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農門寡婦,帶女兒囤糧登巅峰

第403章 清風來信

   “那好,既然娘不是這個意思,那您明天和爹就去向村裡人學習紅薯粉的做法。

   咱們可不能浪費了這麼多紅薯,做好了還能和大家一起拿去賣,賣了銀子也該給我做幾身新衣服過冬了。我這要求不過分吧?”翠花臉上沒有絲毫退讓的神情。

   田貴蘭和趙存糧一臉震驚地看着翠花,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

   啥?要自己低三下四地向村裡人讨教紅薯粉的做法?

   當初自己看到村裡人向秀英學習紅薯粉的做法時,可是說了不少風涼話。什麼“學這有啥用,能當飯吃?”“淨整些花裡胡哨的,不務正業”之類的。

   如今這要自己去學,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可再仔細一想,不過也總比讓翠花打自己的臉好。

   “還有,你們三個明天起去地裡收紅薯,把地裡的紅薯都給我收回來,一個都不許落下,聽到了沒?”

   翠花雙手叉腰,眼神嚴厲地盯着耀祖、大富和大貴說道。

   耀祖、大富、大貴三人像撥浪鼓一樣拼命地點着頭,他們的臉上滿是順從。隻要不被打,不被捆起來,這點活兒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至于現在,就快去做飯吧,我現在又想吃玉米粑粑了。”翠花微微眯起眼睛,神色慵懶地說道。

   翠花的話音剛落,趙家人仿佛聽到了沖鋒的号角一般,齊刷刷地向廚房奔去,一個個腳下生風,生怕慢了一步又會惹得翠花不快。

   陳老爺在秀英家整整待了三天。在這三天裡,秀英告訴了他紅薯還能做成紅薯幹。并且其做法十分簡單,不需要太過複雜的工序和技巧。最重要的是,這種食物口感獨特,香甜可口,無論是作為零嘴還是茶點,都深受夫人小姐們的喜愛。

   陳老爺帶來的下人很快便掌握了制作紅薯幹的要領。學會之後,他們便跟着陳老爺回了陳家莊。這次回去,除了要将在秀英家所學的制作紅薯幹的技巧仔細地教給陳家莊的下人們,還要精心準備桃花和陳澤錫定親的禮物。

   桃花就要及笄了,作為準親家公,陳老爺深知這禮物可不能少,也不能輕慢,必須要足夠貴重、精美,以顯示對這門親事的重視和對桃花的喜愛。

   秀英家的下人們經過多日的忙碌,終于忙完了紅薯的收割。他們挑選出了一部紅薯留作來年的種子,其餘數量衆多的紅薯則全部被加工,制成了紅薯粉。

   秀英面帶微笑,手裡穩穩地拿着兩匹上好的料子,腳步輕快地來到了李大嬸家。做衣服的手藝,她一直以來還是信得過李大嬸的。

   “這料子真不錯,還沒看到過這樣料子的花色,你們家桃花穿上一定很漂亮。”

   李大嬸接過料子,眼睛發亮,忍不住啧啧稱贊道。她很樂意給秀英家的丫頭們做衣服,畢竟這些丫頭都是她看着長大的,那一件件衣服也随着她們的成長慢慢的變大。這一轉眼的功夫,桃花就要及笄了。

   秀英謙遜地說到:“李大嬸,您可别這麼說,還不是您的手藝好,那丫頭穿上您做的衣服才漂亮。這裡是三十文錢,就麻煩您費心了。”說着,秀英從兜裡掏出用手絹仔細包着的銅錢,遞向李大嬸。

   “拿啥銀子,快收回去!再不收好,我可要生氣了。”

   李大嬸眉頭緊皺,佯裝生氣,雙手在身前連連擺動。往日秀英都是送來大米請李大嬸做衣服,這次給的是銀子,李大嬸着實不好意思收。

   秀英不由分說地把銀子強硬地塞到李大嬸手裡,說道:“李大嬸,您就拿着吧!您瞧瞧,如今咱們的日子都好起來了,我要是再不拿銀子,就真的說不過去了。哪裡有請人做事,不給銀子的道理呀!您要是再推辭,我可真就生氣走了。”說完,秀英故意闆起臉,做出一副要轉身離開的樣子。

   秀英心裡十分清楚,現在家家戶戶的日子都好了起來,再也不像過去那般艱難困苦。大家都不缺吃食,所以,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随便拿一點吃食就把人家給打發了。

   如果一直這樣,别人當面或許不會說什麼,但心裡肯定也會有想法,久而久之,鄰裡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生疏。

   李大嬸最後實在推辭不過,隻能無奈地收了銀子。她一邊把銀子小心地放進兜裡,一邊嘴裡還念叨着:“秀英啊,你這也太客氣了。”

   秀英正在李大嬸家熱絡地聊着天,就在這時,冬梅慌裡慌張地跑了過來。

   “夫人您快回去吧,清風少爺來信了。”冬梅跑得氣喘籲籲,眼神中透着焦急與興奮。

   “李大嬸,那我就不打擾了。”

   秀英一聽是清風的來信,她連忙站起身來,匆匆向李大嬸告别,腳步飛快地向家趕去。

   清風和李生輝已經出門一月有餘,按照行程推算,應該是到了京城。

   大燕京城

   楊清風和李生輝曆經長途跋涉,終于在京城一家毫不起眼的酒樓住下。

   “沒有想到京城的物價這麼貴。”

   楊清風皺着眉頭,忍不住抱怨道。眼前這巴掌大的一間屋子,顯得格外局促狹小,裡面僅僅隻有一張四方桌和一張床,可就這樣簡陋的環境,居然就要二十文一天。

   要知道,在清水鎮就算在城裡辛辛苦苦幹上一個月的活兒,也才僅僅二十文而已。

   “幸好咱們兩人一路,這間屋子雖然貴,但是咱們好歹在京城有個落腳的地方。這就要勞煩生輝兄和我在這長床上擠一擠了。”

   楊清風一邊無奈地說着,一邊把沉甸甸的包袱放在了那張略顯破舊的四方桌上。接着,他從包袱裡拿出在清水鎮念書時,文苑夫子為他們寫的一封推薦信。

   “現在咱們還是最好快些去找文淵書院的博文夫子,有了文苑夫子的推薦信,咱們隻要能順利入了文淵書院,每個月隻要繳納二十文的束修。”

   楊清風神色鄭重,語氣中帶着一絲急切和期待,已經迫不及待想進入文淵書院求學。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