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往城門口走去,此時的城門口,不知何故正傳來一陣吵鬧聲。
一個流民打扮胡子花白的老者正與城門守衛争執着什麼。
“老夫都說了,我不是流民!”老者氣呼呼道。
城門守衛毫不相讓:“不是流民,你倒是把戶籍拿出來給我們瞅瞅啊!”
“都說了我戶籍在路上丢了!老夫到哪兒變出個戶籍給你們瞧?!”老者吹胡子瞪眼道。
守衛翻翻白眼:“沒有戶籍,你不是流民還能是個啥?”
老者明顯被氣得一梗,紅着臉好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最後語氣軟弱了下來,道:“這樣,要不你們幫老夫把回春堂的梁大夫喊過來,我有事找他……”
“這不成。”守衛擺了擺手,直接拒絕道,“要都像你這般,我們幾個都不夠使喚了,誰來看守城門?”
老者聞言直接跳腳了:“這也不成那也不成!老夫又不是進城區閑逛的,都說了是治病救人的事,你們這些個當差的怎的如此不曉得變通!”
這時趙九見他形容急切,估摸着是家裡有人病重這才如此捉急地要請大夫,于是有幾分不忍心,過來打圓場道:“這樣,可以放你進去,但是要交雙倍的進城費,天黑之前必須出來。”
老者愣了愣,随即一臉的無奈道:“老夫連戶籍都沒保得住,身上哪裡還能有銅錢?……”
“你這也沒有那也沒有,叫我們如何能放你進去?”守衛也是無語了。
老者噎了噎,從方才的氣勢洶洶一下子變得頹然起來。
這時一輛從城内而來的馬車停了下來,隻見林善舉從馬車上一躍而下,迅速地掏出了十文錢遞給了城門守衛。
“這位阿爺的進城費我幫他付了,阿爺您進去吧。”
城門守衛和那個老者皆是怔了證。
老者率先反應過來,當即“哈哈”一聲大笑,對林善舉道:“好小子,這份人情老夫記下了,日後若再得相見,老夫必十倍奉還!”
說完,也不待守衛們做何反應,便急急忙忙往城内去了。
城門守衛歎了一口氣,對林善舉道:“你呀年紀到底還小,心腸太軟,這種人說的話未必就是真的,或許就是為了混進城去……”
林善舉撓了撓後腦勺,隻笑了笑,卻沒解釋什麼。
這時任芸幾人也走了過來,得知認領流民的事已經确認下來,便由趙九帶着三個沈氏族人前去衙門登記了。
林善舉是記得沈氏族人的,這會兒見到他們,自然好一陣驚訝。得知自家後娘挑的流民就是他們,不免又是一陣感慨和高興。
事情辦妥,任芸又感謝了幾個衙役一番,讓他們務必去同塵裡喝茶後,這才登上馬車回去了。
等馬車遠去,有新來的對林家人不熟悉的衙役便忍不住問張大,為何對這婦人這般客氣,還主動幫他挑選流民,不就是個店老闆嘛……
平日裡,他們這些衙役可不乏那些個店老闆來套近乎,也沒見他們這麼客氣,倒跟自己人似的。
“你小子懂什麼?剛那個可不是一般的婦人!”張大睨了那新來的衙役一眼。
那衙役不禁嘀咕道:“不一般?我瞧着她穿的衣裳倒是挺普通的啊?”
王五接過話來:“你看人太膚淺了不是?你見過哪個普通婦人能在縣令大人、知府大人甚至皇上跟前都記了名的?”
“你瞧人家穿的普通,那是人家沒把家裡的好東西穿戴出來!上回光禦賜的布匹和首飾就好些個了,這要是穿戴出來,你小子怕是都不敢同人家說話了……”
新來的衙役咋舌道:“這、這麼厲害呢?”
張大哼了哼,叮囑他道:“你小子今後招子給我放亮點兒,以後若是遇着這家人,說話可得放客氣點兒,曉得不?”
新來的衙役連連點頭表示知曉。
林善舉送完貨後,還去了同塵裡一趟,在回小福村的路上,便同任芸彙報了一下同塵裡的近況。
受流民影響,近日來的食客有所減少,主要是少了從外地過來的食客。不過,影響倒也不算大,生意總體還是平穩的。
任芸聽完彙報,了然地點點頭。倏地想起方才林善舉再城門口接濟那位老者的事,便順口問了一句。
她原以為這孩子是出于同情,結果林善舉卻撓了撓後腦勺,笑道:
“我确實覺着那位阿爺不像在說假話,而且他看起來确實也不像流民,雖然衣服也很破舊,但他的眼神跟其他流民完全不一樣,就……就很有精神氣兒的那種。”
任芸點了點頭,确實是的,那位老者雖然面目滄桑了些,想必來和光縣的路上也吃了好一番苦的,但是他的眼神卻與流民們不一樣。
沒有流民們的悲怆茫然、麻木與空洞,甚至可以說是精神抖擻。
他說自己不是流民,說實話任芸當時也是信了幾分的……
就在任芸以為林善舉解釋完了之時,卻聽他又接着繼續道: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我覺着那個阿爺有點眼熟,似乎在哪裡見到過,但是又想不起來……”
任芸微微一愣,原來還有這個原因在裡頭呢。
不過既然林善舉都說想不起來了,她便也沒再多言,或許曾經他們有過什麼一面之緣,也很正常。
等回到小福村,季滿金便告知了村民即将有一批流民要被安置在村裡的事。
村民們一開始聽到流民要來村裡,都有些憂慮和不安。後來又聽說是村長和林家後娘自行挑選的流民,而且這群流民人品都挺好之後,便也放下了心來。
不就村子裡添了幾十口人嘛,反正都是各家過各家的,隻要來的不是什麼惹是生非的,其實同自己個兒關系也不大。
于是村民們倒是挺快地接受了這一安排。
流民們到時候雖然會劃分田地,但暫時是沒有居所的,任芸便提議,先讓那些流民居住在自家新建的作坊裡。
林家的作坊最近已經快要完工了,隻剩最後一個作坊的屋頂還沒鋪瓦片。
一共四個作坊,其中一個本就是暫時空着的,所以不若先給流民們暫住。等他們的屋子搭好了,再搬出去也不遲。
季滿金自然是萬分樂意的,得虧村裡有林家,這流民的吃住這不就都解決了?
安置流民的事情順利解決,勞動力的問題也迎刃而解,就在任芸準備開啟百畝白蠟樹種植計劃時,卻又發生了讓她憂心的事——
林善止夜裡又發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