院的各處走走,很有些富家老翁的架勢了。
是呀,誰能想到,隻是短短不到兩年的光景,周家就由一個不是蓬門陋戶的貧窮人家有了這麼一處大宅院,成了白嶽村的首富呢?更不會有人想到,周家這樣祖祖輩輩靠着從土裡刨食的人家竟會出了秀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