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擺着着的第四件古董是一個青釉四耳罐,高身、短頸、口稍外撇,肩部有四豎耳,是南北朝獨有的一種瓷器。
但是讓張正郁悶的是,眼前的這個四耳罐也是一件赝品,上方明晃晃的現代兩個字,直接判了它的死刑。
連着兩件都是假貨,讓張正心情不那麼美麗了起來,原本他還以為這兩個年代是現代的古董,會是真品的。
不過現實卻比較無情,上一批那件牙雕應該屬于特殊情況,現在才是比較正常的狀況。
隻是張正轉念一想,這兩樣都是赝品,那剩下的兩件應該都是真品了吧。
想到這裡,張正不由得又來了精神,眼神從面前的四耳罐略過,看向了後面的第五件古董。
當他的視線聚焦在古董上面之時,不由得眼前一亮,要是他沒有看錯的話,這是一尊大明宣德爐!
其造型為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
宣德爐是**曆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為制作精品的銅爐,明朝宣德皇帝曾親自督促,這在曆史上實屬少見。
宣德爐以色澤為亮點,其色内融。此件宣德爐以黃銅制成,底書“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帶底座。
其爐身形制規整,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作為書房陳設頗為雅緻。
焚香其内,數百年曆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它通體光素,盡顯銅爐精純美質,銅質精良,入手沉甸。
湊上前觀察的時候,張正依稀還能聞道土腥味,說明這個宣德爐應該是剛被人挖出來不久。
張正記得當時宣德皇帝總共下令打造了三千件,而能夠流傳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後世也多有仿制。
同時,因為後世仿制的宣德爐太多,并且史料記載也不多,以至于宣德爐的鑒定在古玩界一直存在争議。
但張正在用系統獎勵的隔空斷代技能判斷,加上他自己的鑒定,基本上有九成把握可以認定這是一件真品。
不過張正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在腦海裡和系統默默的溝通道,
“系統,面前的這個宣德爐有沒有收藏價值?”
話音落下,系統冷漠的聲音立即在他的腦海中響起,
“叮!該宣德爐為當時宣德皇帝所監制而作,是貨真價實的大明宣德爐,乃不可多得的國寶級藏品!”
國寶級藏品!
聽到這個字眼的張正心中大喜,知道自己這次要撞大運了。
以前古玩界對于大明宣德爐的鑒定一直衆說紛纭,沒有形成統一的鑒定方法。
而有了系統的判定,面前的這個宣德爐是毋庸置疑的真品,張正将它拍下後,帶回去讓王老他們研究研究。
說不定可以形成一個統一的鑒定标準,對于古玩圈來說也是好事一樁啊。
心中這樣想着的同時,張正已經下定決心,不管多高的價格都要将它拍下來了,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後就不知道還有沒有可能碰上了。
在張正打定注意拿下這宣德爐的時候,突然發現旁邊也有不少老闆,在認真的觀察讨論着關于它的話題。
“這個宣德爐看上去品相不錯啊,說不定是真的呢。”
“算了吧,老李,你有不是第一天混古玩圈了,難道不知道宣德爐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議嗎?”
“是啊,這東西後來人仿制的太多,當年到底有沒有造都不一定呢,拿下它的風險有點大。”
“老王說的沒錯,宣德爐這東西還是不要碰的好,玩這個的基本上就等于是往裡白扔錢。”
……
觀察着宣德爐的人時而皺眉深思,時而唉聲歎氣的,顯然是十分的糾結,躊躇不定。
不過大部分的人還是不太看好它的,搖搖頭之後,便往下一個古董走去。
張正見狀嘴角不禁勾勒起一個弧度來,這種局面顯然是他樂于見到的,争搶的人越少,他就能以更低的價格拿下它來。
這般想着的同時,張正将目光投向了最後一件拍品---一件古籍善本。
此時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張正為了抓緊時間,便匆忙的掃視了兩眼,就在腦海裡和系統溝通了起來。
從年代來看,東西應該是真的,可惜的是并不符合系統的收藏标準,張正也就沒太放在心上,瞄了一眼宣德爐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馬哥,怎麼樣,這一輪有看上眼的嗎?”
張正坐到座位上時,發現馬衛都已經看完了,老神在在的端坐着,便忍不住對着他問道。
馬衛都聞言搖了搖頭,笑着回道,“龍鳳玉佩和齊白石的畫不錯,隻是我的藏品裡已經有它們了。”
聽到這話的張正先是一愣,随後臉上流露出一絲羨慕的神色,這馬衛都果然家大業大,什麼好東西都有啊。
不過張正眼中的羨慕也就一閃而逝,并沒有妄自菲薄,他現在還年輕,還有這系統的幫助。
等到他到了馬衛都的年紀,相信他的成就早就遠遠的超過他了。
“對了,小正,你這次又看上那件寶貝了?”
馬衛都抿了一口茶水,随意的對張正回問起來。
“馬哥,我覺得那宣德爐不錯,想要拿下它看看。”張正聞言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斟酌了一下說道。
聽到這話的馬衛都有些吃驚,忍不住用驚奇的眼神盯着張正說道,
“小正,你瘋了,難道你忘了宣德爐在古玩圈存在怎樣的争議了嗎?”
看着馬衛都驚訝的神情,張正便知道他應該也是不看好那件宣德爐的,這樣也就相當于少了一個對手,讓他稍微輕松了不多。
但他有着系統的協助,自然知道那宣德爐是真品無疑了,又怎麼會白白錯過這大好時機呢。
是以張正輕笑一聲道,“馬哥,你就别勸我了,我對那件宣德爐的感覺很好,今天必須要拿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