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午飯後,林善言便又回到了譚老爺子家。
譚老爺子也已經吃完了午飯,此刻正在院子裡,擺弄着一堆小木頭。
見老爺子神情專注,林善言便沒有出聲打擾他。
而是好奇地站在他身後,看着他鼓弄。
隻見譚老爺子先是用一堆小木條,快速的搭建起了一個房屋的框架。
然後将房屋框架固定在一塊小木闆上,俨然便是一個迷你型的小房屋。
隻不過這個小房屋,沒有屋頂,也沒有牆壁罷了。
然後又用其他的小木條,做出了一個四四方方的九宮格木架。
木架的每個格子裡,都系上了一個小鈴铛。
看見小鈴铛後,林善言這才反應過來,自家師父應該是在給娘做那個什麼拉鈴裝置。
想到這拉鈴裝置會使用自己從未涉及過的機關,林善言一時更來了興趣。
系上小鈴铛後,譚老爺子又挑出了一塊厚薄合适的木闆。用小釘子和繩子在上面畫了好幾個一樣大小的小圓圈後,便将木闆塞給了林善言。
“别幹瞅着,快來幫忙。”譚老爺子指着那塊木闆上的圓圈,開口吩咐道,“把這些都鋸下來,每塊圓闆的邊緣處都整凹進去,打磨光滑。”
林善言也顧不得好奇了,忙應了一聲,埋頭開始鋸木闆。
就在他忙活的工夫,譚老爺子也沒閑着,起身是屋子外頭,砍了幾根細細的竹子回來。
把竹子鋸成合适的長度,又把竹子關節全部打通,制成了又細又長的竹筒。
弄完後,接着又開始鋸出一個個薄薄的小木牌來……
二人就這邊忙活了一下午,等林善言收工回家時,他望着一地的零部件,滿頭都是問号。
任他怎麼瞧,都沒瞧出老爺子做的是什麼機關?
等他到家後,把譚老爺子在做拉鈴裝置的事,也告訴了任芸。
任芸聽完他形容的那個小圓闆後,不覺得愣了愣。
這聽起來,怎麼有些像滑輪?
于是開口問林善言:“那些小圓闆長什麼樣,你能畫出來嗎?”
“能。”
林善言說着,便撿起了一根木枝,在地上畫了起來。
随後任芸便看到了一個圓,圓的正中心有一個洞眼,橫着一根小圓棍,小圓棍的兩頭連接着的是一個支架……
等看清了,任芸連忙又問道:“這個圓闆,是不是可以轉起來?”
“沒錯,是可以轉,就跟車輪子一樣。”林善言随即點點頭,“師父叫它轉輪。”
任芸:“……”
這……這不就跟前世的滑輪一個樣嗎?
任芸一時有些詫異了,原來,這個時代的滑輪竟然已經出現了?
心裡雖然驚訝又好奇,但任芸還是沒跟林善言确認這是不是就是她概念裡的滑輪。
萬一這個所謂的轉輪,用途跟前世的滑輪并不一樣呢?自己平白冒出一個滑輪來,多少有些突兀了。
左右這拉鈴裝置是給自己做的,到時候這轉輪究竟是怎麼個用法,等做完後一看便知……
兩日後。
小福村學堂的一間空教室。
自從成立村委會後,這裡便被用做了臨時辦公室。
任芸正忙着處理村務時,便見譚老爺子和唐盛過來了,唐盛懷裡還抱着一個木匣子。
“善言他娘,你要的拉鈴裝置,我給你做了一個模型,你瞧瞧這裝置行是不行?”
任芸一聽,連忙放下手裡的活兒,去參觀譚老爺子做的模型。
隻見譚老爺子将木匣子打開,随後将東西取了出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房屋框架,應該就是代表着“客房”了。
客房裡的橫梁上釘着三個小鐵環,每個鐵環裡,懸挂着三根顔色不同的繩子。
分别是紅黃藍三色,繩子末端,各系着三個圓形木制小拉環。
繩子的另一頭,沿着梁柱縫隙,分别從東西側柱以及中梁穿行,一直通向房屋外的九宮格木架。
應該是為了防止繩子發生纏繞,每根繩子都穿入中空的細竹管中,而每個轉彎處,則就是林善言所說的那個轉輪。
任雲仔細盯了一眼,這轉輪模樣确實是像滑輪,但在這個裝置上,應該隻是用來滑動繩子的。
了解完轉輪的用途後,任芸的目光又落向了每根繩子最終連接的那個九宮格木架上。
每個格子裡有一個小鈴铛,小鈴铛下面還分别有三塊不同顔色的小木牌。
從客房傳來的繩子末端,分成了四股。主繩連接銅鈴舌,另外幾根副繩,則分别對應那三塊木牌。
任芸正打量着這個裝置,譚老爺子卻已經伸手捏住了客房裡紅繩綁着的木環,然後向下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