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書七零:嬌俏知青在空間好種田

645章報導

   徐平治在許多醫院都有認識人,他給找了一位老專家給三奶奶看眼睛。

   老太太是白内障,需要手術。闫明路手裡的錢還夠,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給老太太做手術。

   宋岩幫着他們辦理住院手續。

   由于是專家親自接的患者,手術時間排得非常靠前。

   住院後第三天手術,又住了六天後就可以出院了。

   闫銀翠他家到京都一個月了,闫明路肋骨的傷基本就好的差不多了。

   小虎就在食品廠裡給他安排了一個很輕巧的活。活輕巧,掙的就少。但是闫明路也可知足了。

   小虎說工資低,他可沒覺得。這可比他種地掙得多。

   三奶奶就盼着她的手術休養期快點過去。

   因為眼科大夫不讓她現在做飯,怕油煙熱氣的熏着眼睛。

   過了這段時間,老太太就可以做好現成飯,等着他們上班的和上學的回家。

   闫明路全家都對現在的日子滿意極了。

   幫了值得幫的人宋岩也開心。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

   倉庫那邊的批發生意現在又平穩了。

   天天順順利利的批貨,大家都以為打砸的事情已經過去了。

   其實不是。

   老曾在耐心的等待。

   直到金老大給送來消息說,葛局長親自下命令把那些人放了。

   第二天小虎和施軍保就帶着做好的錦旗敲鑼打鼓的去了部隊。

   這錦旗是送給杜連長和他的兩個排長的。

   他們還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杜連長和他的兵,英勇無畏的保護老百姓。

   感謝他們在人民生命财産受到了威脅的時候,他們可以挺身而出。

   感謝他們的大公無私,而且見義勇為之後,還不收他們的禮物。

   感謝信是三姨寫的,對這些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是誇了又誇。

   軍民魚水情是怎麼體現的?就是這樣體現的。

   錢營長親自接待了小虎他們,杜連長和他手下的兩個排長也受到了表揚。

   同時一封贊揚新時代人民子弟兵風采的稿件就到了報社。

   而且還是附帶照片的。宋岩選的照片,一張是那幾個人拎着棍棒直接怒氣沖沖的走向倉庫的。

  

   還有一張是到攤前他們就掄棍子的。

   還有一張是他們朝杜連長腦袋就打的照片。

   三姨學攝影了,她拍出來的照片可比宋岩拍的好多了。

   三姨已經多次給報社投稿,三姨還認識報社的編輯。稿件不是郵寄的,是三姨直接送去的。

   這宣揚正氣,誇贊子弟兵的稿件,還配了照片。報社除非是傻子才不用呢。

   這篇稿件明天就上報紙。

   三姨提議可以做一個後續報道,比如說這些聚衆鬥毆的暴徒,他們這麼多人這麼兇殘,不能稱之為混混了。他們受到了什麼樣的懲罰了?

   想必廣大讀者是非常想知道的。

   這種後續報道就不能是三姨來寫了

   她沒有有效的證件,公安那邊肯定不會告訴她有用的消息,甚至都不會接待的。

   所以報社就派了他們的一個記者,三姨提出跟着看看。她跟報社的編輯說想長長見識。

   三姨的稿件編輯很喜歡。她這樣一個小小的要求編輯沒有理由不答應。

   當報紙上報道這件事的時候,報社的記者到了公安分局。

   接待報社記者和三姨的,是公安分局管宣傳的幹事。

   這位幹事上些日子出差了才回來,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他還挺納悶的,他怎麼不知道有這麼大的案子啊?分局裡也沒有人說起,要是有這種案子的話,他不可能沒聽說呀。

   刑偵一組的同志主要負責重案大案。這位幹事就在他們這裡先詢問的。

   刑偵一組的同志回答說沒有這個案子。這件事情大家都清楚,别說人了,案卷也沒歸他們呢。

   所以他們說沒有的時候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

   這位幹事甚至帶着報社的記者查看最近的案卷。

   甚至是其他小組也去了問了,根本沒有啊。

   當時有部隊同志的證詞,還有那個混混身份的記錄。

   他們打砸的照片還在,居然說沒有這個案子。

   報社非常注重這篇報道,派來的這位記者是非常優秀的。

   優秀的記者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

   不是隻會歌功頌德的,他也會直擊社會的不良風氣的。

   葛局長在辦公室拿了今天的報紙,看見報紙上的内容,他的冷汗刷的一下就出來了。

   這個時候宣傳的幹事來找葛局長了,就把剛才的事情說了。

   宣傳幹事:沒有的案子記者查什麼?

   葛局長:報社的記者都來了?

   葛局長現在心裡覺得涼的透透的。

   他想把電話給老楊打過去,結果一連三次電話都沒撥出去。

   被人惦記的楊部長,現在還沒來得及看報紙呢。他正在忙碌。

   後勤部的小戰士拿來了今天的報紙。因為有圖片就特别顯眼,标題也顯眼。小戰士就掃了一眼,這不是報道他們部隊的人嗎?

   這是他們的戰士啊!

   小戰士拿着報紙飛奔而來,戰士喊大家快看報紙,說他們的戰士可長臉了。

   楊部長就是随手扯過來報紙看一眼。這一看不要緊,他的眼珠子要吓出來了。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有錢營長在杜連長還敢追究嗎?

   不對,這不是杜連長追究,這是被報社的記者報道的。

   楊部長這時候第一個想起來的是問一問杜連長,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因為問杜連長最方便,一個電話就可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