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收好銀子,又問了問陸承澤在衙門的衣食住行。
不知想到了什麼,臉色忽然嚴肅起來:“虎子,我給你收着,你啥時候要用吱一聲。我要叮囑你一句,家裡不缺錢,不準再去深山打獵。”
“你要獵些野雞野兔,我不管你,你要是再去打老虎猛獸,我就不把清荷許給你了。你自己想想,你要是出了啥事,清荷咋辦?”
“不會,秋姨,我保證再也不會了,我如今惜命得很,我要照顧清荷一輩子,還要給你養老呢。”陸承澤回答得很鄭重。
當初碰上老虎就是個意外,他并不想再有第二回。
好不容易能娶到心上人了,他哪會再去做危及生命的事情。
“傻孩子,我有兒子,哪有叫女婿養老的。”萬氏一下被逗樂。
陸承澤佯裝生氣:“那不行,一個女婿半個兒,往後我也是您兒子了,可不能隻偏心清文。”
“行,你有這份心我就高興了。”
萬氏笑得開心,随後又不放心地說了句:“若是有什麼事,别自己扛着,要跟家裡人說,知道不?”
她知道陸承澤一向懂事,有擔當,啥事都自己扛着,她就怕習慣了自己扛事,有事都不跟家裡說。
陸承澤點頭應下,心裡暖乎乎的。
陸承澤走得當天上午,錢媒婆喜氣洋洋的上了周家門,給陸承澤說媒。
本就是說好的事情,單純走個過場而已。
錢媒婆笑着進了周家院子,吃了茶點,領了賞錢,喜滋滋地出了周家門。
路上碰到村裡閑耍的人,看錢媒婆笑得跟朵菊花似的,又看了看她過來的方向。
好奇打聽道:“錢媒婆,笑得這麼開心,又做成了一對新人了?”
“我哪天笑得不開心了,做媒婆的誰會耷拉着臉上門,那還說啥媒啊,進門就得被打出去。”錢媒婆領了錢,也願意陪這些人說說笑。
“是這個理,你們做媒婆的,那就是地上的月老,促成好姻緣,那是積福咧!”那人順嘴捧着錢媒婆,逗得錢媒婆直樂呵。
有人想起錢媒婆過來的方向,壓着聲問:“看這方向,你是從周家過來的吧,說得是周家的誰啊?”
“周家老大家的的兒子定了親,難道是他家女兒,清霞那丫頭。”
“我看不是,你們怕不是都忘了,清霞上頭還有個清荷,姐姐還沒說親呢,哪裡就輪得到妹妹。”
“沒錯沒錯,清荷比清霞大,有十五了。”
周家二房如今不同于以往,村裡人最好奇他家的事,又不敢上門去打聽。
這會碰到錢媒婆從那邊過來,七嘴八舌地打聽起來。
錢媒婆是個懂規矩的,她剛上了門,人家還沒合八字,她哪能大嘴巴似的到處說。
回頭八字合不上,成不了事,事情卻被她宣揚出去了,那是要壞了人家姑娘的名聲的。
錢媒婆不接她們的話頭,尋了由頭,脫身走了,随這些人猜去。
沒過多久,再有人去周家二房給清荷說親,萬氏放出去風去,說自家閨女已經定了親。
那人再追問是誰,萬氏也沒瞞着,大大方方地說了是陸承澤。
王家莊不大,不過半天時間,村裡大多都知道了這事,一時間像是炸開了鍋一樣,村裡家家戶戶的飯桌上免不了要說說這件事。
有那眼紅周家的人,笑得幸災樂禍。
周明遠兩口子怕是腦子壞掉了,村裡這麼多好小夥看不上,偏偏把閨女說給陸承澤一個孤兒。
就算是有個巡街的差事,也不頂事,就村裡有幾間房子,連塊地都沒有,能頂個啥用?
姑娘嫁過去,怕是得用自己的嫁妝過日子。
周家如今有錢,閨女的嫁妝恐怕不少,能修那麼大個院子,嫁女兒不得陪幾十兩的陪嫁。
這要是自家能取到這個金疙瘩,把人供起來都行。
村裡人不是沒人打過周清荷的主意,無一例外都被拒了回來。
被拒的那些人,或多或少心裡都憋着氣。
在黃角樹下聊天的時候,明裡暗裡的貶低清荷和陸承澤的親事。
這些人中,又屬二牛娘和吳秀娟叫喚得最厲害,吳秀娟是把周家給得罪死了,一心想看周家的笑話。
二牛娘則是心裡不平,她先頭跟萬氏提過她家兒子和娘家侄兒。
萬氏話都不接一句,轉過頭給自家姑娘定了個父母雙亡的孤小子,這不是埋汰人嘛。
村裡也有腦子清明的,一開始不明白,後來仔細一琢磨,才琢磨清楚這樁婚事好處也不少。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那陸承澤爹娘都沒了,那不得跟着媳婦向着嶽家啊。
周明遠兩口子這哪是嫁女兒,分明是多了個兒子啊!
不管外頭人怎麼說,隻要沒當着面說,周家衆人紛紛當作不知道。
其實劉氏和萬氏知道後,氣得不行:“我們家姑娘給誰定親,礙着她們什麼事了,一個個的閑得沒事,活該一輩子受窮。”
劉氏把清荷當成自己閨女,要不是清荷出的主意,她家也不會有現在的好日子。
前些日子,家裡剛她都置辦了牛車,正準備在兒子娶親前,把房子修整修整,這都是侄女的功勞。
要沒有侄女出主意,她家上哪兒去掙錢?
劉氏越想越氣,當即就想去撕了那些個長舌婦,是清荷把人攔住了。
清荷勸自家娘和大伯母别和那些人計較,兩家人都掙了些錢,村裡眼紅的人多,不過是說些酸話,計較那些幹啥。
況且,他們家本就放了話出去,不再和吳秀娟打交道,隻是說幾句閑話就随她去吧。
找上門去打打鬧鬧,反倒叫村裡人說周家仗勢欺人。
李氏暗裡嘀咕:這些個眼皮子淺的,光知道笑話虎子是個孤小子,哪裡曉得這孩子多有本事。
憑自己的本事能掙幾百兩銀子,村裡那些人做夢都不敢這麼做。
二牛娘和吳秀娟見周家沒人出面反駁,自以為說得對,戳中了周家的軟肋。
一有空就在村頭大樹底下和村裡人說酸話、嚼舌根。
周家如今有錢,大房在村裡買菜,二房收村裡的紅薯。
雖說村裡人有些眼紅嫉妒,卻并不願得罪周家,因此大多數人并不接這兩人的話。
沒人接話也不要緊,二牛娘和吳秀娟自個兒也說得痛快。
尤其是吳秀娟,被陸承澤收拾過後,心裡又怕又不服氣,可她打又打不過,隻能背後說說出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