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王家莊有人出錢要修一條通往雲溪鎮的路,周圍幾個村子的村長坐不住了。
他們村裡有人去王家莊看過,整個村子大變樣,一水的青石闆路,又漂亮又好走,可把這些人羨慕壞了。
現在周圍幾個村裡的人,都偷摸打聽王家莊那些還沒定親的後生,想把閨女嫁過去。
當然這都是後話,眼前有一樁更重要的事,就是那修路的活計。
就在村子附近做活,一天二十文的工錢,這樣的好事,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眼饞得很。
眼看快要過年了,若是能掙幾個錢,買幾斤肉回家,也能叫家裡過個好年。
于是,這些有意向的村民,慫恿着各自的村長來王家莊打探消息。
這天上午,三裡村的柳村長與陽泉村的古村長齊齊來到王家莊。
兩人也不是頭一回來王家莊,他們和王有富一樣都是年近半百的老人,當了幾十年的村長,和周圍的幾個村子打過不少交道。
三裡村離鎮上最近,土地肥沃,買賣東西方便,是附近幾個村子裡最富裕的。
因此三裡村的柳村長總有一股子傲氣,說話間多少有些看不起其他幾個村長。
而陽泉村古村長因着有個兒媳婦是王家莊的,來王家莊的次數更多,和王有富更熟悉。
今天一路走過來,兩個老頭的嘴就沒合攏過,村口那一段路上,村民們修路修得熱火朝天,看得兩位村長眼熱。
進了村子後,發現村子的變化更是叫人吃驚,以前的王家莊那路多窄啊,旁邊都是草木亂石,還有村民種菜,也不隻王家莊這樣,所有村子裡的路都一個樣。
現在王家莊的路比鎮上的街道還漂亮,比他們村裡的路寬了一倍不說,還打掃得幹幹淨淨。
繼續往王有富家走,路上路過村中的學堂,聽見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兩個老頭子心生羨慕,不自覺地駐足停留了一會兒。
送孩子念書,這才是福澤子孫萬代的正事。
唉!王家莊的風水好,有福氣,出了周家這樣仁善有魄力的人家。
兩人心中此刻同時冒出一句話,若是周家是自己村裡的人該多好啊!
黃秀才的母親于氏,手裡拿着一筐子陣線,正要往周家去尋金婆婆。
路過村學時,看到兩個鬼鬼祟祟的老頭子,正對着村學指指點點。
兩個老頭臉上的表情非常奇怪,一會皺眉,一會傻笑。
于氏心中一淩,這裡頭的孩子可是全村的寶貝,可出不得事。
再說了,這些孩子整天于奶奶于奶奶地叫她,又乖巧又懂事,她每一個都心疼。
于氏握緊了手裡的剪刀,走到兩個老頭面前,問道:“你們是什麼人?為啥一直站在村學這兒。”
問話的婦人,目含警惕,似乎是把他們當成了壞人。
柳村長和古村長頗有些尴尬,都怪他倆一時想入了神,在這兒待得時間過長,叫人誤會了。
古村長讪笑道:“大嫂勿怕,我們不是壞人。我是前頭陽泉村的村長,我旁邊這位是三裡村村長,我們是來找王村長的。剛才聽孩子們念書,一時聽入了神,所以多站了一會。”
不是什麼壞人,于氏放松下來,她沒覺得誤會這倆老頭有啥不好意思的,誰叫他倆那麼奇怪。
裡頭都是孩子呢,不小心點不成。
擡手往村長家的方向一指:“村長家在那邊,順着這條路下去就是。”
于氏說完也沒忙急着走,眼看着兩人往村長家走去,直到看不見人影了,她才抱着線框子離開。
柳村長和古村長到了王有富家,先是與王有富寒暄了幾句,接着又對王家莊一陣猛誇。
王有富看兩人的樣子,知道他們是有事相求,一直笑眯眯地打着哈哈。
柳村長和古村長兩人對視一樣,覺得不能再繞着彎子說。
柳村長為人傲氣,古村長怕他壞事,率先直言:“王村長,我和柳村長來找你,其實是為了修路一事,你看王家莊到雲溪鎮這條路,也是要經過三裡村和陽泉村的,現在又正好是農忙,不知能不能讓我們村裡的人也一塊修路。”
什麼一塊修路,就是眼饞自己村裡的人能掙錢,王有富心裡有數得很。
他其實心裡不願意讓其他村子的人加進來,自己村裡人掙點錢也不容易,其他村裡來了人,自己村裡人不就要少掙錢了。
但這事他說了不算,周家出的錢,要不要請其他村裡的人,也是周家自己做決定。
“你們也知道,修路這件事不是我挑的大梁,能不能讓你們也加進去,要看出錢的人願不願意。”古村長為人不錯,王有富跟他實話實說。
古村長搓搓手:“要不,咱們現在就去問問?”
古村長一臉的小心與期待,王有富知道他一心為了村民,對他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走吧,我帶你去問問。”
兩人一來一回将事情商量好,根本沒人問柳村長。
王有富就不待見柳村長那副德行,都是一個小村子的村長,偏他每回都拿鼻孔看人。
就像今天,明明事來找他幫忙的,還崩着個臉,愛繃就繃吧。
誰愛搭理就搭理,他才不慣這人的臭毛病。
柳村長拉不下面子開口,就等着古村長開路,他跟在後頭撿便宜。
哪想到王有富和古村長這兩人,說着說着就要走,根本不打算管他,柳村長暗暗着急起來。
等到他們站起身來,真的準備離開時,柳村長一下子慌了,忙不疊地起身:“那個,王村長,還有我,我們三裡村,我跟你們一塊去。”
王有富看了他一眼,語氣平淡:“走吧,我帶你們過去。”
柳村長心頭一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罷了,現在王家莊比三裡村底子厚,為了村裡人,忍着吧。
一路上,王有富和古村長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話,柳村長也時不時笑着插上一句,氣氛還算和諧。
到了周家,王有富将兩個老頭子的想法提了提,清荷二話沒說便應下了。
不過她也說明了,隻從每個村長招三十人,而且隻要幹活踏實的年輕壯勞力。
柳村長和古村長大喜過望,三十人也好啊,他們一開始都以為周家不會答應的。
隻要壯勞力的要求,更不是問題,本就是賣力氣掙錢,這些要求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