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 318 章 一顆大白菜
王氏一個趔趄,她能想到婆婆看到白菜時候的表情,甚至有些擔心公公會不會餃子不給吃就把他們趕回城。
冬至,不光趙大文要回老宅,趙大樹一樣得回去過節。
一家子打扮的光鮮亮麗,坐着自家的馬車過去的,不是他們顯擺,真的怕自己鞋子走髒了或者濕了。
“蕭雷啊,我們先走了,中午想吃啥叫廚房做啊。”每次過節留他一個人在家,宋氏都覺得于心不忍。
“知道了嬸兒,我不會餓着自己的。”蕭雷把宋氏扶上馬車,趙大樹在一旁看的啧啧啧,這小子開始對閨女獻殷勤,現在對他媳婦獻殷勤,蕭雷又把梨花抱上了馬車,卧槽,連他小閨女都不放過,家裡的女人全都向着他,以後他還有好日子過?
他的媳婦,他的閨女,臭小子把他的活全幹了,趙大樹臉臭臭的上了馬車。
“老大回來啦!”老孫氏看到大兒子由衷的高興,之前的不快這會子全忘了。
“娘,好一段日子沒回家了,你和爹可還好?”
“好好好,好的很。喲,你咋還帶東西回來了?在縣城你們啥都要買,家裡什麼要也不缺,以後别帶了。”老孫氏美滋滋的接過籃子,她家大兒子就是孝順。
堂屋裡頭的趙老頭聽說大兒子帶了東西回來的,也是意外的擡起頭,哼,這次還算像個人。
隻有王氏頭皮發緊,等着婆婆發難。為啥菜籃子在當家的手裡,因為她怕在她手裡婆婆直接把白菜砸她臉上。
老孫氏開心的掀開籃子上的白布,正打算誇誇大兒子的孝順,沒成想看到籃子裡頭隻有一顆有些蔫吧了的大白菜,“老大,你這?”
“想着今日冬至家裡必定要包餃子,娘,我知道爹娘愛吃白菜肉餃子,故而帶了顆白菜回來一會添到肉餡裡,也算是兒子的一片孝心。”
趙老頭想把白菜丢趙大文臉上,“大哥好孝順啊,知道爹娘愛吃肉,特意帶了個白菜回來。”趙大勇諷刺的說。
他們家地窖裡缺他一顆白菜,丢臉到姥姥家了,還不如空手來。
“二弟你啥意思啊?”
“字面上的意思,大哥,你覺得咱們農村人缺你一個白菜嗎?咱們家的缺的是啥你自己心裡沒數?”
“好了都别吵了。”趙大頭頭疼,一見面就掐架,兄弟之間一點感情都沒有,以前老大回家就算空着手,老二一家子也熱情的不得了,噓寒問暖的不說,還早早的打掃好他們的屋子,燒好炕巴巴的伸着脖子等人到家。
現在……哎,趙老頭對兩個,不,三個兒子都失望透頂。
他剛才有瞬間很想沖着趙大文喊,叫他拿着他的白菜滾蛋。
王八蛋,養他幾十年唯一一次看到他帶東西回家竟然是顆大白菜。就這麼一顆大白菜,一家子還敢惦記肉餃子,滾回家啃他們的白菜幫子去吧。
趙大勇也氣的不輕,還不如空着手來他還不會那麼心疼自己的飯菜。
“爹,我來了,我來陪你過節了!”人還沒到趙大樹的聲音先到了,趙大文本能的想藏起娘手裡的大白菜。
“喲,大哥也到了啊!”
趙大文眼紅了,嫉妒的,一段日子沒見,三弟一家子好像看起來更富貴了,一個個的身上披着的大氅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皮毛,他在縣城見過三弟身上差不多的,一件大氅好像要一百多兩銀子。他們全家人手一件,小雨和宋氏身上的毛色好像比三弟身上的還要好。
還有三弟發冠上插着的玉簪,玉質通透,他以前有錢的時候就想買個那樣的簪子,奈何太貴下不去手也買不起。
趙大文嫉妒的嘴裡冒酸水,“三弟來的真早,比我縣城來的都早。”
“哦,大哥是挺早的,肯定是萬分記挂爹娘才來這麼早。也不知道帶了啥回來孝敬二老,縣城好吃的好喝的多的很。”
“白菜,三弟看看大哥帶的白菜多水靈,咱們家的地窖怕是找不出這麼好看的白菜了。
大哥說爹娘喜歡吃白菜肉餃子,特意帶了顆白菜包餃子用,孝心感人呐。”
趙大樹一家子全都捂着肚子,太好笑了,想不到二伯也有這麼風趣的時候。
趙大文和王氏想找個地縫鑽,“白菜怎麼了?縣城啥都要買,我日子過的緊吧怎麼了?不像你們,一個啥都能地裡出産,一個整天抱着銀子睡覺。
爹娘,兒子不孝,兒子沒本事給你們買好東西,我對不起你們這些年的養育之恩!”
“老大,你别這樣,娘心裡難受,我知道你孝順就行了,别聽你二弟胡咧咧,他最近掙到點銀子飄的很,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娘啊,兒子以後一定努力掙錢,下回買肉給你吃!”
“哎,娘等着!”
趙小雨看的快笑死了,好一個母慈子孝,他們可以在門口搭的台子上去唱戲了。
“是啊大哥,你沒銀子,咱們知道你就是因為沒銀子才把茹心給賣了的。”趙大勇輕飄飄的說。
“對了,那家人給了多少銀子來着,好像不少吧?這麼快花完了?家裡又遭賊了?”
趙老三一家笑到不行,二哥(二伯)奪筍呐,專挑大哥(大伯)肺管子戳。
呸,你家才遭賊了,你全家都遭賊了!
“娘!”
老孫氏覺得手裡的大白菜有些拿不住了,是了,老大最近是有銀子的,而且有不少銀子,他卻舍不得拿一點出來給他們買份像樣的節禮,哪怕是一斤肉也行啊,她還能安慰自己老大是孝順的。
趙老頭氣到心梗,一個兩個的在他面前耍心眼子,親兄弟間互相傷害。
“都給我住嘴,老婆子把大白菜拿去廚房給老二媳婦,咱們中午就吃白菜餃子。”
趙大勇冷笑,爹還是偏袒着大哥,維護大哥的顔面。
趙大樹無所謂,反正他是來走走場子打醬油的,等吃完飯場面撐完了他就該散場回家了。
趙大文坐在堂屋裡半天不說話,他現在沒心情問村裡人賣糖的事,今天回家面子裡子全丢沒了,他就說不該回來,回來幹啥?
他不問王氏不能不問,受了這麼一通羞辱,啥都不問不是白回來了,“娘,我最近在縣城看到好多村人在縣城賣糖,咱們村哪來的便宜糖啊?”
賣肯定有利潤,有錢掙,既然有錢掙肯定有進貨的渠道,王氏在乎的是這個。
“你三弟賣他們的,他們家在做糖。”做的風生水起,每天不知道口袋裡能進多少銀子,她羨慕的晚上睡不着覺。
“三弟,你會做糖?”
“不會,人家那裡拿貨的,誰說我是自己做的,誰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