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三和蘇老四看見妹妹這樣,忍不住都笑了。搜索: 拉小書網 laxsw.com 本文免費閱讀
“妹妹心裡最有大義。”蘇老三笑着揉了揉糖寶的頭。
“妹妹就是邊關将士的福星。”蘇老四也笑着說道:“邊關打了這些年仗,怕是隻有這場仗,邊關将士打的最幸福舒坦。”
不得不說,蘇老四真相了。
兄妹幾人當着蘇老頭和蘇老太太,說話也沒藏着掖着的。
“京城這些世家大族,若是讓他們捐銀子出去購買糧草,心疼的像是喝他們的皿。”蘇老三有些感慨的說道:“往賭坊砸銀子,倒是毫不心疼。”
蘇老四反倒是很高興,笑着道:“這樣也好,他們這是給咱們送銀子,咱們這樣倒一下手,也算是換了個方式募捐了。”
蘇老太太:“……”
得!不用問了!
小閨女和兩個兒子的銀子,也是從賭坊赢來的。
蘇老頭聽了小閨女和兩個兒子的話,忽然就覺得自己很慚愧。
自己隻想着偷偷給媳婦置辦首飾,小閨女和兒子卻滿心為邊關将士打算。
兩廂對比,自己的兇襟太狹隘了。
“捐!必須得捐!”蘇老頭大聲說道。
且不說這場仗關系到大燕的安危,自家小兒媳婦和三個孫子也都在戰場了,隻有朝廷糧草供給充足,小兒媳婦和三個孫子的性命才更有保障。
蘇老頭說完,從懷裡掏出僅剩的十兩銀子,遞給了小閨女。
“閨女啊,這是爹捐的。”蘇老頭說道:“雖然銀子少,可這是爹的心意。”
不得不說,相比于兩個兒子捐的,自己捐的太少了。
“爹,銀子不在多少,貴在心意!爹您大義!”
糖寶連忙對着蘇老頭豎起大拇指,然後笑眯眯的接過了銀子。
她知道,這應該是爹手裡最後的私房錢了。
改天還得再給爹偷偷塞點兒私房錢。
蘇老頭被小閨女一誇,心裡立刻舒坦了。
蘇老太太見狀忍不住笑了。
要說誰最能哄自家老頭子,非小閨女莫屬。
誰都沒有想到,因為一場春闱,邊關的将士糧草充足了許多。
糖寶做好事絕對不能不留姓名。
不留姓名那是傻子!
她才不傻!
畢竟,那麼一大筆銀子捐出去,不能讓哥哥們啥也得不到不是?
糖寶帶着兩個哥哥和銀子,直接去了戶部。
戶部尚書見到糖寶,就像是見到了财神爺,熱情的不得了。
“呵呵……小郡主咋來了?來人,上茶!”
小厮奉上茶來,糖寶說明了來意,戶部尚書笑的胡子差點翹上天。
他就知道,小郡主一來,就是财神爺 來了!
不得不說,這是他上任戶部尚書以後,最輕松的一場戰事了。
無論是抗寒物資,還是藥材藥丸,蘇家是全力承擔了。
這不,白花花的銀子也送來了。
“小郡主放心,我一定向皇上禀明一切。”戶部尚書拍着兇脯保證,“國公爺和令兄的大義之舉,實在是令人欽佩!”
糖寶很滿意。
果然,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痛快。
雖然,她也可以自己開口,向皇帝叔叔禀明一切,但是自己說哪如别人說更有格局?
正德帝聽了戶部尚書的禀報,自然萬分高興。
于是,大手一揮,一道道聖旨就到了蘇家。
正德帝在聖旨裡,大大的褒獎了蘇老三和蘇老四。
并且賞賜了許多東西。
蘇老三和蘇老四高興啊。
有了皇上的褒獎,就等于得了通行令,以後做生意更方便了。
蘇三嫂和蘇四嫂也很激動。
禦賜的東西不管值不值錢,那都能當做傳家寶啊。
雖然蘇家接過不少次聖旨,也得到過不少次賞賜,可是隻有這次,是專屬于他們三房和四房的。
“這錢果然沒白捐。”蘇四嫂摩挲着手裡的禦賜玉如意,笑容滿面的說道。
蘇三嫂也笑着說道:“小姑自然不會讓咱們白捐。”
蘇四嫂聽了蘇三嫂的話,連連點頭。
“小姑最是護着咱們了。”
雖然白捐也沒啥,反正也是沾了小姑的光,白得來的。
但是能得些實惠和好名聲,自然更開心。
蘇老頭也很高興。
蘇老頭捐的銀子少,但是糖寶把自己赢的銀子,也都寫在了蘇老頭的名下。
她的名聲已經夠響了,實在是沒必要錦上添花了。
自然了,這一點蘇老頭并不知道。
于是,正德帝特意誇贊了蘇老頭忠孝仁義,以身作則,教子有方。
蘇老頭樂的合不攏嘴。
果然小閨女說的對,銀子不在多少,貴在心意。
蘇家再次得到皇上的嘉獎,讓京城的一衆高門大戶都快沒反應了,麻了。
不過,知道内情的人家就感覺牙酸了。
特别是那些在賭坊押了重金的,更是差點憋心出内傷。
那可是他們的銀子啊!
最憋屈的是,心裡憋屈,臉上還不能帶出來。
蘇家喜事連連,熱鬧非凡,蘇承耀卻在高興過後,很快就沉澱下心情,專心準備參加殿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虞芝蘭把福德書院有資格參加殿試的人,全部召集到一起,進行了一次幹貨培訓。
因為殿試的主考官是皇帝本人,所以幹貨的内容是依照皇帝喜歡的文風,來暗示的。
明示是不可以的。
犯忌諱。
你可以偷偷猜測皇帝的心思,偷偷觀察皇帝的喜好,卻不能大聲嚷嚷出去。
否則,你就有心懷不軌,居心叵測之嫌。
身為上位者,特别是帝王,必須要保持深不可測,是絕對不能讓臣子把自己一猜一個準的。
暗地裡猜測可以,不能被皇上知道。
虞芝蘭也是點到為止,其餘的全憑學子們的領悟了。
如此也算是臨陣磨槍了。
殿試當日,依舊是那套流程。
糖寶挨個的摸腦袋,拍肩膀。
該喂灌雞湯的灌雞湯,該穩心态的穩心态。
蘇老頭再次在大門口溜達,蘇老四則是跑去了宮門口等着。
金殿上,正德帝看着蘇承耀寫的策論,忍不住拍案叫絕。
“好!好!好!”
正德帝連說三個好字,大筆一揮,新科狀元出爐!
消息從宮裡傳出,竟然沒有在京城激起太大的浪花。
無論是大戶人家還是平民百姓,竟然都有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若是狀元之名落到别家,他們反倒會感覺意外。、
隻能說,一門雙狀元,不愧是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