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317 章 要不加兩個蘿蔔
“你們等等!”
他立馬跑進屋找閨女,家裡的大事問過閨女,她點頭了他才能放心大膽的做。
趙小雨也感歎村長的腦子活絡,活該人家掙錢。“可以啊,你看他們要多少糖,啥時候走,咱們提前準備好貨,銀子可以先賒賬,等他們回來再給就行。賣不完的也能退回來。”
趙大樹也心熱,“閨女,要不是咱們家離不開我,我要為你們的前途奮鬥,真想跟順子他們一起出去闖闖。”
“你别想了,在家念書就好,咱們家現在需要的是地位。”
“我知道。閨女,你說我加一戶人進去他們會有想法不?”
“誰啊?姥爺?”
趙大樹驚喜的一拍大腿,“還是你了解我,你姥爺那個人吧,精明又穩重,如果跟着劉順子他們一起,我覺得更穩妥。因為村長不能去,他大兒子跟,那一群人也就村長長了腦子,沒了村長,他們都是莽夫,我不太放心。錢叔其實也穩妥,可我怕他管不住人,我兄弟我知道,沒腦子還跳脫。”
趙小雨仔細的看着老爹,她爹真的變了好多,會為人着想了,心思也細膩了。
“行,你去跟他們說說,把你的憂慮也說出來,看他們怎麼說,不願意就算了。若是願意,咱們再去問問姥爺。”
“哎,爹聽你的!”
老爹出去了,趙小雨開始發愁,這麼多的糖,是他們一個小作坊能做的?怕是還得加點人,蕭雷家裡的空屋都要變成廚房,還要留一間做貨房。那麼多東西,他們家不留幾個人守着是不行的,哎呀,攤子好像攤的有點大,和她預計的不一樣。
趙大樹說的劉順子自然聽,幾個人商量好後,他準備明天去一趟嶽家,哎呀,想好好念書咋就這麼難呢?
“爹,你路上一定要多保重自己,穿暖點知道不?馬車上的爐子天天點着,不是小年輕了,别逞能。”宋氏站在馬車前,一遍遍的叮囑第一次出遠門的老爹。這把年紀還要為了小家如此拼命,爹真太不容易了。
這話宋老頭不愛聽,啥叫他一把年紀别逞能?他啥年紀呀?不是掙錢最好的年紀嗎?
“我身子骨強着呢,你少操心,顧好你自己就行。”
宋氏:……
馬車漸漸遠去,宋氏擔心的不行,“當家的,你說這路上沒有打劫啥的吧?爹他們安全的吧?”
“呸呸呸!媳婦兒,爹好不容易能出去闖蕩一番,你能說點好聽的嗎?”
“就是娘,你看姥爺的精神頭比你還好,人就是得幹活,有期盼才有動力,天天躺家裡,好人都能躺出毛病來。”
哎,家裡的都這麼說,她還能說啥?人也走了,說啥都沒用了。
“走吧,咱們回家。”
這個冬天,老母豬村的家家戶戶沒人閑着,每天挎着個籃子走街串巷,到處吆喝。辛苦的同時,收益也是可觀的,比他們在家裡貓冬好上太多,偶爾掙的多了還能買半斤肉回家打打牙祭,大家的日子都有了盼頭。
“當家的,咱們該回村了。”
抄書累的正在按手臂的趙大文聞言皺起眉,“不是說今年不回去嗎?還有你娘家也不回,怕人問怎麼少了一個。”
“跟你說,我最近一直看到咱們村的人挎着籃子賣饴糖,不是一個兩個,縣城哪條街都有咱們村的人,不是賣一天兩天,天冷了就開始了。奇怪的很,我們得回去看看到底發生了啥事?”王氏直覺有貓膩,他們為啥全都在賣糖?哪來的糖?賣糖有錢掙?
“而且最近好些個人穿的衣裳都換了,穿上新棉襖了,指定是掙了錢。”
一個冬天沒出門的趙大文真不知道這些個事,“你說的是真的?”
“我還會騙你嗎?”
趙大文猶豫的說,“冬至回家不能空着手,咱們也不能走路回去,下雪天不好走,鞋子濕了也難受,買東西加坐牛車,也是一筆銀子。不如我們在縣城買斤肉自己在縣城過節。”
王氏打斷他,“之前這麼想沒錯,可現在明擺着大家有好事,咱們回去過冬至主要是探探村裡到底發生了啥?若是他們都能掙錢沒道理我們賺不到是不是?”
“行吧,聽你的咱們回家。”回家他也能歇一天,臭娘們每天盯着他抄書,一個冬天他都快抄成書了,累的看到筆想吐。而抄書的銀子全在婆娘手裡,他一個銅闆都沒拿到。
至于村民掙錢他一點也沒放心裡,不過就是沿街叫賣,能掙啥錢?說實話,就算打聽到他們能掙幾個銅闆,他也不會幹。
堂堂秀才怎麼可能擺攤叫賣?就算是自己媳婦他也不允許她這麼幹,家裡沒窮到那份上,他趙大文在縣城有頭有臉,丢不起那人。
還有就是隻農工商,商人地位低賤,三弟别看賺的盆滿缽滿,他隻是觊觎他的銀子,心眼裡是瞧不上他的營生的。
“當家的,咱們帶啥回家?”
“我們家負擔重爹娘是知道的,地窖裡的白菜帶一顆回去就好。”
原本還想着買兩斤肉或者一包糕點的王氏驚呆了,一顆白菜,他認真的嗎?
“就這?”
“要不加兩個蘿蔔,這種小事你自己看着辦就好。”休息夠了的趙大文繼續抄書,想到掙錢辛苦,“算了,蘿蔔還是别拿了,家裡有的是,就帶顆白菜,冬至包白菜肉餃子,帶過去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