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好幾次想笑,又忍下來,看着清荷的眼神格外疼愛,這丫頭還挺會演戲的,一路引着陸雪妍往坑裡跳。
“那是當然,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也配和我娘相提并論,有身份的人誰會輕易在人前表演,那豈不是跟外頭的戲子一般。”陸雪妍擡着下巴,傲氣十足。
但凡是宴會,或多或少都會有小姐表演才藝,否則如何傳出才名來,就連皇子選妃,諸位參選者也會表演拿手的才藝。
本來是正常的展示,陸雪妍卻說在衆人面前表演才藝像戲子。
這番話,算是把在場的夫人小姐都得罪光了。
溫氏魂都要吓飛了,這死丫頭是不是不想嫁人,也不想在京中待了,說的是些什麼瘋言瘋語。
就沖女兒今天這些話,那些有底蘊的人家,隻怕都不會願意聘女兒為媳。
不僅女兒不好找婆家,有這樣一個小姑子,隻怕疼女兒的人家也不會胖女兒嫁過來。
溫氏此刻後悔得不得了,她方才怎麼就沒攔女兒,别讓她惹事。
說起來都怪周清荷那個村婦,女兒不過跟她開開玩笑,她卻把女兒往坑裡帶。
“大家别聽這孩子胡說,她就是自己學不好,羨慕那些才藝好的姐妹,一時嫉妒,說錯了話,沒有别的意思。”女兒惹了衆怒,溫氏再顧不上裝死,露出笑臉打圓場想把事情糊弄過去。
一邊給周圍人道歉,溫氏一邊按着陸雪妍認錯。
因着清荷沒進到侯府一事,溫家母女最近的風評越來越低。
前幾日又不知從哪裡傳出許多溫家不堪入耳的風流韻事,陸雪妍走到哪裡被人笑到哪裡。
她年紀不大,性子不穩,再加上本身的脾氣就很暴躁,所有的情緒累積起來,早已到了臨界點,今天被清荷微微一激,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陸雪妍自己也知道她不該說那些話,可讓她低頭認錯,她心裡還是覺得很委屈。
都怪周清荷那個賤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錯,總有一天,她會讓那賤人付出代價。
陸雪妍,垂着頭,低垂的睫毛遮住眼底的怨恨。
不是所有事,道了歉就能被原諒的。
楊夫人柳姗姗輕輕搖了搖手中的扇子:“聽說侯夫人正在給陸三小姐相看,都到了能相看的年紀了,怎麼還能說年紀小?”
“況且,要說不懂事那也是十歲以下的稚童不懂事,可沒有要說親的人還不懂事的說法。在場的各家小姐對自家長嫂,那是又敬又愛,像陸三小姐這樣随意辱罵長嫂的,我還是頭一回見。”
“哪有楊夫人說得那麼嚴重,雪妍和她大嫂之間不過是小孩子家家鬧脾氣,過一會就和好了,楊夫人不了解她們姑嫂,别胡亂出頭。”溫氏出言反駁。
言下之意,這是陸家的家事,你一個外人别來摻合。
她知道柳姗姗是故意的,雪妍剛才罵了楊嘉月,柳姗姗這是在替女兒出氣呢。
似乎是怕别人不信,溫氏轉頭問清荷:“侄媳婦,你告訴大家,雪妍是不是在和你鬧着玩,這事關你妹妹的名聲,四嬸求你一定要實話實說。”
清荷愣了一瞬,低着頭努力睜大眼睛,直瞪得眼眶發酸發紅時,她才擡起來怯怯道:“四嬸說是就是,四嬸說得都是對的。”
溫氏沒想到清荷會是這樣的反應,她原本想着,若是清荷同上次一樣與她頂嘴,語言嚣張,她就垂淚不語。
人都愛同情弱者,她一個長輩當着衆人面對晚輩垂淚,不敢反駁,可見之前她受得委屈更多,那麼她女兒針對周清荷也就有了理由。
替母不平,為母報仇,才會如此失控反常,大夥隻會認為雪妍是孝順孩子。
她一切都打算好了,就是沒想到周清荷會是這樣的反應。
這樣可憐兮兮,滿目委屈的樣子不是應該出現在她臉上嗎?
楊夫人柳姗姗搖着扇子,眼睛裡沁出淡淡笑意,倒是個聰明的姑娘。
孟夫人頭一個出聲:“哎喲喲,瞧瞧陸家大少夫人的可憐樣,我見了都忍不住心疼,我說陸夫人,你别當着大家夥的面就欺負人。”
“咱們可都看見了,分明就是陸三小姐故意找事,你非讓大少夫人承認是在鬧着玩,把人家委屈得都快哭了。”
楊夫人柳姗姗還沒忘了陸雪妍說她女兒的事,接話道:“可不是嗎,虧得大少夫人性子好,自己受了委屈,也默默忍着,一句多的話都不說,要是我可不會就這麼忍着。”
有人願意接話,孟夫人更來勁了:“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定北侯府是陸夫人當家,什麼事都是陸夫人說了算,恐怕陸三小姐是在府裡任性慣了,沒考慮那麼多。”
孟夫人的話一落,周圍的夫人小姐開始怯怯私欲,有被陸雪妍欺負過的,趁着機會也酸上幾句。
“聽說陸家大少夫人還住在外頭,侯府都還沒進去過。”
“唉,也是可憐,出身再不好也是陸将軍明媒正娶的,沒想到連婆家都進不了。”
“溫氏在定北侯府一人獨大,不僅陸家大少夫人進不了侯府,連陸老夫人都被擠兌出府了,陸老夫人在侯府住了一輩子,到老了還要被趕出去,多叫人心疼。”
“什麼?這也太過分了,要不是大房的兩位少爺出了意外,定北侯府的爵位也不會落到二房頭上,得了實惠,還不善待大房的人,老侯爺在地底下該多傷心呀。”
“我說,你們不知道吧,陸家大少夫人雖是出身農家,家世不顯,她自己可不是普通婦人,人家是郡主,還是聖上親封的。”
“我怎麼沒聽說呀?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這事啊,你們應該都聽說過,隻是沒放在心情罷了。幾年前那會,三皇子的農莊裡頭種出了高産的紅薯………”
…………
像是一滴水落進油鍋,周圍的人叽叽喳喳地讨論起來。
聽說清荷這個農女還有縣主的封号,那些好事的夫人哪裡憋得住,把自己聽來的消息互相分享。
甚至還有人翻出來當年太子因為搶功被禁足一事,太子禁足,三皇子得賞。
聊到這裡,大家才明白為何三皇子妃會對身為農女的清荷照顧有加,原來是有這樣的原因。