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休夫帶兩娃,她靠種田風生水起

第178章 比養幾個兒子都強

   孫女已經說了好幾遍,讓他們不要操心。

   但哪能不操心呢?

   他們也希望孫女能嫁得如意郎君,能有自己的娃兒,享天倫之樂。

   但現在的日子已經好多了。

   艾草也變得更有主見,更堅強,家裡的事兒,都是她做主了。

   老兩口一邊遺憾着韋小楊那樣的好小夥,怎麼不是自家孫婿,一邊又怕給孫女添了心理包袱。

   隻能忍耐着,不再開口。

   令村人沒想到的是,韋小葉家的西瓜已經收了,但那瓜棚裡還有韋老頭守着!

   直到韋小葉等人收那朝天椒時,衆人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她用來做泡椒小菜的那種小山椒啊!

   他們還以為那小椒還會長大呢,哪知,就長得還不如小指大,就要收了。

   一個個都想着自己愚笨,隻知道西瓜值錢,卻不知道,那小椒也值錢……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知道了,又如何呢?那都是韋氏的。

   難怪韋氏一直在發财!

   幾天時間,韋小葉等人将朝天椒全部處理完畢,都放進了壇壇罐罐裡。

   與西瓜種子一樣,韋小葉也分了一些朝天椒的種子給親近的這些人家。

   韋老頭樂得在家裡直笑。

   程氏打趣:“這不比養幾個兒子都強?”

   “這種子啊,可真是值錢,待明年,咱們也種西瓜與朝天椒……”韋老頭感慨着,“确實比幾個兒子都強。”

   對于韋小葉說的想養殖小龍蝦,他們當然舉雙手贊成。

   所有人都已經習慣了韋小葉的賺錢能力。

   得知韋小葉自己買了十畝連在一起的水田,打算專門用來養那蝲蛄,村人都有了些危機感。

   這樣一來,以後韋氏都不需要收他們捕撈的了?

   話說最近也确實不如之前那般好撈了……畢竟人人都去捕撈,蝲蛄已經少了許多。

   難怪韋氏想自己養了。

   有人便私底下商量着,自己是否也該拿出一兩畝水田出來養蝲蛄,反正能賣給韋氏。

   直接賣給酒樓是不用想了,喜登樓本來就不收。

   王家兄弟又在福來樓惹出那回事兒來,村人都心有餘悸,不敢再打這個主意。

   但是可能直接賣給韋氏,她一直會收。

   不過,賣給她是三文錢一斤,拿出一畝水田專門來養,是否不劃算?

   村人也紛紛在私底下讨論着,最終也不敢去嘗試。

   靠天吃飯呢,最重要的自然是莊稼,而不是這些有的沒的。

   雖然這次收了稻子後,田稅一交,能留給自己的糧食已不多了,但賣了稻米後,能買更多的雜糧回來。

   好歹能對付着活下去。

   專門去養蝲蛄?隻怕到時一頭顆粒無收,一頭那蝲蛄又不景氣……兩頭空。

   于是,村人也隻能紛紛瞧着熱鬧,見韋家人一鼓作氣将許多蝦苗都投入了進去。

   之前不收的個頭小的蝲蛄,這下都收了,兩文錢一斤。

   這無疑又是給村人一條财路,雖然賺得不是那麼多,但總是個來錢的地兒。

   絕大部分人都是心懷感激,卻也有人私下嘀咕:“韋氏這樣收蝦苗,才兩文一斤,養一養出塘後,賣到酒樓,可是翻了幾番……”

   自然也有人不慣着,直接回怼:“那你不要讓她有機會賺你的銀錢不就得了?”

   怼得那人啞口無言。

   這好歹能賣些賺點銅錢,為何不賣?

   也有人觀察着韋小葉是怎麼養殖的,想看看到底是種稻子賺錢,還是養這小龍蝦更好。

   卻見韋小葉往水田裡扔了許多水草,還有浮萍等,想來是讓那些蝦自己去吃草!

   水草繁殖得極快,小龍蝦根本就吃不完……

   當然,也不隻是這些水草,韋家人一日裡也總會去扔些飼料。

   剩菜剩飯自不必多說,那些雜糧也扔得歡。

   這大夏天的,大把的南瓜米糠等,都見韋家人扔進那龍蝦田。

   還能這樣養?

   沒想到的是,這樣養得龍蝦長得飛快。

   不過個把月,那些原本小小的龍蝦便長大了。

   到底出産了多少?那韋氏一家肯定是不會說的!

   但那兩個酒樓的夥計日日駕着驢車馬車過來,将小龍蝦帶走。

   韋小葉還是很滿意的,一畝龍蝦田,起碼能出産個千把斤。

   個頭的繼續收着,也繼續養着。

   這樣一來,她便實現了自己的生态循環……

   韋老頭與韋二叔,對于守着蝦田這回事兒,也是相當有執念。

   他們又在龍蝦田旁邊搭了個棚子,與韋小楓韋小杉兄弟,帶着猛犬輪流守着。

   這可都是銀子啊!

   韋小葉倒是真心地有些感動了。

   隻要這些人不明晃晃地打着昧她錢财的主意,而是幫着她賺銀子,那她多分享一些出去,也無所謂。

   日子不緊不慢到了八月,韋小葉靠着自己養小龍蝦已經賺了一波,系統裡的數字顯示已經有六百八十多兩銀子了!

   這說明她靠着賣小龍蝦,在這兩個月中,已經純賺了二百多兩!

   這一次她更是大方了,給韋老頭,韋二叔,韋小楓,韋小杉各發了五兩的工錢。

   又給其他幫忙的蔓花艾草餘氏小纖小絹,都各發了一兩銀子。

   日常忙的時候,孩子們都由高嬸子帶着的,因此給高嬸子 也發了五百文。

   高嬸子連連拒絕,說自家女兒女婿已經拿了那麼多工錢,自己怎麼好厚臉皮去拿?

   但韋小葉還是執意讓她收下。

   高嬸子經常帶着四個娃,甚至有時候虎子也會過來一同玩耍,都由她帶着,這份辛苦費不能少。

   韋小絹的手藝已經練出來了,她就在那鋪子裡做工,一個月能拿一兩多銀子的工錢!

   韋小葉知道,這在當地,已經是高薪了。

   韋小絹自己滿意得很,程氏更是在家裡拜了菩薩。

   她知道,憑着小女兒這學了快一年過硬手藝,以後說親就好說了。

   哪怕夫家不看在有錢的韋小葉面上, 單是看在韋小絹的手藝與工錢上,她也會過得好。

   至于讀書人楊文,自從韋小楊送粽子那回,回來一說,全家都有些悶氣。

   因此,楊家兄弟都不在她和韋老頭的考慮範圍之内了。

   讀書人又如何?還沒怎麼着呢,調子就那麼高!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