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紅火小日子

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雲之志

農家紅火小日子 一耳清風 2702 2025-04-13 13:54

   羅氏和桂花嬸就是兩個有眼光的人,兩人都把自家的女兒帶來了識字班。

   桂花嬸家的玉芝隻比清霞小幾個月,見到清霞來了識字班,心裡羨慕得不行,便求了桂花嬸,說是也想來認幾個字。

   桂花嬸想到東家寫字算賬的樣子,咬牙同意了女兒的要求,她也不求女兒能有東家那麼有本事,但求别跟她一樣做個睜眼瞎就行。

   而羅氏的女兒王芸意今年才七歲,原本羅氏覺得女兒還小,玩心正重,想等着女兒大一點再說,但兒子抽空抄了書交給了她,讓她一定要帶女兒來。

   兒子是念書的人,他說的話一向有道理,羅氏願意聽兒子的話,第二日早上走的時候便交代女兒,讓她下午算着時間去找她。

   因着帶了書來,清荷隻象征性地收了羅氏一點錢,以便堵住衆人的嘴。

   不知不覺中識字班就有了十一個人,還好清荷家外院大,要不然還沒地方給這麼多人上課。

   譚玉嬌回來得很快,早上回娘家,也沒在娘家歇一晚,當天下午就搬着兩箱子書趕了回來。

   清荷跟她說,若是她來識字班上課,不讓她白上,一個月給她一兩銀子的月錢。

   有了譚玉嬌的幫忙,清荷輕省了許多,就是譚玉嬌沒有教學經驗,她自己會得多,卻不知道該如何講出來。

   不過她人聰明,又虛心好學,清荷手把手帶了她半個月,她便領會到了教學的真谛,并且還自己擴大思路,學會了分批教學,因材施教。

   妞妞、王芸意、玉芝,清霞四個,人年輕腦子靈活記憶力好,時間又充足,譚玉嬌除了教些識字算賬外,還給幾人講些詩詞和生意經。

   譚德算得上是自己白手起家,生意場的經驗,那是一套又一套,譚玉嬌從小耳濡目染,多少也學會了些。

   這些東西都是闖出來的經驗,學會了那就是吃飯的本事,誰會舍得傳授出來。

   譚玉嬌教學認真負責,這些孩子的父母都看在眼裡,一個月就拿半兩銀子,能做到這種地步,怎麼會不感激。

   楊九娘拿了錢,買了兩方上好的絹帕,請金婆婆幫忙繡了花,讓妞妞送給譚玉嬌。

   這天上課前,譚玉嬌正在準備上課的東西。

   妞妞蹬蹬蹬地跑到她身邊:“譚夫子,這是我娘讓我送給你的,娘說謝謝譚夫子教我念書。”

   還不等她回話,小丫頭又蹬蹬蹬跑了。

   繼妞妞之後,玉芝和王芸意也來了,玉芝給她做了一雙粉色繡鞋,王芸意則是拎着一籃子雞蛋和兩雙鞋墊。

   譚夫子。

   譚玉嬌覺得這是她最愛的一個稱呼,她喜歡教人識字念書,喜歡捧着書侃侃而談,喜歡看學生們學到知識歡呼雀躍的樣子。

   這一刻,她似乎明白了什麼是書上說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她好像找到了她追求的夢想。

   周大伯一家知道後,紛紛覺得與有榮焉。

   劉氏抽時間和清霞整治了一桌子譚玉嬌愛吃的菜,為她慶祝,期間清霞也借着勁兒,感謝了嫂子一番,送了一件她親手做的衣服給譚玉嬌。

   識字班走上了正軌,用來當作坊的八間房也蓋好了,家裡本打算隻蓋三四間,夠用就成,清荷執意要多蓋幾間。

   她有預感,過不了多久,作坊的生意會更多,還會招更多的人。

   蓋得太少不夠用,到時候又要加蓋,多耽誤事。

   作坊蓋好後,女工們每天搬到了作坊去上工,劉掌櫃傳來消息,上次送去府城的幾百罐泡菜,兩三天就賣光了。

   酒樓那頭加大了訂購量,要求五天送一千罐過去,作坊接了大單子,女工們個個都高興。

   生意多才好啊,生意多她們才有錢掙。

   而且東家還說,隻要好好做事,不走偷奸耍滑,年底還給她們發大紅包。

   萬氏是個閑不住的,元宵如今已有半歲,家裡又有李氏和金婆婆在,小妞妞也能陪着玩一會,她便把元宵交給了婆婆。

   自己每日都跟女工們泡在作坊裡,清荷見狀,幹脆把方法都交給了她娘,讓她娘負責泡制泡菜。

   帶胖乎乎的小孫子玩,李氏樂意得很。

   原先她還想着等老二媳婦生了孩子,她就回老宅去,可小孫子實在惹人愛,她愣是舍不得走了。

   家裡就她一個長輩,她說的話最大,于是李氏跟兒子媳婦商量,想繼續在二房帶元宵,等孫媳婦有重孫子的時候她再回去。

   老人家開心最重要,李氏很少提要求,這會說想帶小孫子,兩個兒子兒媳都尊重她的意思,讓她想在哪兒住就在哪兒住。

   轉眼間到了七月,這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太陽就像燒得旺旺的火球一般,往外滋滋散着火氣。

   這樣的天氣,别說人不願意出來,就是天上的雲彩,空中的風也躲着,不願靠近陽光。

   一向怕熱的清荷,此時卻沒有躲在屋裡乘涼,而是跟周明遠兩人在紅薯地裡轉悠。

   周明遠擦了一把汗,看到女兒嫩白的臉被曬得通紅,心疼道:“閨女啊,你要做啥,你告訴爹,這麼大的太陽别把你曬壞了。”

   “沒事的,爹,我看一下就回去。”清荷翻起茂盛的紅薯藤,總覺得不對勁,這紅薯藤怎麼長得這麼好。

   密密麻麻地在地上鋪了一層又一層,匍匐得滿地都是,半寸地都看不見。

   她記得小時候外婆家的紅薯藤沒有這麼多啊,翻了藤還能長這麼好,難道是她家這塊地格外肥沃?

   對了,她好像沒有聽她爹說來翻藤啊,莫非這裡的人還不知道翻紅薯藤,可以提高紅薯的産量?

   “爹,這塊地裡的紅薯藤你翻過了嗎?”清荷決定問問清楚,她之前沒怎麼來過地裡,也沒注意過這些。

   “翻藤幹啥?那藤長得好好的,把它翻死了還怎麼結紅薯?”别的東西周明遠不懂,地裡的東西他自诩比女兒懂得多,

   光看滿地長勢兇猛的紅薯藤,清荷就能猜到她爹的回答。

   她伸出手在臉頰旁扇着,試圖讓自己涼快一點:“爹,紅薯藤得翻幾次,要不地裡的養分光拿去養紅薯藤了,會導緻紅薯長不大的。”

   “這……我沒聽說過啊,村裡的老人都這麼種紅薯,誰家也沒翻過藤。閨女,你從哪裡聽來的?是不是别人騙你的?”周明遠向來聽閨女的話,但這次事關地裡的莊稼,他沒立刻同意。

   周圍的農作物裡積攢了不少暑氣,光在地裡站着,沒一會便被熱氣悶出一身汗。

   清荷從紅薯地裡退到田埂上:“我從書上看來的,爹,咱回去吧,太熱了,路上邊走邊說。”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