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休夫帶兩娃,她靠種田風生水起

第450章 腹黑郎君計中計

   陸瑾瑜一拍桌案,“不好!秦王怕是要趁機對江南世家下手,剪了楚王羽翼!”

   韋小葉被他唬了一跳,“賀玉榮作亂,跟江南世家和楚王有什麼關聯?”

   陸瑾瑜搖頭苦笑,“小君,你可曾聽過養寇自重?江南道、嶺南道、劍南道都有賊亂,你以為都是普通百姓活不下去才落草嗎?”

   “比如幾年前嶺南大災,确實有數十萬百姓遭難,其中有數萬青壯逃去南诏,或者幹脆淪為流寇,但他們哪裡經得住府兵鎮壓?”

   “就算府兵孱弱,到底兵甲齊全,對付餓着肚子的難民,以一敵十都是綽綽有餘。賀玉榮之所以做大,怕是有世家暗中支持。”

   韋小葉有些不敢置信,“你是說賊寇鬧大了,就會逼得朝廷放權地方募兵,江南世家就能光明正大打造兵甲,為楚王争位做準備?”

   陸瑾瑜連連點頭,有些沉重的應道:“怕是你都說對了。秦王想必也有所猜測,他不讓我去,恐怕擔心我與江南世家、楚王聯合。”

   “畢竟我去過南楚府,與江南世家妥協過,更是與刑太監、楚王表面交好。江南錢糧豐足,哪怕争位不成,也足以恃之自保。”

   韋小葉有些疑惑,“那秦王為何不讓任老将軍——呃,他三女婿是江南世家。不過,李寺正隻是李家旁支,實力有限得很。”

   陸瑾瑜苦笑不已,“李家正脈在汾州,屬于關隴世家,族中子弟多在軍中為将,他們支持燕王。關鍵是任老将軍本就是江南人啊!”

   “他雖然出身寒門,可是在朝中為将近四十年,任家早就是江南世家中的一員了。任家有三房在京城,七房在江南。”

   韋小葉聽得頭都快炸了,“得了,我也不想知道這麼多。總之,你不用出征,我就放心了。”

   “實在想不到,這賀玉榮蹦達的如此歡實。他沒了舉人功名,又被你打斷了手,再被江南道官府通緝,還能混成賊寇首領,早知道你打死他就沒這些事了。”

   陸瑾瑜被她說得尴尬,“當時哪會想到這些?好歹他是朝廷記錄在冊的舉子,我也不想因為些男女之情草菅人命。”

   “這人雖然德性差,倒真有幾分本事。曆朝以來,凡是能攪動一方風雲的枭雄,德性往往被诟病,卻也因此不受束縛成就一番大事。”

   韋小葉聽得撇嘴,“什麼不受束縛的枭雄?不過是沒底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下三爛而已。賀玉榮擅長口舌功夫,但騙得過别人一時,卻騙不得一世。”

   “他這樣的人或許一時運氣站在風口上,然而德不配位,終究會敗亡。”

   陸瑾瑜見她氣憤的模樣,不由得莞爾,“嗯嗯,小君說的有理,這賀舉子遲早落個凄涼下場。對了,柳夫子怎麼很少在府中,她不教小星、小月了嗎?”

   韋小葉給了他一個大白眼,“陸侯爺整日軍務繁忙,哪裡會關注這些家宅小事?柳茵是莊學山長,自然常駐莊園。”

   “小星、小月這倆小丫頭昨日也去了莊園。本來你出征後,我也打算去莊園休養的,京城雖好,就是地方小了些。”

   陸瑾瑜聞言笑道:“既然我仍留京中,小君就好好在府中陪我吧。這幾日的滋味,嘿嘿……”

   韋小葉見他手腳開始不老實,又羞又惱,“美的你!陛下讓我開礦鑄錢,這事麻煩的很,明日我就要回莊園,你盡快調一營士卒給我使。”

   陸瑾瑜見她說的是正事,連忙收起豬哥樣,“陳良心細,功夫也過得去,不如就讓他帶親衛營幫你吧?”

   韋小葉有些詫異,“他和親衛營調給我,那誰護衛你?”

   陸瑾瑜笑得有些奸詐,“三叔家的瑾珙曆練了這麼久,我準備讓他新組親衛營,順便将陸家其他族中子弟也安排在身邊。”

   韋小葉哭笑不得,聞言也就了然。

   之前她掌家治事,正是陸瑾瑜鎮壓了三房、九房等族人,才能順利執行。但這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陸三叔出了大皿,陸瑾珙要得不到提拔,他遲早還會跳出來鬧事。

   陳良是他的自小玩伴,屬于真正的心腹。但是,陳大管家兩口子也不是幹幹淨淨,隻是有甯氏說和,兩人才沒動陳家。

   陸瑾瑜借機将陳良“發配”護礦,也有敲打陳家的意思。

   再者,親衛營普通士卒,都是當初陸瑾瑜為邊将時的舊部,他們大多是百戰餘生的老兵,調去護礦比在左武衛閑适得多。

   他們的糧饷又由韋小葉負責,哪裡會虧待他們,豈不是比朝廷補給更加優厚?

   正好聖文皇帝要調一營精兵護礦,陸瑾瑜索性将親衛營移交韋小葉,他以陸家子弟為根基,重組親衛營,一舉數得。

   韋小葉想明白陸瑾瑜的用意,頓時感覺自家這小郎君頗有點老奸巨猾。

   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怎麼會有這麼多心眼子?

   翌日,陸瑾瑜果然調陳良及親衛營為礦軍主力,在他們的護衛下,韋小葉回了莊園。

   開礦之事也沒那麼急,韋小葉主要喜歡待在莊園。這裡無拘無束的,誰也管不得她,很容易有好心情,更适合安胎。

   左右兩府的家事,如今甯氏又重新掌管,也出不了什麼亂子,她是樂得清閑。

   如此逍遙了大半個月,直到過年才回京城待了陣子。

   出了元宵節,韋小葉又回了莊園,卻是準備正式幹活了。

   隻因,一萬礦徒、四營府兵全部就位,聖文皇帝還細心的調來了内廷太監十名、虞部司書令史五名、掌冶署錄事五名。

   十名太監曾在各州縣監礦,其中為首的一人還是刑太監義子名喚刑昭,有着豐富的礦事經驗。

   那五名書令史本身都是出色的文書高手,又在虞部司為吏,對山澤礦林之業頗為精通。

   五名掌冶署錄事,正是朝廷鑄錢機構的九品小官吏,他們熟悉鑄錢的流程、工序等務。

   皇帝派這些人來,主要是幫助韋小葉,畢竟她沒有開礦、鑄錢的經驗。自然也有監視之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