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紅火小日子

第一百三十二章 坐立難安

農家紅火小日子 一耳清風 2683 2025-04-13 13:54

   八月十五月兒圓,明晃晃的月光灑下來,将整個村子照得通亮。

   清霞拉着清荷坐在院門口,姐妹倆說着悄悄話。

   “姐,虎子哥怎麼沒回來?”清霞一邊嗑瓜子一邊問道。

   清荷将手裡剝的瓜子仁塞給清霞:“他好像出遠門了,我娘叫韓忠叔去衙門裡尋過,裡頭的人說出去了,還沒回來。”

   “謝謝姐,你也吃。”清霞接過瓜子仁,笑嘻嘻地往嘴裡倒。

   “我吃不下了,這會胃裡還撐得慌。”金婆婆的手藝那是沒得說,清荷一個沒控制住,吃過了頭。

   “金婆婆做菜可真好吃,自從我家擺攤後,我哥跟我爹總在外頭,這還是咱們家頭一回把人聚在一起,可惜了虎子哥不在,就缺他一個。”清霞摸摸肚子,她也吃得很飽,可還是嘴饞。

   清荷也有些遺憾陸承澤不在,不過也沒辦法,陸承澤這樣就跟上班出差一個道理,她又不是真的才十幾歲,不會為了這些生氣。

   就是她娘和奶奶有些失落,還都說以為她能和堂哥一塊定下,給家裡來個雙喜臨門。

   “哎,姐,你跟虎子哥的事啥時候定下來?我可就等着叫姐夫了。”

   “想叫姐夫啊,那還早着呢,你還是先準備好叫嫂子吧。”

   姐妹倆嘻嘻哈哈地說笑,院子裡大人們在一堆也正說起譚玉嬌。

   “清波啊,你今天去譚家沒出什麼岔子吧?”劉氏早就想問問周清波去譚家的情況,院子裡都自家人,她等不及回家再問。

   提到譚家,周清波臉色發紅,頗有些不好意思:“娘,一切都好,譚伯父和淩伯母對我很好。”

   聽兒子這麼說,劉氏也放下心來。

   難得見到兒子這番扭捏的樣子,她心裡好笑,偏偏又故意問道:“玉嬌呢?你跟玉嬌說話沒?”

   這下周清波連脖子耳朵都染上绯紅,然而眼睛卻是變得更有神:“說……說了,玉嬌還叫我給家裡人帶個好。”

   瞧見他這模樣,一院子的人臉上笑得更開心了,有情人終成眷屬,最是圓滿。

   萬氏樂呵過後,卻是一下子又想到了陸承澤。

   清波的親事定了,清荷的親事也該慢慢張羅起來了,可這段時間愣是沒見到虎子的人影。

   前幾日她就打算叫虎子過中秋來家裡吃飯,特意叫韓忠帶了話去,結果韓忠回來說,虎子不在衙門裡頭,說是有事出門了。

   今兒早上,韓忠又去問了,還是沒找到人,也不知道這孩子是不是出了啥事,咋出去這麼多天都沒回來。

   萬氏有孕,愛胡思亂想,這一想啊就停不下來,還是身旁的婆婆李氏突然叫到清文的名字,才把她從思緒裡拉了出來。

   “清文啊,你在學堂學過有月亮的詩不?你給奶背幾首聽聽,奶以前聽鎮上的老秀才念過一回,怎麼念來着,好像是啥月亮圓了又缺了。”

   李氏如今最是稀罕上學堂的小孫子,每回清文在家背書的時候,不管聽不聽得懂,老太太就愛坐在院子裡聽,邊聽邊樂呵。

   “奶奶,你記錯了,不是月亮圓了又缺,是月有陰晴圓缺,我會背好幾首有月亮的詩,夫子前幾日才教過的。”

   “好小子,快念出來大伯聽聽,咱們周家世代都是泥腿子,如今總算也有讀書人了。”周大伯喝了酒,有些上頭,大着嗓門喊着。

   清文暗自腹诽:自己哪能算啥讀書人啊,這才上了幾個月的學堂,不過他會認真學習的,總有一天也會變能像夫子那樣學富五車的人。

   這樣想着,清文張口背起詩來: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等把家裡的稻子收進糧倉,再将紅薯裝進地窖。

   日子一晃到了九月中,這時清荷才驚覺已經好長時間沒見到陸承澤了。

   算算時間,上一次他來周家還是一個多月前,以往可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不來。

   莫不是,真出了什麼事?

   清荷心裡有些慌亂,這時代可不是現代人人平等的法制社會,動起手來都是真刀真槍,刀劍無眼,稍不留神就能丢了性命。

   她心裡亂成一團,在屋子裡坐立難安。

   一時又不知道上哪裡打聽他的消息,她到這個世界後,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村裡,可村裡的人哪能知道衙門裡的消息。

   再怎麼也得是鎮上有幾分面子的人,才能打聽到衙門裡的消息,說道鎮上的人,她認識的也沒幾個。

   宋書吏家的鐘姐姐算是一個,再有就是滿香樓的劉掌櫃。

   布料鋪子裡的淩老闆娘,如今也算是周家的親戚,算來算去,也就這幾個人能打聽打聽。

   清荷思量再三,決定明日去宋書吏家一趟,衙門裡的消息,多半還是鐘姐姐知道得多一點。

   算算日子,鐘姐姐再過不久便要生了。

   她給鐘姐姐準備了些小孩子穿的衣服,正好給她送去,再有鐘姐姐愛吃她做的零嘴,也給她備上一些。

   心裡有了主意,清荷漸漸平靜下來,在心裡安慰自己,陸大哥的功夫那麼好,應當是不會有什麼危險。

   次日一早,清荷坐着家裡的牛車去了鎮上。

   照例先把弟弟送到學堂,到了學堂門口,清荷替清文将坐皺的衣服拍平整。

   又遞給他一個小籃子:“大的那份送給夫子,小的那份你留着和同學一塊吃,在學堂好好聽夫子的話,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去問。”

   清文耐心地等姐姐說完,而後乖巧的回答:“嗯,姐姐,我知道的,夫子教過我們,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沒錯,清文真棒!”清荷揉揉弟弟柔軟的頭發,看着弟弟進了學堂才轉身。

   “姑娘,你去哪兒,我先送你過去。”韓忠牽着牛車輕聲問道。

   清荷搖搖頭:“忠叔,你和楊嬸子去忙吧,鐘姐姐家不遠,我自己過去,回頭我忙完了去攤子上找你們。”

   楊九娘将東西遞給清荷,想着自家姑娘長得招人眼,又不放心地叮囑了一句:“姑娘,你别走小巷,走大道,安全些。”

   “是啊,姑娘,你當心點,這街上有不長眼的小混混。”韓忠也緊接着說道。

   “放心吧,我會小心的。”清荷接過東西,沖兩人揮揮手。

   宋書吏家和清文念書的學堂都在西邊,離得不算遠,過兩條街口,轉個路口進去就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