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

第一卷:默認 第643章 命運

  下午五點半,宋芸和白阮阮來到軍區醫院看望紀元晖,見紀元晖精神還不錯,檢查報告上也沒有什麼特别異常的情況,總算安下心來,陪着師父師爺一起吃了晚飯,閑聊到七點半,紀元晖就開始趕人。

  “我現在沒什麼事了,明天就出院,這裡又都是熟人,晚上不用陪床,豐年你跟她們一起回去,這裡用不着你。”

  司豐年想留下陪床,可被紀元晖堅持趕出了醫院。

  師徒相伴多年,司豐年臉上的疲憊他怎麼會看不見,又怎麼不心疼。

  回到正德街,宋芸識趣的迅速回到8号院,給小兩口留出獨處的空間。

  8号院的門剛關上,白阮阮就主動牽起了司豐年的手,“走,我送你回去。”

  司豐年回握住白阮阮纖細柔嫩的手,心裡滿滿脹脹的,“好。”

  他的目光劃過九号院,他上輩子買下的宅子,這輩子姓了白,但同樣也是他的家。

  就像他的命運,變得不同了,但又有很多相同之處。

  **

  早上醒來,宋芸照舊和子奕一起在院裡打拳,唐玉在一邊學着,雖然還沒有力量,但已經形似了,可見平時學得很認真用功。

  打完拳,子奕拿毛巾擦汗,對宋芸說,“姐,爸媽的工作可能要恢複了。”

  宋芸一怔,突然想起現在已經是1977年九月,下個月就要宣布正式恢複高考,并公布高考日期。

  大學裡現在應該已經在匆忙準備全新的教材,老師們恢複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也不知道芳芳複習的怎麼樣了,等會跟爸媽說一聲,讓他們再弄點高考的複習資料和模拟試卷,我給她寄過去。”

  說起劉芳芳,子奕也想起在清河村的日子,想起那套大房子,還是挺可惜的,現在也不知道便宜了誰。

  九月十八,郵遞員将包裹單送到劉隊長家,劉隊長看着包裹單上的寄件地址,臉上露出笑容,朝正在屋後喂雞的女兒喊,“芳芳,快過來,你芸姐姐給你寄東西了。”

  劉芳芳正喂着雞,一聽這話,什麼也不管了,盆往地上一丢,轉身就距到前院來,一把搶過父親手裡的包裹單,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眼睛微紅,“是芸姐姐字,她沒有忘記我。”

  劉隊長一臉欣慰,“想什麼呢,你的命都是她救回來的,她怎麼可能會忘了你,她隻是工作太忙了,沒時間跟你頻繁聯系。”

  劉嬸走過來,手在圍裙上擦着水珠,笑問:“咋了這是?眼睛怎麼還紅了?”

  劉隊長把事一說,劉嬸也高興起來,“趕緊的,還等什麼,快帶芳芳去取包裹去。”

  劉隊長騎車帶劉芳芳去公社郵局領了包裹,有兩個包裹,一個輕一些,一個很沉,父女高高興興回了清河村。

  回到家裡,劉芳芳迫不及待将兩個包裹拆了,一個裡頭裝着書和複習筆記以及整疊的模拟試卷,還有一封信。

  信封上寫了劉叔劉嬸和芳芳三個人的名字,劉隊長沒管那些書,拿了信拆開看,越看眼睛越亮。

  “芳芳,你芸姐姐說馬上要恢複高考了,這些都是給你準備的高考資料,尤其是那些試卷,讓你一定要好好做,不會的就從書裡或筆記裡找答案,一定要趁着這段時間好好複習,她說她爸媽也已經恢複了京北大學教授的工作,希望你能考上京市的學校,她會在京市等你。”

  劉芳芳拿過信,一字一字的讀了起來,看到最後,她又紅了眼眶,“爸,媽,我一定會考上京北大學。”

  這幾年,她一直有聽芸姐姐的話,有認真學習高中的課程,為此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和嘲笑,但她始終沒有放棄,麗芬姐姐留下的那些資料,她看過很多遍了,對高中的知識不說爛熟于心,卻也有幾分把握,現在又有了這些資料,她對考上京市的大學很有信心。

  劉隊長一連說了六個好字,“好好好,好好好,咱們老劉家能不能出個大學生,就看芳芳你了。”

  為了給芳芳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從今天開始,家裡的活都不許她再幹,還找劉木匠給芳芳打了個新的大書桌,方便她擺放資料。

  10月12日,國務院正式宣布恢複高考,全國各大報社的頭版頭條都是這件大事。

  于是劉隊長家的門檻差點被踏破,不僅知青點的那些知青蜂擁而至,村裡有孩子讀過高中,甚至隻讀過初中的也都擠上門來,全都隻有一個目的,找劉芳芳借複習資料,找劉芳芳幫忙輔導。

  于普通讀書人而言,這是天大的事,是他們躍上龍門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劉隊長當然不會允許别人破壞劉芳芳的學習環境,隻答應借出一些資料,借人給他們做輔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劉芳芳自己有了十足的把握。

  另一邊,楊麗芬也在準備高考事宜,她現在萬分感謝宋芸當年的提點,要不是宋芸,她不可能堅持不懈的複習,自然也不會有此時的從容不迫。

  為了更有把握,她還是去了一趟宋家,找宋浩和白青霞拿了兩套模拟試卷,她的目标是京北大學,這是她和宋芸的約定。

  哪怕現在的宋芸已經不太可能和她一起上大學,她也依然會履行當初的約定。

  白阮阮也報名參加高考,商務部的部長說了,隻要她能考上京北大學,就給她公費上學的資格,基本工資照發,另有津貼,但她必須在學成之後回到商務部工作。

  這相當于派她去鍍金,回去後必定會委以重任。

  司豐年也報名了,醫院也有公費上學的名額,條件也是學成之後回到醫院工作。

  兩人一商量,決定先領證,将原定在十一月份的婚期暫時延後,等考上大學後,他們再辦婚禮。

  這樣他們每天一起複習,同吃同住,也就不會遭人诟病了,合法的。

  也有人質疑他們這麼做的意義,已經穩定工作了,為什麼還要費勁巴拉的去上大學,上大學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工作嗎?可他們明明已經有了很不錯的工作,何必再吃這份苦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