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第569章修雞欄驢棚

嫁殘疾相公種田養娃 清優 2961 2025-04-07 15:43

   “爹娘,我回來了。”剛打開院門,陳家旺就喊了一嗓子。

   聽到小兒子的聲音,老兩口立馬從凳子上站了起來,往外觀望。

   當看到兒子手中拎的東西時,夫婦倆不知該如何形容此時的心情。

   “相公,你咋才回來?爹娘惦記家大嫂,正想回村呢!”

   若不是自己攔着,讓公婆再等一會,估計老兩口早就回去了,還好相公回來的及時。

   “娘子,那家酒肆離得有點遠,耽誤了一些時間。”

   陳家旺把東西放在桌子上,與小溪解釋了其中緣由。

   “好香啊!兒子,你買的這是啥酒?”

   喝了這麼多年酒,還是頭一次聞到香氣如此濃郁得酒水,陳父不禁吸了吸鼻子。

   “爹,這叫千日醉,當然酒香濃郁了。”

   看到老父親一臉欣喜的模樣,陳家旺就知這酒買對了。

   “娘,我還給您和爹每人買了件衣衫,要不您試試大小,若是不合适我在拿回去換。”

   老頭子以往喝的酒水都沒有眼前這壇香氣濃郁,陳母一猜就知千日釀價格不菲。

   “兒啊!這兩樣東西花了不少銀子吧!你賺錢也不容易,再說爹娘也不缺衣衫穿……”

   陳母絮絮叨叨說了一堆,無非就是為了告訴兒子,她有衣裳穿,下次切記不要亂花錢,在鎮上過日子,不比鄉下,用銀子的地方多着呢!

   為了不惹老娘生氣,陳家旺隻好一一應下,表示以後不會了。

   這壇酒算是買進陳父心坎裡去了,時不時就要對着酒壇深吸一口氣。

   就沖這濃郁的酒香,價格就便宜不了。

   雖然小兒子分出去單過了,那不也還是他的兒子,又沒有斷絕關系了。

   兒子不知要辛苦多久,才夠買下這一壇酒,陳父是既高興又心疼。

   對于喜酒之人來說,不用品,隻要聞一下味道,就能判斷出它的大緻價格。

   陳家興與陳家瑞雖然沒有品嘗過太好的名酒,但這千日釀的大名以及價格,還是聽說過。

   小弟這壇是五斤裝,那就是一兩銀子。

   想到這些,兄弟二人就感覺有些慚愧,弟弟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每次送的禮物卻是最好的。

   其實在陳父心中哪個兒子都不差。

   有些人一輩子都沒能買起一件皮子,但是他卻擁有一身。

   兔皮帽是小兒媳買的,狼皮襖是二兒子求人做的,鹿皮靴是大兒子夫妻添的。

   從頭到腳,每一件都是幾個孩子送的,試問整個竹溪村,有幾個像他一樣“富有”的老頭。

   陳母拿起衣衫看了眼,不但面料舒适,顔色選的也好,穿上既不張揚,又不俗氣。

   “一瞧這尺寸,你爹我倆就能穿,不用試了,我實在惦記你嫂子……”

   還沒等陳母把話說完,就被小夫妻倆給打斷了,“爹娘,大哥二哥,既然如此,那就不留你們了,鋪子啥時開張,到時在通知你們。”

   大哥雖然沒說啥,但看得出,他也惦記大嫂。

   做人不能太自私,總不能因為自己舍不得爹娘,就棄大嫂于不顧吧!那還是人嘛!

   二哥為了幫自家砍柴,這兩日都沒能在家中好好陪陪妻兒。

   陳家旺與小溪一想,幹脆别留了,直接讓他們回去好了,也省的他們人在這,心卻飛回了家中。

   兩個小家夥吃過午飯,沒一會,就睡了。

   老兩口臨行前,去隔壁房間看了眼孫子孫女,才跟随陳家興兄弟二人離開。

   直到大哥的牛車,還有二哥的驢車,消失在街道盡頭,陳家旺與小溪這才回了後院。

   送走爹娘及兩個哥哥,陳家旺也沒閑着。

   從村中帶來的老母雞,還在籠子裡沒有放出來。

   可能以前的房主嫌棄養家禽氣味大吧!小院裡并沒有雞欄。

   若是把幾隻老母雞放出來,小兩口擔心飛過牆頭,跑去隔壁鄰居家,恐怕就再也回不來了。

   不但要抓緊時間圍個雞欄,還要修個驢棚。

   夏季的天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要是突然來場大雨可就麻煩了。

   兩頭毛驢養了這麼久,從來沒有被雨淋過,弄不好會生病的。

   聽說獸醫瞧一次病得不少銀子呢!

   還好,二哥拉過來的柴中,有不少手臂粗的樹幹,用來給驢棚打樁剛剛好。

   不然就得去鎮外的大山上砍樹了,對于不熟悉的環境,陳家旺向來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并沒有過去的打算。

   得知相公要圍雞欄,小溪與楊大娘二丫都過來幫忙。

   幾人分工合作,主仆三人負責挑粗壯的樹枝,陳家旺負責挖坑。

   整個小院就靠廂房那側有空地,驢棚雞欄隻能修在那邊。

   挖坑對于男人來說還真不算什麼。

   為了讓雞欄更加牢固,坑挖的很深。

   哪怕再大的暴風雨,也不用擔心會被卷起了。

   其實小夫妻倆更喜歡用土坯來搭雞窩。

   但這是鎮上不是村裡,黏土并不好尋,所以不得不圍栅欄。

   幾人合力,一人插木棍,一人填土,沒多久,一個不是很大的雞欄就圍好了。

   随後又去了趟雜物間,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終于尋到一塊皺皺巴巴的油布,看樣子應該有些年頭沒用過了。

   如果一看還會發現,上面已經被蟲子咬了很多洞。

   挑挑揀揀,最後剩下的油料,雖不是很大,倒也足夠用來覆蓋雞欄的頂棚了。

   用了半個多時辰,雞欄完美收工。

   望着眼前的勞動成果,幾人都很滿意。

   随後就把幾隻老母雞扔進它們的新家。

   瞧着幾隻老母雞四處張望的眼神,以及那咕咕咕的叫聲,顯然對這個新家很滿意。

   雞欄是搭好了,接下來就是驢棚了。

   做法與之前一樣,分工明确,大家各司其職。

   如今隻剩一頭毛驢,外加地方有限,驢棚搭的并不大,卻也足夠轉開身。

   驢棚搭的時間要久一些,用了差不多一個時辰才弄完。

   但還有最後一樣沒完成,就是上面的棚頂。

   家中的驢棚上面除了鋪油布,還壓了厚厚一層茅草。

   如今不但油布用完了,茅草也沒有。

   他打算明天去買油布的同時,再去瞧瞧鎮外是否能拉回一車茅草。

   再說回村的一行人,路上碰到幾個村民,每個都在誇陳家旺有本事,還說陳滿堂夫婦有福,生了那麼争氣的一個兒子等等。

   陳父表面風平浪靜,實則内心樂開了花。

   直到與村民拉開距離,這才得意洋洋的說:“也不瞧瞧他爹是誰,我陳滿堂的兒子能差嘛!”

   前面趕車的陳家興聽到父親誇弟弟,非但沒有吃醋,反而覺得他爹說的對,小弟确實頭腦聰明。

   陳母聞言不禁翻了個白眼,“兒子有本事,那是他頭腦靈活,與你何幹,王婆賣瓜。”

   老頭子平時哪點都好,就是每當有人誇贊幾個兒子時,立馬驕傲的不行,說難聽點就是嘚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