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倒是想和侄女說會話,可她還要去炒菜,這會正好沒空。
她讓唐婆子來說,唐婆子剝着蒜,嘴裡笑道:“東家姑娘不知道也是正常,這事是前天才爆出來的,也就住在鎮上的少數人知道,還沒傳開呢。
“那心思不正的吳秀才有個學生,是鎮上賣糧油盧家的小兒子盧進。昨天盧掌櫃的手受了傷,讓盧進幫着記賬,結果發現盧進根本算不來帳,寫出來的字也跟平日裡功課上的字迹不同。”
“盧掌櫃心中生疑,察覺這裡頭有事,便把小兒子拎到屋裡詢問,盧進先頭還死扛着不說,被盧掌櫃揍了幾棍子才說實話,”
原來盧進之前的功課都是請别人做的,不僅他如此,班裡好多有家底的孩子都這樣做,這些事吳秀才都知道,卻從沒告訴過任何一個家長。
盧掌櫃氣得想吐皿,他花錢送兒子讀書不是去混日子的,讓别人代寫功課,夫子知道都不教育,這樣的學上來幹什麼?
上了兩三年學,字認不全,帳也不會算,白瞎了幾年的時間,這純粹是耽擱孩子的前程。
盧掌櫃心裡恨極了吳秀才,不想輕易放過他。
連夜找到鎮上那些有孩子在吳秀才那裡念書的朋友,一同找上門去,要讓吳秀才給個說法。
吳秀才向來自視甚高,盧掌櫃等人鬧起來,他面上挂不住,說話就不好聽,這更惹惱了這些孩子父母。
好幾個家裡有錢的人家,也不願再顧及吳秀才的面子,直接就說出了曾私下裡給吳秀才送過錢的事。
其他學生家裡知道這事後,紛紛吵着要退學,讓吳秀才退束脩。
吳秀才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被人堵在屋子裡,這些人說了,一天不還錢,就一天不走。
“活該!多行不義必自斃,早該被鬧出來了,省得耽擱那些真正想念書的好孩子。”對于吳秀才的遭遇,清荷半點不同情。
唐婆子跟着點頭:“可不是嘛,吳秀才不是個東西,黃秀才又不在鎮上教書了,那些孩子一時還找不到念書的地方。”
說完吳秀才,唐婆子又說了些鎮上的八卦,清荷一直等到劉氏炒完菜,跟劉氏聊了聊家裡的近況才回家。
爹娘和楊九娘都忙,家裡隻有李氏和妞妞在帶元宵,老的老小的小,她放心不下。
三天時間,眨眼就過,到了安放石碑這天,周家全家出動,甚至村裡人也有不少人跟着去看熱鬧。
清荷把自家的兩輛牛車都貢獻出來,還包下了王長福家的牛車,直接告訴村裡人,今天村裡的人免費坐牛車去鎮上。
不過牛車位置有限,坐不下太多人,李氏就說先緊着老人孩子和孕婦坐,對此大夥都同意。
自從修了村裡到鎮上的路,從村裡到鎮上方便了很多,就是走路都花不了以前那麼多時間。
喜樂班子的老闆是個會來事的,早早就在鎮子不遠處等着,一見到牛車過來,立馬鑼鼓喧天地奏起樂來。
到了路口,清荷等人下車來,就在原地等着王有富和周明遠去接裡正過來。
本來清荷是打算讓苗不離去的,苗不離拒絕了。
他的身份不同,若是他去了,有他在,大夥難免變得拘謹,關注的重點也不會在周家人身上。
路口圍着一群人,人停了下來,喜樂卻是沒停,鎮上的人聽見聲,難免不心中好奇,都要跑來瞧瞧。
等裡正過來時,路口那處已經是裡三層外三層都是人了。
“裡正來了,大夥讓一讓。”唐平人機靈,不用人說,自己就主動跑去幫着維持秩序。
他吼了兩嗓子,看熱鬧的人聽說是裡正來了,人群自動散開,留出一條路讓裡正走進來。
裡正是見過周家人的,就是上回周家抓到賊告狀那一回,他還會誇周家人正直,不拉關系走後門。
周家出錢修路的事,裡正也是知道的,就是沒想到這回周家竟然還引來了縣令的褒獎,這可是給他臉上添了光,裡正一張臉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見了。
裡正走到人群中,擡擡手,人群安靜下來,喜樂也自覺停了。
裡正清清嗓子,朗聲道:“大夥聽我說,今有周姓大善之家,為鄉民修路,造福鄉裡,縣令大人特命人送來石碑,以示嘉獎。”
“這不僅僅是周家的榮譽,也不僅僅是王家莊的榮譽,而是咱們整個鎮子的榮譽,但願我們雲溪鎮能多出幾個周家這樣的大善人,叫大夥人人都能走上平坦寬闊的道路。”
“好!”
裡正話音剛落,唐平等王家莊衆人率先鼓起掌來,其他看熱鬧的人受到影響,紛紛跟着拍手。
“裡正說得對,這是咱們雲溪鎮所有人的榮譽。”
“是啊是啊,其他鎮子就沒得到縣令大人的嘉獎,以後咱們雲溪鎮也算是在縣令老爺跟前挂上号了。”
“周大善人家,給咱們鎮子争光了。”
“我聽說啊,周家那個村裡,整個村子都鋪的石闆路,還請了夫子在村裡教學,他們村的孩子個個都能念書。”
“竟有這樣的好事?别說吹出來的吧?”雲溪鎮的老百姓或多或少都知道王家莊的事。
問這話的人是從其他鎮子過來走親戚的,因此還是頭一回聽說這事。
旁邊王家莊的村民聽到那人不相信,心頭一下子不爽了,拉着那人七嘴八舌地說起來,甚至恨不得拉着人去村裡看看。
要不說人家能當幾十年裡正,那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一席話說得多漂亮,周圍聽着的百姓,臉上不由煥發出榮光。
裡正似乎也還是頭一回見識到鄉親們如此熱情,怔愣一瞬後,面色更加激動,整張臉紅通通的。
在周圍人的歡呼鼓掌下,裡正掀開紅布,主持着挖坑落石碑,周圍的親眼見着石碑落地又吃了周家散的糖塊才漸漸散去。
清荷給足了錢,喜樂班子的喜樂一直到人群都散完才收工。
看這架勢,接下來的十來天,鎮上讨論的話題都離不開周家。
清荷滿意地看着這一幕,心裡思考着,接下來再做點什麼利民利己的好事呢?
一家歡喜,一家愁,有人高興,也有人正在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