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這段時間每天帶着元宵出去遛彎,大多數時候都在黃角樹底下聽人唠嗑,村裡的人和事沒有她不知道的。
聽孫女描述一番,她一下猜到孫女說的是誰。
她把元宵從涼席邊抱到中間,又放上幾個木制玩具,讓元宵自己玩着,這才悠悠道出婦人的來路。
“那是胡家那個苦命的閨女胡春桃,那閨女今年才二十多歲,前些日子帶着兒子回到村裡安了家。”
“我聽說啊,她帶着孩子回村時候,渾身上下沒一處好地方,還瞎了一隻眼,半死不活的回到村裡,見到村長就磕頭,村長看她可憐,給她找了間村裡的破屋子暫時住下。”
“是她丈夫把她打傷的?那她的家人呢?”清荷忽然想起,前段時間女工們說誰可憐,命苦,現在想來恐怕就是說的胡春桃。
隻不過那時候她顧着府城的生意,沒怎麼詳細打聽。
“就是那個畜生打的,聽說那畜生勾搭上了同村一個俏寡婦,非說春桃生的兒子不是他的,要休了春桃,還讓春桃把兒子一塊帶走。”
李氏一向和善,今天說起胡春桃的事,語氣卻無比憤怒。
孫女感興趣,這會她也有空,李氏幹脆把胡春桃的身世詳細講了一遍。
胡春桃爹娘走得早,她是跟着伯父伯母長大的,胡春桃伯父胡老根是個老實人,伯母何氏為人也不算刻薄。
胡老根和何氏有三個兒子兩個閨女,自己一家人也過得苦巴巴,就是這樣,兩口子也省出一口吃的,把胡春桃養大了。
胡春桃長得不錯,模樣出挑,幹活利索,符合大多數人家挑媳婦的标準,因此就算家裡給不出什麼嫁妝,還是有不少人家找媒婆來說媒。
胡老根兩口子選來選去,最終定下了胡春桃姥姥村裡一個姓蔣的後生。
不為别的,就因為蔣家有十幾畝田地,侄女嫁過去,不愁吃。
老兩口養了侄女十幾年也是有感情的,把男方給的五兩聘銀都給了侄女,還置辦了兩床被子,一身新衣裳,也算是對得起死去的弟弟。
嫁人後胡春桃回來的次數很少,每次何氏問她夫家對她好不好,她都說好,就是家裡事多,走不開。
一直到這次她瞎了一隻眼,拖着半死的身子,帶着兒子回村,胡家人才知道,胡春桃嫁過去的這些年,挨揍是常有的事。
蔣義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要動手,胡春桃在蔣家,常被打得下不來床,她不想拖累大伯一家,咬着牙忍了下來。
這一次蔣義鐵了心要休掉胡春桃,還要趕兒子蔣濤走,胡春桃沒有娘家,大伯一家也不富裕,若是被休了,一個女人如何活得下去。
更何況蔣義還要讓她把兒子一起帶走,她如何養得活兒子,兒子跟着她,隻有死路一條。
這些年胡春桃被蔣義打怕了,看見他舉起拳頭就發抖,可這一次,為了兒子,她壯着膽子跟蔣義吵了起來。
結果可想而知,胡春桃被打得渾身是傷,蔣義發了狠,打了胡春桃還嫌不夠,還要去打蔣濤,胡春桃為保護兒子,不小心傷了一隻眼。
就這樣,蔣義還不想放過母子倆,胡春桃怕兒子被打,捂着流皿的眼睛,拖着傷痕累累的身體,掙紮着跑了回來。
為了在村裡留下,胡春桃将這些年的遭遇講出來,胡家人才知道她受了這麼多苦。
胡老根和何氏抱着侄女哭得撕心裂肺,直說是夫妻倆識人不清,害了侄女。
王有富和周圍的村民聽着也憤恨不已,在場的婦人,好些人當場就跟着抹淚,求村長幫幫胡春桃。
王有富素來對村裡人負責,當即同意讓胡春桃母子留下來,還做主把村裡一間破屋給母子倆住,又讓胡家趕緊去請大夫給胡春桃看看眼睛。
胡老根和何氏有意把胡春桃和蔣濤接回家,家裡又賣紅薯又賣菜的,别的不說,全家人一人省一口,讓母子倆有口吃的沒問題。
可胡家的三個兒子都娶了媳婦,三個兒媳婦雖然可憐胡春桃母子,但并不想讓母子倆回胡家住。
不過她們也不是不管胡春桃母子,胡家三個兒媳商量了一下,決定先讓胡春桃在胡家把傷養好,等她傷好了,再搬進村長安排的屋子。
“蔣義那般傷人,他們村的村長都不管嗎?”清荷聽得一臉唏噓,家暴男就該下地獄。
“誰會管?那男人打老婆的事多得很,隻要沒出人命,沒人會管這些事。”李氏蒼老的聲音裡飽含着太多的無奈。
也是,即便是在法律健全的現代社會,對于家暴,依然沒有辦法制止,更何況是女子地位低下的古代。
想到胡春桃蕭瑟的身影,怯怯的眼神,清荷很想幫她一把。
當晚的飯桌上,清荷跟家人提了提想幫胡春桃的事,行善積德是好事,心善的周家人都表示贊同。
萬氏想起胡春桃母子瘦得脫了相的臉,歎了口氣:“春桃性子倔,不想拖累胡家大房,傷好點了就從胡家搬了出來,何氏給她送糧食,那丫頭也不要,就是擔心三個堂嫂會因此和公婆産生矛盾。”
“前些日子我收拾了幾件我和清文的舊衣裳給她,她也不要,也不知道那丫頭咋想的。就是蔣濤上學堂的半兩銀子,還是胡老根交了錢才告訴春桃,要不然,蔣濤也上不了學。”
清文聽着大人讨論蔣濤,插嘴道:“姐姐,今天狗剩他們還想欺負蔣濤,被我吓跑了。”
清荷心中一淩,她怎麼忘了,像蔣濤這樣的孩子,從小看着父親毆打母親,又經曆了家庭變故,心理上最容易出現問題。
多少反社會人格和犯罪分子就是由此而來,孩子還小,早點關注着,别以後走岔了路。
“清文,你幫姐姐看着學堂裡,若是有人欺負蔣濤或者其他孩子,一定要告訴姐姐或者夫子,好嗎?”
“嗯,姐姐,陸大哥跟我說過,學功夫就是要保護弱小,我會保護蔣濤的。”小孩子都有英雄夢,清文從此刻起,就把蔣濤劃進了他的保護範圍。
這時的他,并未想到,後面的幾十年裡,是蔣濤反過來保護着他。
“大丫頭,你主意多,有沒有什麼法子幫幫他們母子?我聽說春桃總在山上挖野菜,撿野果子吃,大人還好點,蔣濤才八歲,可怎麼受得住喲。”李氏年紀大了,心軟,就見不得孩子受苦。
萬氏不說,家裡還不知道她已經幫過胡春桃,不過對方沒有接受她的好意。
從娘的話裡,清荷猜測胡春桃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知道自己還不了人情,所以不想憑白接受别人的好意。
自古就有不食嗟來之食之人,這樣的品格難得,雖稍顯迂腐,卻比那些吸皿鬼一般啃老的人好多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既然胡春桃想自食其力,那就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給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